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萍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师采用带有赞美、鼓励、欣赏的言语、动作、表情、环境等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语文学习的灵感之火。
一、运用心理暗示,引发对语文学习的向往
“罗森塔尔效应”提醒我们: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作为语文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一次,我教完发音方法后照例进行全班抽读。当抽到拼音能力最差的子航不会时,我请他自己找一个“小教师”来教。看着全班举满的手,他选择了思思。思思平时上课内向,发言声音很轻。但被子航选为“小老师”后,朗读不仅正确而且声音极其响亮。我首先大力表扬思思:“朗读声音这样响亮,像一个真正的老师了。今后你一定能让我们听到更多这样响亮的发言,对吗?”在全班小朋友送给她的掌声中,她一改以往的羞涩,高兴地扬起了头。我转向子航:“小老师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也一定学会了。”子航点点头,正确地读出了四个复韵母音节。小朋友们自觉地为子航的进步鼓起了掌。“看,只要子航仔细听讲,也能和大家一样进行正确的朗读,我们希望能再听到你正确动听的朗读。”我真诚地表扬着他。子航含着笑意认真地点头。在后面的学习中,思思更加积极,学得更自信了;子航更加专注,学得更用心了。看来积极的、适度的心理暗示,会让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对语文学习产生无限的向往。
二、利用他人暗示,诱发对语文学习的迷恋
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可塑性与模仿性较强的特点,利用他人暗示,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课堂的评价语言最能直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课堂中我常常这样评价学生:“专心倾听他人的发言,而不发出声音以及做小动作,是很好的学习习惯,XXX已经做到了,真棒!”“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能够眼睛看教师,并且安静等待其他小朋友完成,拥有这样习惯的孩子真不错!”在课堂学习的互评中,也总能听到学生这样的语言:“他的读书声音清晰响亮值得我学习。”“他写字时不仅书写认真,而且姿势正确,难怪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呢!”通过一次次反复的提醒,利用他人的良好行为进行暗示,学生的大脑和行为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好的行为习惯也就不知不觉养成了。而当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积累得越来越多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三、进行自我暗示,激发对语文学习的探索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组织自我评价,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探索。
例如:我设计了相关的表格,鼓励学生通过收集自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资料,帮助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学习与发展中不断进取。
语文教学中,运用此表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从各个方面来恰当评价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确立自信心,积累语文学习的经验。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之一就是获得赞美、鼓励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只要能被热情期待、赞赏和信任,就能得到希望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多鼓励、欣赏和肯定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青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