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创新教学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教学。它与传统教学相比,表现出很大的开放性。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
首先,开放式的教学目标必须从混沌模糊转向具体清晰。如学习《动物园的晚上》一课,有的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为:“了解动物各种不同睡姿,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这样的目标是模糊、不清晰的。若把它改为“学生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阅读课外书报,实地观察,了解动物的各种不同睡姿,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这样的目标就更清晰具体,便于教师和学生操作。
其次,要确立有价值的目标。它包括外显价值和隐性价值。外显价值是可以直接体现出来的,主要指各种“知识”;而隐性价值是长期潜伏的,是一堂课无法教会学生的,主要指“方法”。外显价值是有限的,而隐性价值则是无限的。如教学《动物园的晚上》一课,“了解几种动物睡觉的知识”是外显价值,而“激发学生以此为起点,学会观察,主动去探索动物的奥妙”则是隐性价值。
另外,目标的重点应深化到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方面。这个目标要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有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心,还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横向和纵向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如一位教师教学《动物园的晚上》,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写“我的睡姿最美”。学生热情极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开放的教学目标是动态的,是分层多极的(所谓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是富有挑战性和激励性的,是能够满足孩子一切健康的学习需求的,多样化的。
二、 教学内容的开放
现行的许多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不能体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思想。应把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及时编进教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观念,便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培养其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选择那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能起感染作用的材料。吉林省语文教改四典型之一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典范。她摆脱了课本的束缚,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内容改革。为了实现知识、生活、情感等“财富”的积淀,最终达到创造的目的,她让学生每日背一条格言,讲一条成语,积累一些词语、名言、警句等,引导学生多读中外名家名篇以及报刊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还与学生共同删除一些文质不美的课文。她时常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进行一系列的采访和社会调查,增强感性认识,激发情感;带领学生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欣赏花鸟虫鱼的可爱,陶冶情感;带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去,触及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表达个人观点,培植理性情感。真正超越了教材,使教学内容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向科学开放,向未来开放,更加鲜活、生动。
三、 教学结构的开放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把“组织教学、复习旧知、传授新知、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一传统的教学结构当做“金科玉律”,有的对所谓的“六步法”、“八步法”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殊不知,这些教学结构已严重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成了任凭操作的“机器”,任由灌输的“容器”和随便被驱遣的奴隶。有位教师教学《三袋麦子》,当学生正为“小猴的做法是不是最好”而激烈争论时,教师为了进入下一个程序,完成所谓的“目标”,突然打断这最有价值的争论,创新的烈焰立刻被无情地扑灭。可是,有谁规定这节课必须把课文学完?预先设置的程序就必须一一完成吗?
我们再也不能在预设不变的教学目标和结构的控制下进行教学了,而应及时对学生的“学情”做出反应,以“学”定“教”,抓住每一个引导学生创造的时机。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把学生会的跳过去,教学生困惑的方面,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他们又怎能不被教学所吸引?
四、 教学形式的开放
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创立班级授课制以后,这种授课制便风靡世界。然而,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教学形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无能为力,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显得单一化。同时,孩子们对这种整天坐在教室里的“听课制”也极为反感。美国一位发明家曾回忆说:“一想起在学校里听老师一讲就是几个小时的课,我就害怕。” 在新西兰北帕默斯顿的弗莱伯格高中,参加综合学习的学生常常沿着新西兰美丽的旺加努伊河作为期一周的旅行,把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土地使用和自然科学学科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电脑分析来综合研究成果,最后写出研究报告。他们说:“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在全世界最美的风景区,以步行或泛舟的方式作为期一周的旅行。”我们的学生若也来这样的地方,他们能不感兴趣吗?他们的灵感能不得到激发吗?他们的情操能不得到陶冶吗?他们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造力能不得到较好的培养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说过,苏教版小语教材昭示了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格局:语文教学应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它是一泓活水,不是局限在狭小课堂里的死水一潭。所以,我们要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校园、社会和家庭,引向图书室、阅览室、展览馆、博物馆及各种纪念馆,引向大型工厂、桥梁工地、饲养厂及农家小院,引向著名的大学校园、研究室、实验室……讲课的人也不局限于任课教师,可以是学生自己,可以是科学家,各方面专家,还可以是工人,农民等。
五、 师生关系的开放
首先,应坚决摒弃“师道尊严”的理念,充分体现平等。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员,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思维,引发他们积极进取和自由探索。学生会因此得到足够的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从而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去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品格。其次,要营造一个心灵与心灵对话的空间和氛围。先进的传媒之所以不能取代教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能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创造富有情感的氛围。儿童的思维活动往往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他们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投入教学过程,思维活动则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李吉林老师曾这样说过:“老师发自内心的期待会使学生从老师的眼神、微笑、爱抚、赞许、鼓励中感受到一种信心和力量。在优化的情境中,老师的这种亲和、期待、激励还会给儿童带来敢于创造的勇气,乐于创造的热情,‘我能创造的自信。”总之,开放的师生关系能有效激发儿童思维的碰撞,并使教学过程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