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如何确保初中美术的有效性教学

2013-04-29 17:01:24刘晋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梵高美术课堂

刘晋芳

美术学科是中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也是其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内心世界的一条途径。通过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新课改初中美术有效性教学新课程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美术课堂有效性教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课堂,依托于有效教学。作为一名承载美育使命的美术教师,研究和探索课堂有效教学,在深入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仍将任重而道远。那么,应该如何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也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对于一位对美术没有兴趣的学生,让他欣赏作品尚可,如果让他动笔去完成作品,其内心显然是极不情愿的。1.注重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当地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动作,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这会促使一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一些原本对美术没有兴趣的学生产生兴趣。反之,教师教学无方、照本宣科、准备不充分,则会使一些原本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兴趣大减。2.注重现场演示学生是非常热衷于看教师现场作画的。教师可以用摄像头等相关电子设备将这一过程进行投影,也可以分别到各个学习小组中去演示。实践证明,学生都非常愿意模仿教师,对于教师的握笔方法、用笔习惯、姿势、动作、表情等,学生们都会注意到。看到白纸上诞生的一幅幅作品,学生们也会异常兴奋,这除了能增加教师的威信和感染力以外,也能激起学生动笔的兴致。3.注重课外活动课外美术活动是美术教育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校生活的一部分。课外美术活动中会涌现出一批美术爱好者,其意义不仅是为美术特长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个别美术特长生的学习兴趣,而是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激发全体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师要注意抓住机会。积极、主动地与学校领导、校外艺术家和艺术活动者取得联系,促进美术课外活动的开展。教师也可以自发地依附于一些相关活动来开展美术课外活动。二、重视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使教师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不断地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把创造富有个性新颖的教学方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灵活机动、因地制宜的变通法则也是十分必要的。有些材料在平时的教学中较难准备只能靠教师动脑筋。比如,上“向日葵”这节课,在认真、反复地钻研教材并上网查找了大量的素材后,我这样安排这节课的内容和形式:本课分为四节,第一节是基础知识学习课,我准备了一个小课件,讲解简单的色彩知识,几种色彩组合的方式,并结合室内设计、装饰画等图片来说明这几种色彩组合。作业是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并做调色练习;第二节课引导学生了解梵高和他的作品特色。是一节欣赏课,我自己制作了一个教学课件,里面收藏了梵高大部分的画作和梵高孤独、凄凉的人生简介,对梵高的介绍可以让知道的同学说,这样更能活跃课堂气氛。作业是谈谈欣赏梵高作品的感受,这时要多鼓励,因为学生缺乏主动的审美体验,对于赏析作品有点胆怯,所以教师要通过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欣赏;第三节课是技法学习课,先引导学生观察梵高作品中色彩和笔触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临摹梵高作品,可以临摹整幅,也可以临摹局部,让学生自由上色,可以学习梵高的笔触、上色的方法;第四节课是技法练习课,让学生用已学知识,尝试运用色彩表现四季、表现情感。这四节课的安排使得学生了解了色彩、了解了梵高,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去体验生活,作业形式的多样,难易度的自由把握使大多数学生做起来游刃有余。三、结合学生特点,调整教学内容1.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2.注重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观察是对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察看,观察能力的培养存在于每一学科的教学,只是各有侧重,而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无论是对事物的构想或表现,还是美术绘画学习过程本身,都应把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3.深入了解学生心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儿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从涂鸦期到写实期的转变。有研究表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儿童,由于心理发育的原因,绝大多数人会进入一个被称之为‘高原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对自己的绘画自惭形秽,不断产生抑制情绪,进而丧失了动手作画的兴趣”。这时候,学生对美术作业采取的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很少有积极的参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甚至不能完成作业,更有极个别学生出现抵触、厌恶的情绪。作为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这类情况。要想改变或者改善这样的局面,应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顺应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规律,恢复学生的自信,这才是明智的选择。4.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堂课”的现象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为此,教学中我除了课堂范作、实物展示外,又配以一定的电教媒体,把一些难以讲解的知识,巧妙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表现。总之,良好的美术感知和欣赏,可以使学生向往美,对美有强烈的追求,这样才能使他们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重视对学生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进一步使他们热爱美术学科,还要注重更多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猜你喜欢
梵高美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梵高的世界
环球时报(2022-03-18)2022-03-18 17:38:04
美在课堂花开
《星月夜》和梵高
幼儿100(2021年17期)2021-06-19 09:54:56
被盗窃的梵高
艺术品鉴(2020年5期)2020-07-27 02:42:30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