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佳
人生出彩的舞台需要有好的体魄。本文基于道德经的学习对老子养生学的思想、理念以及中国传统的宗教养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老子 道德经 养生 无为
创造和享受美好人生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人的梦想。梁启超说:少年强,国家强;毛泽东主席说: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习近平主席说:让每个中国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当下的中国梦。成为当下最具有吸引力的人生动力。养生并具有健康的体魄才有能力和资格创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医学上讲,养生是健康生活方式和晚年养老的总称。前者是保全身体,后者是在此基础上对生命的延续和生命质量的完善与提高。国家的强大为人民物质精神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前提。《老子》中的养生,即“摄生”,是对生命的保全,对自身的养护。老子的养生思想是一门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实践的人生管理学。细心养护与管理人生,出彩的机会才可能把握,国家才能强大。
一、养生有“道”,道法自然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养生意义上讲,道是人生和生命过程的一种规范和准则。人生长的过程是人体变化的过程,遵循自然道法,就能健康平安长寿。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生命过程,人体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按照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养生观被历代中医提倡、充实和完善。
自然主义的生命观是老子的养生之道,老子一再重复着“道法自然”,自然界遵循“道”而运行的,人也如此。人的日常生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主要源于它的自然性。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只要能遵循自然,就实现了养生的目的。常言道:顺其自然就是这个道理。不要逆水行舟。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大自然纷繁变幻,世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每一天都是不同的,世界变化难以预测,现代与未来都充满无穷的想象与期盼,自然的深奥永无止境。物质世界随着时间的消逝或流失或再生或重建,生命亦如此。春天的燕子北飞,夏天的蝉鸣私语,秋天气爽天高的云朵浮动,冬日风雪交织的欢畅,我们用心去倾听,去感悟。养生即是淡定的面对所处的环境,宠辱不惊的迎接人生出彩的机会和不断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对自然的重视是所有道家思想家的重要理论,人要信奉自然,要顺着自然的指导,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想象和能力,不可以自视清高。人定胜天在许多情形下是有条件的,有时是不对的。在自然面前人很渺小,我们要谦卑,要尊重,这是道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二、少思寡欲,致虚守静
黄帝内经说人要忌讳早酒晚茶晨欲。老子认为,人的生命来自于男人精子和女人卵子交合,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大,使得很多育龄夫妇没有时间生孩子,或者没有时间孕育孩子,或者精子(卵子)受到了伤害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老子谈到的精是指人体之精,不仅指男人的精子,确切的指精子和卵子的质量。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精足,则生命就强健;精衰,则生命就虚弱。如何保持精呢?老子提出恬淡虚无,少思寡欲。意即外表要单纯,内心要质朴,少有私心,少有欲念。“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会带来压力,攀比离灾祸也不远了。贪得无厌是最大的隐患,人要感受和懂得满足,体会到点滴的幸福。我们常说知足常乐即由此而来的养生思想。这一思想也为历代世医和养生家所尊崇。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认为“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老子以为,人如果像嬰儿一样的放松身体,生命力就旺盛;婴儿的过无知、无为、无欲、无求完全自然的生活使得我们有了无忧无虑的成语,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应该练就入静的能力,学会放松心态,以婴儿般清纯的心境这样的状态和精神就容易达到健康长寿。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人的清静是相对的一种对环境的反应。有人任何事情都放不下,思虑过重,影响饮食和睡眠,长此以往必然生病。有人闹市取静,泰然自若从容的享受人生的过程。做到清静,首先做人正派,做事和做官公正廉洁。学会换位理解别人。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就是这个意思。
三、无为而治,形神合一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的生命体本身是形体和精神的高度结合。“形神合一”。精神主宰着生命,精神依附于物质身体而存在,物质身体是精神存在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养生要做到“自然无为”“虚静”,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自生”,是无为养生的本质。奉行“不自生”的原则是指:心胸宽厚、服务奉献。利他者自利,牢骚太多伤肝肺。养生不是利己主义,独善其身也不仅养的是物质生命;胸怀天下,有善心和同情心肯苍生之疾苦,有奉献精神的人就自信,营造的周边环境就轻松愉快和谐。人的精神状态自然好。气血顺畅,同养生。“无为”本质是不做违背自然的事。“无为”是养生的基本法则之一。
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一个健康的人是形体和精神的统一体,达到集气到最柔和的境地,心境极其静定,清除杂念,回归内心的淡然的一种状态。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对神与气的修养。人的一生赋载着“营”和“魄”,只有当二者合一没有分离;就能随时保持心境无瑕,对功名利禄,物质诱惑,不受诱惑;能把持根本原则,思路清晰,才能真正养生。
老子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在当今更有积极意义。忽略了环保的社会飞速变化给公众带来了很多困扰。qq、微信、微博使得人的沟通多仅限于指尖。青少年过渡的消耗自己的物质身体,不在意内心成长与养生,同时物欲横流的当今思维和感情常常被缤纷的世界扰乱。灵魂受到困惑和惊扰。超负荷的体能付出,生活的压力常使得精神和体力疲惫不堪,魂魄涣散。长此以往人生悲剧不期而至,导致疾病和死亡。常言道:忧虑是病魔之门就是这个道理。倘若能对世界的纷扰,洗清杂念,回归内心,犹如出生之婴儿,吸吸天地之灵气,合于自然之道,便可提高生命质量,管理养生,服务社会,实现出彩人生。
参考文献:
[1]唐祖宣.老子养生观.中国中医报,2011-12-19.
[2]冯卫沙,浅谈老子的养生学.考试周刊,2010,48:235.
[3]啬神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