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利 刘武英
〔摘要〕分析了我国情报机构服务和预测性情报服务的状况,指出预测性情报服务是我国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阐述了预测性情报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预测性情报服务与情报服务和文献服务的关系。探讨了预测性情报服务的关键性问题,并从情报工作者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做好预测性情报服务的策略。最后得出三点结论与启示:第一,情报预测是情报研究的内容之一;第二,情报研究不仅是要研究解决当前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长远眼光,能预测未来,起到参谋作用,以趋利避害;第三,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推动预测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情报研究;情报服务;预测性情报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8-0098-05
综观我国的情报服务,大多是文献情报工作人员为情报用户提供的信息文献服务。情报人员对信息的加工是较浅层次的加工。以文献信息聚集的文献机构和图书馆为例,工作人员对文献的加工主要是让文献有序化,便于用户或工作人员查找使用。如将文献加工成目录、索引。再高点层次的加工就是将文献变成摘要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服务。至于挖掘信息、或文献里隐藏的东西,提供预测性的信息给用户,这样的服务很少。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想要了解自己行业未来趋向的需求,以求得正确的决策。这样预测性服务在情报服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要求情报服务人员在原来服务的基础上向预测性情报服务迈进。而目前我国的情报服务还不能满足用户这样的情报需求,研究该专题的文献也不多。基于此,笔者对预测性情报服务予以探讨。
1我国的文献情报机构服务和预测性情报服务概况
1.1我国文献情报机构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状况
当前我国文献情报机构的服务,不外乎有3种,即一次文献服务、二次文献服务、三次文献服务。一次文献服务,即为用户提供原始文献(是以著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撰写的文章)[1]的服务。二次文献服务,也又称检索文献服务,是将原始文献加工成目录、索引、文摘等,并提供给用户,用户可通过目录、索引或文摘能找到原始文献的服务。二次文献中的文摘是情报工作人员将文献提炼成摘要,以摘要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读了摘要就可了解文章内容,以较短的时间能决定对文献的取舍,为读者科研节省了时间,这和原始文献服务相比是较高层次的文献服务了。三次文献服务,又称参考性文献服务,是把一次、二次文献按照特定目的加工而成,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信息。如专题述评、数据手册等。无论是一次文献服务、二次文献服务,还是三次文献服务,都是对已有文献的加工,使已有文献从分散到集中,从无组织到系统化[1]。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更高层次、更高智慧的情报服务需求已显山露水,将成为我国文献情报界的服务发展趋势,那就是预测性情报服务。
2我国预测性情报服务的研究现状
1.2.1我国预测性的情报服务几乎没有开展
我国目前的文献、信息或情报服务大多都是提供的原始文献服务、检索文献服务和三次文献服务。至于通过对检索后获得的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终分析得出预测性的信息,这样的服务目前还几乎没有开展。
1.2.2我国目前有关预测性情报服务的研究文献较少
笔者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6-2013)”为数据来源,输入关键词“预测性情报”进行检索,得到4篇相关文献。27年间研究预测性情报的文献只有4篇,可谓少也。在“CNKI”跨库检索中(1989-2012),输入“预测性情报”,检测结果: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篇相关文献“预测性情报研究论纲”,此文献与前面检索到的4篇文献中的一篇重复,其他博士、硕士论文库等5个库均为0,无相关文献。也就是说,在CNKI 24年间除检索到1篇已检到的重复文献外,没有搜到相关文献。再以“情报预测”作为关键词,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3)”搜索到21条文献,去掉3条不大相关的文献,剩下17条(其中5篇是军事情报和公安情报预测方面的)相关文献。以“情报预测服务”和“预测性情报服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均为0。可见,27年间与预测性情报相关的文献仅有17+4=21篇,在全国1年还不到1篇。可见,我国有关预测性情报的研究文献是比较少的,而有关预测性情报服务的文献则更少。
1.2.3我国当前很少有专门提供预测性情报服务的机构
综观我国当前的文献服务机构,不难发现,无论是省级、高校或其他机构的图书馆,或事业单位文献情报中心,其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也大多是一次文献服务、二次文献服务和三次摘要性的文献服务。也几乎不涉及预测性的情报服务。
