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华 王耀赓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会计人员要处理的会计业务更加复杂多样,提供的会计信息呈现多样化,会计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国际、国内等重大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受到了很大的质疑。新《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做一名好会计的要求更高、困难更大了,会计人员更加难以做出完整正确的财务处理,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复杂多样,这就为会计造假的滋生埋下了隐患。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蔓延,才能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一、会计造假的危害性
会计造假于社会、于企业、于会计人员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损害社会风气,使企业蒙受损失,同时,也使得会计人员自身遭受损失。
1.会计造假对社会的危害
(1)会计造假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然而会计造假会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使上报给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失去真实性,从而导致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失误。
(2)会计造假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如果企业向投资者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不真实的,投资者就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蒙受损失。
(3)会计造假会损害社会风气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造假使得一些单位和个人为谋求正当利益,将会计职业道德置之脑后,滋生腐败,导致堕落,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2.会计造假对会计人员的危害
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时不够重视,降低了执行财经法规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规的践踏,将会受到处罚。会计人员若不如实提供财务会计信息,轻者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不得从事会计工作,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
1.真账假算
指会计核算反映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 但不按有关规定如实的反映和正确核算。
2.假账真算
会计核算方法虽然规范, 但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内容不真实。
3.假账假做
就是会计核算反映的经济事项内容不真实,核算也不规范。
4.内外有别
就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
三、会计造假的形成原因
会计造假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偶然的,而是多个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及会计人员的利益驱动
会计造假是属于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企业而言,经济利益驱动会计造假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筹措资金。二是为了偷逃税款。对个人而言,有的会计人员造假是不得已而为之,领导授意要做手脚、钻法律法规的空子;也有很多会計人员造假是为了谋私利,不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福利”。
2.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 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发布实施后, 需要广大会计人员具备更加扎实的业务理论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根据实际情况对会计业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1)企业治理结构失衡。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
(2)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建立。
(3)内部审计部门监督职能弱化。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执行情况和效果的是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能,来督促企业各部门改善经营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
四、预防会计造假的对策
会计造假的形式五花八门,原因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我们从各方面做好防范措施,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严格的赔偿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会计人员之所以敢大胆的进行造假行为,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赔偿制度不够严格,处罚力度不够大。正因为处罚力度的不够,处罚对于造假人员来说,在可承受范围内,从而纵容了会计人员造假,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强化承担法律责任的严厉程度,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2.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缺乏保护会计人员独立履行职责的条件,在客观上造成了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产生。会计工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管理工作的水平,建立一种科学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对于维护经济秩序、改善经营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育琴:浅议会计造假的危害及治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9.
[2]刘冬黎:浅析会计造假的表现及手段.商场现代化,2009.9.
[3]朱永勇:会计造假原因及对策管见.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19.
[4]王 :会计造假及其预防.经济论坛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