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昌永
教学中
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讲课时学生听得懂,可是一到学生自己独立解题时就是不会做了.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学生缺乏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懂得对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结论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解题.所以,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呢?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条有效途径.
一、明确条件和结论
就是让学生首先要弄清问题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是什么,再进一步解题,否则会很难找到解题思路.
【例1】 求证:两条平行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
分析:先明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如果两条直线平行”,结论是“则这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然后据此画出图形来证题就比较顺利了.
二、抓住关键词
就是要学生分析问题表述中的关键词及其含义,找出问题中的重要元素及主要关系.
分析:在這道题中,就一定要注意集合A和B中的关键词“y”——元素的代表字母,它表示的是二次函数的函数值,所以本题是求两个函数值域的交集.否则学生就很容易把“y”误作为“x,y”,而得出错误解法.
三、认真梳理表达
就是要求学生对题目的已知条件和结论,善于运用简洁的符号或图表表达出来,以便于帮助分析.
【例3】 某公司计划明年在甲、乙两个电视台做总时间不超过300分钟的广告,广告总费用不超过9万元.甲、乙电视台的广告收费标准分别为每分钟500元和200元.甲、乙两个电视台为该公司所做的每分钟广告能给公司带来的收益分别为0.3万元和0.2万元,问该公司如何分配在甲、乙两个电视台的广告时间,才能使公司的收益最大?
分析:此题题目较长,文字和数据较多,学生容易理不清头绪,可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下面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