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婉玲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没有观察,就没有‘研究,更没有‘认识”。可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以下是我对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些尝试:
一、从学生年龄出发,激发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由好奇心引起的,它是一种浅显的,不稳定的,又容易随着时间或外界的干扰转移消失的一种情绪现象,如果能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有目的的把实物展示给学生,将学生的兴趣由直接向间接转化,如在教学三上科学起始课《我看到了什么》一课中,我先呈现了大树的图片,与学生交流他们印象中的大树,通过交流感知到学生不经意中的一些发现点大大的多于一张照片所能提供的信息,接下来又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去一起看一看一颗大树,学生的兴趣再次被激发了起来,学生因为之前已经预习了各门课的新课内容,在语文的第一单元就有一篇讲述槐树的文章,我便带领了学生一起走到学校里的槐树下进行观察,学生带着本子去记录。而学生的年龄小,耐心不足,教师就作为一个参与者,用自己的行为来激励学生,对学生兴奋的跑过来分享的发现做好引导,提醒他及时的记录,使孩子经历完整的观察活动。植物的教学本身并不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到了学生学习到语文槐树一课时,又再一次的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乘机鼓励学生,为学生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延长了他们对植物观察的兴趣。
二、从课堂细节出发,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1、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
现行的科学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区别就在于:科学探究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提问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是学生展开科学观察的保证,没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就会流于形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体验,使其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例如在三上《蚯蚓》一课,观察蚯蚓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还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课堂观察从开始时触碰蚯蚓的尖叫声,到逐渐静下来进行观察活动,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恐惧,进而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正常的开展观察活动。在观察中获得知识,同时也真切的认识到如何在不伤害小动物的前提下,观察和了解小动物。
2、明确观察的目的及计划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目的时,观察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因此,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如进行《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一课学习时,就是要学生明白观察的目的是: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全过程,描述这一过程中的现象。在《怎样认识物体岩石》教学时,首先明确观察和实验的目的:1、各种岩石的颜色、光泽、透明度怎样?2、遇盐酸有什么反应?3、用指甲或小刀刻一刻岩石观察有什么现象?观察和实验使学生对各种岩石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性质都有了大致的认识,教师再加以强调、讲解,这样不但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有利于煅炼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关注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喜欢做实验,却不愿去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不愿意去动笔记录观察到的实验数据,以至全都忙着做实验,还有的抢着做实验,等到整理实验数据时,却发现无法对观察过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没有数据的来作为归纳实验的依据。使得做实验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老师要给组内成员分号工,落实好成员们的各自任务,以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前提,来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从而获取有效的数据依据,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课,需要学生探究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通过结果来归纳出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要想得出结论,学生就要比较准确的分好食盐和小苏打的量,以便能较准确的得到实验数据。而要得到正确的数据,就得在实验开始前把组内成员做好分工,有人负责把20克的食盐和小苏打分别分为2克一份,有人负责来保管和加入,有人负责搅拌,有人负责做好数据记录,最后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有了这样的分工后,组内学生活动有序,测量得到的数据更加的准确。组员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了观察现象,记录数据与动手操作实验是同等重要的,也提高了组内成员的合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三、结合各种观察方法,促学生观察能力提升
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观察的方法,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较好的提升。如顺序观察法、验证观察法、比较观察法、解剖观察法、典型特征观察法、分解观察法等多种观察方法,根据不同的课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
总之,观察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学生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进行有效探究,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证态度。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将会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者单位:余姚市舜水小学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