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华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江苏省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其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教师改变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我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发现,把握好课堂提问,能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交流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提问能够引起注意,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有很多学问,下面浅谈一下我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问题要难易适中
如果问题太过简单,就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太难,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只有难易适中,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他们进行思考。而“难”和“易”又是相对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特别是在设计问题时,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提出符合学生智能发展水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让学生一看就会,而要一点就通。如果讲解后大部分学生还是一脸茫然,说明问题难度太大了。例如,在讲“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的时候,我们如果提问“南水北调产生了哪些社会效益”,学生就很难回答到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换个方式,带点提示性关键词进行提问:南水北调对受水区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样问题范围变小了,降低了提问的难度,学生就可以抓住关键点深入思考了。
二、提问要循序渐进
学习就是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知其少到知其多的过程。课堂提问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师可将复杂的知识进行肢解,以降低难度。例如,对“三圈环流”这一内容,不仅教师难教,学生也难学。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试一下,把它分解成以下几个小问题:(1)假设地球不自转,并且其表面物质均一,那么将形成怎么样的全球性大气环流?(2)地球自转后,会使全球性大气环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3)地球表面物质并不是均一的,有陆地和海洋之分,那么又会使全球性大气环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层层深入地贯穿于整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挖掘。
三、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是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兴趣,才能引起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地理教学中,带有启发性的或贴近实际生活的或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北京比伦敦纬度低,且它们都处于平原地区,可就此提问:为什么北京的冬天比伦敦冷得多?又如,在讲“日界线”的时候,可以提问:一个双胞胎兄弟,为什么先出生的反而比后出生的小1天?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四、提问要注意密度
中国的绘画艺术中讲究布白之道,意思是说一幅画倘若全部涂满,一点空隙不留,反而不是艺术了。这个道理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很有启发性。一堂课只有45分钟,如果“连珠炮”式地发问,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效果就会可想而知。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3秒钟,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则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可提高反应迟钝学生的积极性,有更多学生能够主动、恰当、完整地回答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可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课堂提问切忌走过场、赶速度,紧张匆忙,不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此外,对于稍难的问题,在讲解完之后,最好再留点时间让学生自悟,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五、提问尽量避免集体式回答
集体式回答表面看来气氛轰轰烈烈,其实效果并不一定好,尤其不要针对全班学生问“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此类问题可以在形式上适当转化后进行提问。例如,在讲“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时候,如果这样问: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相同吗?我想再差的班级都会集体回答“不相同”。教师可以设计成一个连线题:左列是“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右列是“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让学生从关键词“最多”和“适合”来区分两者。而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提问一些基础不太好、不认真看教材的学生。
追求有效,是中小学教学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地理教师追寻的理想境界。而合理、适度地设计地理问题,是追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用教师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思维的灵感”,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