我国目前情报服务的现状已滞后于当前形势的需要,许多决策者、领航者不仅需要掌握、了解自己领域的现状,而且也渴望能预知行业的未来。客户有了预测服务的需求,那预测性情报服务必将成为我国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而预测性服务是在原始的文献服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预测性情报服务和文献信息服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预测性情报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预测性情报服务,就是当情报客户(这里用“情报客户”,而没有用常规下的“情报用户”。笔者认为“情报用户”是指使用情报的用户,情报服务人员只需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信息情报即可。而情报客户则不同,情报客户不仅仅是要求情报工作人员能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或情报,更重要的是要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真伪、分析研究,得出隐匿性的情报,或具有预测性的信息、或结论。情报客户对情报工作人员的要求显然高于情报用户对请报工作人员的要求。因此,笔者在这里用情报客户,而没有用情报用户)针对某一具体事态,需要了解和掌握其未来发展动向、趋势时,情报工作人员根据情报客户的这一意愿,针对某一研究问题所需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挖掘、分析,最后得出有预见性的发展动向、或其发展结果的趋向。这个过程就是情报研究的过程,预测出研究对象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这个结果,并将这一结果提供给特定客户,满足客户的特定需要。这样的服务即预测性情报服务。
预测性情报服务外延的范围很广,因为情报包含有经济情报、商业情报、企业情报、科技情报、政治情报、军事情报等等。情报服务也同样涉及到各个不同的行业,而预测性情报服务同样是各不同行业情报服务中的一部分。它可以是经济情报预测服务、商业情报预测服务、企业情报预测服务,以及科技、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报预测服务。可以说,有多少个不同的行业,就会有多少个不同行业的情报预测服务。可见,情报预测服务领域之广泛。尽管如此,我国的情报预测服务目前还很少开展,公开发表的有关情报预测服务的研究文献也为数不多。
3预测性情报服务与情报服务和文献信息服务的关系3.1预测性情报服务与情报服务和文献信息服务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文献(包括数据、文字和图片等)信息服务包含着情报服务、情报服务包含着预测性情报服务,其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预测性情报服务情报服务文献信息服务,如图1所示。
3.2预测性情报服务与文献信息服务是升华关系
3.2.1数据、信息与情报的关系及其升华
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信息的内容靠数据来体现。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能成为信息。例如:当工作人员看到数据8或14,就会得到该上班了这样的信息。这个“该上班了”的信息含义是对数字8和14的解释,是靠8和14来体现的[2]。信息又是情报的原材料,情报来源于信息。数据、信息里包含着情报,情报是数据和信息的升华。
情报来源于数据、信息,其层次又高于数据、信息。分析是数据、信息升华为情报的重要途径。从大量繁杂的数据中搜集、研究某一特定问题时,数据就转化为信息。再利用知识和大脑思维对信息进一步分析,挖掘出隐性信息,这样信息就升华为情报[3]。
3.2.2文献信息服务到预测性情报服务的升华
刘植惠在“关于情报学的概念、属性和功能的探讨”中提出“实事——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能——创新七环认知——创造链”。环链中有前后的递进关系,环链中各环节有包含和递进关系[4-5]。由此链条可知数据、信息里包含着情报,情报是由数据、信息提炼、升华而成的,数据、信息是情报产生的来源。预测性情报则是由情报提炼、升华而成的。预测性情报是情报工作者以数据、信息和情报为基础,对其进行提炼、升华后而得到的创新性结果。
情报服务与数据、文献信息等原始文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据、文献信息等原始文献是情报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而预测性情报服务则是情报服务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原始文献服务是传统的服务,而情报服务则是情报人员在传统的文献服务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思维的服务。情报服务和预测性情报服务属于智慧型服务,情报服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服务,而预测性情报服务则是文献信息服务范围中很小、但属于要求智慧很高的一部分服务,是情报服务中的最高层次,也是情报服务的最终目的,可以说是创新型服务。预测性情报服务与文献信息服务和情报服务的层级关系如图2所示。
文献信息服务、情报服务、预测性情报服务,无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还是升华关系,实质上是文献信息、情报、预测性情报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升华与被升华的关系。信息包含着情报,情报又包含着预测性情报。情报是信息的升华,预测性情报又是情报的升华。他们之间的升华离不开大脑思维的分析。信息分析是信息提升为情报的重要途径,我国情报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是信息的有序化,为客户提供有序化的信息服务不少。而对信息如何提升为情报为客户提供情报服务的研究则不多[2]。至于情报如何提升为预测性情报,为客户提供预测性情报服务则研究得更少。
总之,情报服务包含着预测性情报服务,预测性情报服务是情报服务的更高层次,是情报服务高智慧的结晶,预测性情报服务是情报服务的精髓所在,也是我国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
4预测性情报服务的关键问题
预测性情报服务作为一种探索未来的服务,在各个领域的文献情报服务中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和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利用现有的文献和信息情报,准确地、科学地为用户提供预测性情报服务,则是信息情报人员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做好预测性情报服务,以下几点是关键。
4.1预测性情报的来源
