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分别从国家、学校及教师三个角度,提出应对新课改的举措。
关键词:新课改;疑虑;举措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27-1“新课改”犹如一场规模浩大的政治运动,铺天而来,可是纵观这些年来改革的进展程度如何呢?恐怕连决策者们也茫然四顾,路在何方?
我们都明白,冲锋在新课改一线的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了。新课改的初衷是好的,作为一种新事物,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正如我们的改革开放,凭靠自己积极摸索。我们必须面对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举措。以更好提升国人素质,而不是走过场,更不是回避。我们知道,新课改是系统工程,仅抓教师,不顾其余,有失片面。
我个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要搞好新课改,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定能药到病除:
一、国家要加快推进考试制度改革
现行的中考、高考招生体制仍旧是考分决定考生的生死存亡,考生的命运系于考卷之上,“一卷定高低”。与此相适应,学校作为向上级学校输送所谓“合格产品”的工厂,也不得不唯分是举。为保证升学率,尽其所能地提高分数。于是,学生的考分自然成为衡量教师能力的公认标准。恶性循环,教师也只能“顺分者昌”。悲哉!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我们必须破除落后的考试制度,此乃当务之急。
二、学校需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切忌片面性
教师是新课改的急先锋,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关乎改革成败,不可小视。所以,对他们的评价应客观公正,不落窠臼。评价不公,后果不堪设想。传统的评价标准只能造就教师畸形的教学心理。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①适当引入学生打分制。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当事人,有权利对自己的老师在教学方面给以中肯的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助于教师及时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而加以改正,促进教学,可谓一举两得。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定规模的讲课大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这是教师的硬件所在。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这是评价教师能力的根本所在。③强化对教师师德的评价。师德,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有才无德,如一恶汉!”把师德引入评价标准是时代的号召。④学生考分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是必要的,但莫要绝对化。否则,“穿新鞋,走老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三、教师应及时进行角色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多年来,我们是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观念下进行课堂教学的。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失去了自主性,丧失了自我,成了知识的奴隶,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课堂角色必须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协调者,讲台由教师的舞台变为师生共同的舞台。作为引导者,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这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利用情境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使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放飞的天堂。对教师角色转变这个问题,专家学者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对此,本人持赞同态度,如下:①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②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③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④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⑤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⑥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新课改要求重构师生关系,即教学中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试问,现实中,我们教师真的屈尊努力构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反思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他们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呈现出权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态势。而学生成了客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顺从者,或是被强制的逆反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无助和无奈。人们称这种关系为“操纵——依附式”的关系,导致的后果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阻隔乃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的目的。
我是一名政治教师,平日里对学生还算关心,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而且,总是面带微笑,学生在我的课堂上从来不缺少笑声。他们对我的评价也是不错的。自然学习也有热情,是发自内心的。记得刚刚过去的这次期中考试,班上有个女同学政治没考好,哭了好半天,问她为何哭?她说:“你对我那么好,我政治考不好,觉得对不起你。”我关心学生,体贴他们,用心去呵护他们,这种师生的情感交流,给他们带来健全的人格修养,这是他们一生不竭的财富。起码,他们会用心来感受,用心去聆听,用心去奋斗,用心去包容。记得08年四月份,有一个来自丹阳的高三学生找我谈心,无非是面对高考压力如何调控情绪的问题。谈过之后,我问他,你怎么会认识我?他回答道:“我堂弟在你班上,他介绍我来的。”这样的经历还有一些,恕不赘述。事实已很清楚。新课改需要师生共同建构,而关键在教师。不要再动辄冷言冷语,他们的心灵不能承受。有了师生和谐的关系,那么,素质教育就会如沐春风。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变革,就必然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也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挑战。教师想在这场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的浪潮,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