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阳宗
1972年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向阅读社会”的倡议。并把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阅读,获取知识的最主要场所;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第二课堂;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因此,关注图书馆建设和使用情况促进学校图书馆的有效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为了让图书馆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我省继续加大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投入,狠抓图书馆软硬件建设,努力推進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省各地中小学图书馆的使用状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记者从甘肃省教育装备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建有图书馆(室)的学校共有10384所;共有阅览室6102个,其中电子阅览室718个;藏书室11071个;资料室2704个;使用总面积达802,930平方米。全省中小学图书馆藏书总计7千余万册,其中中学3800余万册,生均达到19.34册,小学3300万余册,生均达到15.73册。
据甘肃省教育装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图书馆软硬件建设,促进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发展,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甘肃省结合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甘肃省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图书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核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应该加强对图书馆(室)的领导和管理,要有一名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建有图书馆的学校,要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记者从甘肃省教育装备办公室实验图书管理科2012年4月份的综合统计报告中看到,上年度全省中小学图书购置经费总计1.6亿元,其中财政拨款达1.1亿元。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政策引导是关键,财政投入是基础。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工作,统筹规划落实经费。装备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适应各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努力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图书配备工作,在每年的教育经费中按照一定比例设立图书专项经费,同时,多渠道筹措图书经费,大力提倡积极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资献书,以保证各学校图书馆每年更新和增添图书的需要。”
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形势,在抓好以藏书工作为中心的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以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为中心的软件建设。这就需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思想和业务素质好,热爱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工作人员队伍,因此,全省各地中小学把图书馆人员配备和业务培训工作也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一项,在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中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提高他们的待遇等。截止2012年年初,全省共有在职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人员13675人,其中专职1396人,兼职12309人。
据了解,近年来,为了让图书馆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进一步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率、使用率,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的真正效益,改变以往“重藏轻用”的现象,各地中小学本着图书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利用讲座、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以及各种竞赛、书评等活动,明确主题,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用书。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功能,各地中小学图书馆也着力于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把图书馆建设的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资源中心的建设,使中小学图书馆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方向迈进。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不容小视,虽然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发展是不容置疑的。” 甘肃省教育装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对于未实现‘普实的贫困地区,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对于已实现‘普实的地区,要努力朝着数字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积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加强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为中小学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广阔空间,让它肩负起历史使命,服务好新时期的教育。”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