从情报来源看,文献的搜集必须做到四点: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和连续性。信息情报的真实性、准确性,是预测性情报服务的前提,也是为用户提供的预测是否准确和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预测的准确与否,在于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把握程度。可以想象:虚假的、不准确的信息情报,能预测出事态发展的真实结果吗可见,搜集信息情报务必要讲求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必须重视搜集信息情报的全面性和连续性。因为,全面性和连续性同样会影响到预测的最终结果。
4.2预测性情报的加工
从情报加工过程来看,在信息情报加工过程中,情报生产者,即情报人员的情报思维和情报判断就尤为重要。情报思维是在情报信息加工过程中,情报人员的大脑思维活动。情报思维的本质是要通过对预测对象或研究对象信息情报的分析,找出其必然性、规律性的东西[6]。因此,要为用户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性信息情报服务,其对文献的加工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和当前的情报服务机构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预测性信息情报服务不要求情报服务人员将信息的原貌展现给情报客户,而是要求情报服务人员在掌握特定范围信息原貌的基础上,通过情报思维和情报判断,对搜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情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和判断过程,使得出的信息情报准确可信,使隐性信息得以显现,而且能依据这些准确的信息,为用户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性服务。预测性情报的加工过程,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有目的的思维和判断过程。而且,这种思维和判断是可变的,是可选择和修正的[7]。
4.3预测方法的选择
预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未来,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预测方法的选定是信息情报预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根据预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其不同要求来进行综合考虑。
4.3.1预测对象的目的不同,预测方法的选择就会不同
如果预测某一科研项目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应该选用趋势预测法或因果关系预测法[8]。如果仅仅是预测某一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可选用时间序列预测法。
4.3.2预测对象的时间跨度不同,预测方法的选择也就不同
因为,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短期预测,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8]。如,回归预测法和概率预测法一般适用于长期预测,指数平均预测法、指数平滑预测法比较适用于短期预测。
4.3.3预测对象要求的精确度不同,其选取的预测方法也不同
如果对预测对象的预测结果要求比较高、比较精确,那就要选择精确度高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8]。如果对预测结果的要求是一般性的、大致的了解一下情况,可选择一些简便的预测方法。
不同的预测方法,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也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因此,情报预测人员应根据预测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4.4情报人员的预测能力
在情报信息预测中,虽然情报信息的占有程度和情报信息预测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了预测结果的准确与否。但是,情报人员的预测能力和认识水平,在情报预测的服务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信息情报的捕捉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信息的提炼和升华能力,以及不可忽视的团队协作能力等几方面。
4.4.1信息情报的捕捉能力
信息情报预测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参谋,是用户决策的依据。决策离不开信息情报人员对预测对象有关信息的分析和判断,信息情报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情报捕捉能力,才能在分析预测对象的相关因素中捕捉到其发展变化的迹象[8]。
4.4.2信息的搜集和推理、判断能力
推理判断能力即信息情报人员以预测对象的信息情报和数据为依托,对其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的能力[8]。在预测的过程中,信息搜集得全面、准确、完整,其预测的结果就比较清晰、准确。如果数据或信息情报搜集得不全,预测的结果自然就不会理想。即使信息搜集得很完整,如果情报工作人员推理和判断能力欠缺,对预测对象的前景也不可能做出合理的预测。这就要求信息情报人员不仅要全面搜集相关信息,还应具备很强的信息推理和信息判断能力,在对预测对象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判断,能从已知数据信息得出未知的数据信息,比较准确地判断出预测对象的发展前景。
4.4.3信息的提炼和升华能力
这种能力要求信息情报人员能根据不同的预测对象抓住其各自的特点,能从数据中提取出信息,获得情报,并能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使数据中的隐性信息情报得以显露和升华。从而避免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局限性而导致的预测结果的失真。
4.4.4团队协作能力
