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3-04-29 00:44:03李征珍龙利霞
农民致富之友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李征珍 龙利霞

[摘 要]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其中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客观分析了当前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 新农村 文化建设 原因 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了新农村建设美好图景[1]。要实现乡风文明就必须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得到很好的发展,农村文化也有很大的变化,但与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度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还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落后状态。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作为传播知识,可供农民学习的图书馆、科技馆等场所在全国大多数农村中没有;而作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流工具,电视、网络等设施在农村尚未完全普及,尤其是网络设施在农村基本上没有,这些阻碍了农民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渠道。第二,不少农村都没有可供农民业余时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公共文化场所,即使一些地方有,也因年久失修,无人管理变得破旧不堪,如昔日的农村电影院,现在却如同废屋。第三,农村缺乏可供农民在闲暇时参加体育健身的运动设施。

2.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

文化费用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且大部分费用被用做了城市文化建设费用。城乡、东西部农村文化费用的差距较大。东部发达的地区用于农村文化经费投入适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及贫困地区经费投入很少甚至没有。投资不足,文化设施就难以置配,即使有一些文化场所,也没有文化活动经费,致使公共文化设施难以得到正常使用。正是由于投入的资金有限,农村难以留住或培养文化建设人才,难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与农村教育相关的事项也难以完成,这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3.农村文化形式和内容单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选择的文化活动的形式也呈现多样性。但是由于农村文化的落后,大部分农村文化活动的选择也只限于打牌、逛乡场、看电视等极其单调、乏味的文化活动。这类文化活动与农村经济发展已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因为,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农民对文化活动的品位相应提高,已经不再满足于单调的文化生活,逐渐开始追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活动。

4.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欠佳

新农村文化建设推行已有7年之久,但效果却不理想。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较以前有所改变,但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起点太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大部分地区只是兴建了最基本的文化场所,处于最低层次。二是许多农村地区文化体制尚未建立,即使有些地方有也未能运转或完善。三是新农村文化运动虽然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在极少部分农村却尚未真正开展起来。

二、原因分析

农村文化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领导、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农村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只重视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忽视了农村文化的建设,更没有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先进的文化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领导干部认识的偏差,致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更缺乏必要的组织领导。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文化进步的直接受益者,它直接影响农民素质的高低,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都在为增收奋斗,认为文化建设是无关紧要的,因而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较低,新农村文化建设失去了主体力量。

2.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都显著提高。但较之城市仍然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就较少,经费有限致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难以兴建,文化工作难以开展;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只顾增收,无暇于文化建设;农村经济落后,领导干部一心只为农村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农村文化工作;农村经济落后,农村难以培养和聚集文化建设人才,青年人不愿意留在农村,而农村由于经费紧张等问题也难以培养文化人才。总之,农村经济的落后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和进程。

3.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有能力的文化建设者

文化人才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成败。当前,农村缺乏以下三种人才:一是农村文化专业人才,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化专业技能,能够主持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二是农村文化管理人才。他们热爱文化事业,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专长,在组织和领导方面有一定的天赋,能够单独组织和领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从而保证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他们熟悉各项文化基础设施的性能、功效和规律,并能承担和完成建设任务。[2]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各地方政府必须搞清楚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

1.提高干部、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各级地方政府应当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要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自觉克服只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建设的错误意识,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具体的工作范围内,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个人分工负责,建立文化管理体制,制定各种规章,使新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在组织上、制度上都有所保证。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性、积极性、激发其创造自己精神家园的热情,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宣传党中央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方针,宣传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干部、群众一条心,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搞好农村教育是建设农村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实现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学杂费,增加对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并加强对农村教育收费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其次,建立、健全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制度,确保农村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政府要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捐资助学活动。再次,加强中小学改革,规范和提高农村办学。最后,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落实好国家关于农村教师的各项政策,使农村教育在师资上得到充分的保证。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会以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热情,为农村文化开创美好的明天。

3.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扶持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文化事业的标志,没有文化设施,文化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就无法实现”[3]。要解决农村文化落后的面貌,关键在于改善农村文化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中心,兴建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所,充分发挥这些场馆宣传科学知识、消除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的作用;兴建各种可供农民闲暇时健身娱乐的娱乐健身场所,缓解农民的压力,满足农民的身心需求;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扶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文化设施;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开办各种文化产业,如书店、网吧等;办好农村黑板报、墙报、广播站等文化宣传阵地,通过农民容易并有能力接受的途径,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法律法规,褒扬社会新风尚,针砭时弊;办好农村通信设备,使农民能够及时从广播、电视上了解到最新的信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使财政资金更多的向农村地区倾斜。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城市支援农村机制支援文化建设。当然,农村文化建设覆盖的面积比较广、任务比较重、投入也比较多,单纯的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动村民集资,借助社会力量,积极推动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等方式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4.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培养

首先,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人才,要千方百计吸引和培养农村文化人才,落实好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有关政策,在人事制度、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要尽力完善,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人员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激励其在文化事业中不断创新。其次,艺术院校应当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再次,加强本地区爱好文艺事业又有一定的文艺天赋和愿意留在农村从事文化事业的人的培养,打造一支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只要千方百计吸引、培养农村文化人才,才能开创新农村文化事业的美好明天。

5.丰富农村文化内容和形式

如何改变农村文化内容和形式单调的问题,将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探索的重要方面。具体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为了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要继续开展文化下乡、送戏、送书等文化活动,兴建各种文化设施,大力推进文化资源共享,使农民能够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文化服务。其次,要培育和扶持农民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各类文化,如酒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特色文化相结合,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一方面让特色文化在满足农民需求,另一方面农民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致富本领。再次,要注重以农民为主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民是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收到文化队伍中来,才能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才能有效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6.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建设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驱力[4]。因此,我们要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建设。首先,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不良文化无缝可钻。为此,要切实建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和社区,鼓励农民自主兴办文化产业。在大学中继续开展以“科技、文化、卫生”为主的三下乡活动,及时积极地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向农民宣传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等。其次,倡导农村新风尚。积极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等良好的乡村风尚,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乡村风气。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人民出版社.2005-12.

[2]杨涛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初探[J].社科新视野,2006(20).

[3]陈光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J].湖北宣传,2006(6).

[4]苏爱萍.论先进文化之内涵.[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山东:山东社会科学院,2008.

[5]毛晓雅,张丛,高文,李丽颖等.美好家园如何建[N].农民日报,2013-03-14 [3].

[6]郭文炎.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探讨——“一主两翼+以农民为主体、乡村为本位”模式[J].宁夏农林科技,2012(1).

猜你喜欢
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金融机构应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36:30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14:30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38:15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33:32
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影响成都市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及措施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