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 王鲁娟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犯罪事件反映出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笔者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提出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频发,2004年云南大学生化学院2000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杀害4名同学;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五官科医院耳鼻喉科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被投毒死亡。一系列触目心惊的案件,引起了社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的反思。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迫切需要和关注的问题。
1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有心理自控能力、有健全的个性特征、有自信心、有心理耐受力。
2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面对大学生“成长的烦恼”和种种“心结”“心病”,家长不能视而不见,学校不能无所作为,社会不能漠然置之。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干预教育,使大学生保持快乐、阳光、乐观、向上的心态,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3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
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测算,目前5%左右的中国人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真正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0.32%。对比之下,大学生群体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一般社会群体。因此,极端个案并不能代表全体,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心理状况健康良好。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抑郁自卑:随着社会就业及各方面的压力,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一部分同学受自卑情绪困扰。据调查,42.5%的同学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等能力上的缺陷而引不起老师、同学,尤其是异性的注意而自卑;36.7%的同学渴望拥有优越的家庭环境,因为“家里条件差,没钱,跟别人不在同一个档次”产生心理落差;29.2%的学生觉得自己相貌不好或是身材矮小而不愿和人交往;22.5%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如人而导致自卑;15.8%的学生因性格问题(比如胆怯)而导致自卑。自卑情绪的产生,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生活上消极抑郁,心情烦躁,还会出现心悸、胸闷、尿频、出汗、自怨自艾等症状。
②盲目攀比:17岁少年王某卖肾买苹果手机案、大学生以“奖励”为名要求父母买笔记本电脑、PSP、iPhone等电子产品的新闻报道,无一不反映出当代学生盲目攀比、虚荣心强的心理,折射出大学生价值观的错位。
③功利主义:大学校园受到整个社会唯利是图风气的影响,同学们在利益的驱动与压力下读书,不少人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种价值观,唯利是图,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些学生就把同学视为学习或者是感情与未来生活的对手,甚至敌手,为了战胜对方在学校里几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连对法制的畏惧都置之脑后。而盯着功利性十足的个人目标,造成一些高学历人才的精神偏陋或心理失常,在原本只属于常识、常规的人际关系或行事挫折面前,缺少包容心与应对能力。
④上网成瘾: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征”,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据有的学生自述,一些学生迷恋魔曾、CF等游戏,一玩就是十几个小时;一些学生早上一起床就开始玩游戏,一直到深夜,困了倒头就睡,醒了又继续玩;一些学生一到教室上课就无精打采、迷糊睡觉,一上网就精神抖擞,两眼放光。不少学生为了上网逃课,不参加考试或考试成绩不佳,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学业,而且对身心健康都造成极大危害。据专家分析,上网成瘾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存在性格内向、孤僻、意志力薄弱等特征,他们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寻找心理安慰,弥补心理落差。
4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始终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许多高校在大一时均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课时在24学时或是32学时。在高年级开设《咨询心理学》等多门选修课,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心理问题,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主要以活跃的课堂、团体心理游戏、心理健康活动月、户外拓展训练等方式展开,学习考核以撰写学习心得、个人的心理成长报告为主,引导学生具有阳光心态,快乐生活。多数高校都配有多名专职以及数十位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除了日常咨询外,每月都会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大型咨询会。学校将人际交往、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咨询分成小组,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矛盾。
5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建议
5.1 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教育。让大学回归教育和学术本位,破除仅仅是就业率、考研率等的学校评价体系,摆脱功利的办学追求;不能以扼杀受教育者的个性、兴趣为代价,让学生们变为只会应试,却没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书呆子;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具有完善的人格。
5.2 加强生命教育、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紧张是制造大学生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与人格素养的培养,引导、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把同学当竞争对手进行教育,最终异化同学关系,甚至制造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
5.3开展心理自救课程。建议学校开展“心理自救”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多与人交往,教育学生坦率面对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多体验群体生活,多与人交流。
6结束语
要成才,先成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高材生”的代表,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关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等,全面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人才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