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文
培养学生的能力从来就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主要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了,开放性的、新颖的题目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了,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学生公认最难的物理学科的教师,更应该关注这些。我认为,应该把对学生能力的培養渗透到每一堂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一、采用“以问题开路、以问题搭桥、以问题深入”的提问导学方式,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
现代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成功,必然是在良好的教育情景下展开的,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能更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处于协调的兴奋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恰到好处的提问,既可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使学生以迫切的求知心投入到知识学习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学需要良好的提问艺术,提问是导学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正问、反问,还是直问、曲问,抑或追问、逆问,都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因此,教师把握好时机,设疑善导,就能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同时,也证实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观点。
以问题开路,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紧扣学习的课题,针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考,指引求知方向,为导学作好知识准备。以问题搭桥,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发现原知识结构的不足,并通过积极思维来弥补这一不足,就形成了整体的知识结构。以问题深入,是在理解抽象的概念、规律时,教师出示事先设计好的诱导性题目,这些题目既不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某项技能,也不是演示实验的操作练习题,更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诱导学生学好本节知识的“引子”,是解释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和钥匙。教师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成因出发,为学生设疑,引导学生形成概念,分析现象,揭示规律。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取问题信息,分析推理,形成思路或结论,最后用较为准确的语言文字或形象的物理情景表达出来,或在与教师同学的讨论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有心的学生熟练掌握了某些物理模型,就可将相关的看似复杂的物理情景,化解为简单模型的组合,灵活简便地解出难题。而有的学生只会根据最基本的概念规律去推证,结果费时费力,即使得出了结果,心中对那些物理情景仍不是很清楚,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触类旁通。所以在习题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运用物理模型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