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灏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是从“纯知识”角度来进行教学的,即注重学科本位知识,而忽视了知识对于实践的作用.当然,这和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则从学科本位逐渐转向以应用为主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就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重将解题过程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知识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百分比浓度问题、调配问题、增长率问题等,而在这些问题中,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会解题,但忽视了问题和实际情况间的联系,从而导致问题解决发生错误.因此,在此类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就需注重引导学生将所解得的答案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到正确的解答.
【例1】 客车和货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城沿同一公路相向而行,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120千米.客车再经过9小时到达乙城,货车再经过4小时到达甲城.求:(1)客车、货车的速度;(2)甲、乙两城间的路程.
问题到这里并没有完成,还需要对答案进行检验,经检验后发现它是方程组的解.于是得到客车、货车的速度分别是40千米/时、60千米/时,甲、乙两城间路程为9x+4y=600千米.
在教学中,通过类似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积极意义.
二、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初中数学中,对于方程、函数等知识,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止一种.同样,在生活中,利用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2】 张明在超市买某种品牌的牛奶若干盒,付款24元;过了一段时间再去该超市,发现这种牛奶让利销售,每盒让利0.4元,他同样用24元钱比上次多买2盒,求他第一次买了多少盒这种牛奶?
解法二:设他第二次买了x盒,由题意可列出方程:24x-2-24x=0.4.
解法三:设他第一次买的牛奶每盒x元,由题意可列出方程:24x-0.4-24x=2.
解法四:设他第二次买的牛奶每盒x元,由题意可列出方程:24x-24x+0.4=2.
不同的解决方法都可得到相同的结果.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采用变式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变式可拓宽、加深学生的知识层面,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是数学中的基本思想,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提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分类讨论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3】 某商场计划拨款9万元从厂家购进50臺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3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500元,乙种每台2100元,丙种每台2500元.求:若商场同时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请你研究一个商场的进货方案.
分析:这是一个分类讨论的问题,所以我们分三种情况讨论.
所以可以设计为购甲、乙各25台或甲35台,丙15台.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固守于应试观念,而应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主张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