信息情报人员要想比较准确地预测出预测对象的未来趋势或可能产生的结果,其所需要的知识往往不是某一领域或学科就能解决的。有的预测对象所涉及的知识是多学科的,这就需要相关学科的信息情报人员组成一个协作团队,共同完成某一预测课题,这样才能得到较佳的预测结果。
情报人员能否为用户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性服务,其受影响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信息情报的来源、信息的加工、预测方法的选择,以及情报人员的预测能力,这几个方面是关键。
5预测性情报服务的策略
预测性情报服务是当前信息情报服务中难度最大、也最为期待的服务,也将是我国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如何顺应这种期待和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5.1深层次了解服务项目的真实情况和服务对象的真正目的情报服务人员必须与服务对象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真正了解服务项目的真实情况,以及服务对象要求通过预测性情报服务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只有了解透这些真实情况,情报服务人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围绕服务项目和要达到的目的,来确定要搜集文献的范围,以及搜集文献的方法和方式。
5.2全面、准确地搜集数据、信息及文献资料
情报服务人员在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情况、真正目的之后,就要围绕服务项目大致框定数据、信息及文献资料的搜集范围,而且范围应尽可能的大一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力争做到数据、信息及资料的全面、准确。因为,只有全面、准确的资料,才有可能使预测的结果更接近准确。也就是说,预测的结果越接近准确,说明预测服务的质量则越高,预测服务的成果越大。可见,全面、准确地搜集数据、信息及资料文献是何等的重要[9]。
5.3政策扶持预测性情报服务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情报服务大多是指当前的文献信息服务,是为客户提供特定研究对象当前状态如何的服务。要在掌握特定研究对象当前信息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提炼出预测性的信息情报,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样的人才情报服务界很少,或者不多,政府应出台政策扶持和培养预测性情报服务人才。
5.4建立专门的预测情报服务机构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预测性情报服务机构。由于预测性情报服务涉及的面较广,领域也很多。所以最好是分类设立不同领域的预测性情报服务机构。这样,更有利于情报人员的研究向专深方向延伸。
6结论与启示
情报预测是情报研究的内容之一。笔者认为情报研究的最终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掌握当前的情形、事态;另一个目的就是需要了解以后发展趋向、态势,或将来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前一个目的是要解决燃眉之急,后一个目的是要了解未来,用发展的眼光来判断、决策一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情报研究既包含要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要有长远的眼光来预测未来,对行事者起到参谋的作用,以趋利避害,其意义远大于解决燃眉之急。无论是商业、企业、经济等各个不同的领域,其领航者在决策之前都需要了解本领域的现状及未来的趋势,以及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趋利避害。可见情报预测是何等的重要,而这方面的需要又是何等的广阔。由此可以推断:情报预测将成为情报研究的重要内容,预测性情报服务也将会在我国情报服务领域里备受关注,必将成为我国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
政府应顺应形势,出台相应的政策,以推动预测服务的发展。如制定措施,培养预测性情报服务的专门人才;成立专门的预测性情报服务机构等。现有的情报服务机构应提升自己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情报服务工作人员应努力修炼自己,提升情报服务素养,向能为客户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性情报靠拢。
参考文献
[1]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概述[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a94ee86eb84ae45c3b358c5f.html,2013-04-01.
[2]化柏林,郑彦宁.情报转化理论(下)——从信息到情报的转化[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4):7-10.
[3]郑彦宁,化柏林.数据、信息、知识与情报转化关系的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7):1-4.
[4]甄桂英.情报概念的内涵、外延与相关学科的分析评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3):6-9.
[5]刘植惠.关于情报学的概念、属性和功能的探讨[J]. 重庆图情研究,2007,8(1):1-4.
[6]彭刚虎,许乐,吴向阳.浅析伊朗政变中的美国情报思维困境[J].社科纵横,2011,26(11):131-132.
[7]宋毅.大学生的情报思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2):102-103.
[8]季叶克.情报信息预测服务之关键所在[J].晋图学刊,2006,(2):12-14.
[9]季叶克.信息预测服务中对预测方法选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晋图学刊,2009,(4):5-7.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