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背后的故事

2013-04-29 00:44张小芳
党史纵览 2013年8期
关键词:施光南彭丽媛首歌

张小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的改革从农村掀起的同时,一首记录这一段伟大历史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也应运而生,唱响全国。

这首歌“就是写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的”

《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词作家是陈晓光 ,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在1981年创作这首歌时,他还是《歌曲》月刊的一名编辑。这首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歌词,当年他仅用了半天时间,更准确地说是3个小时就写成了。当别人夸赞他下笔神速时,他却不以为意,并指出这种思想和情感的酝酿过程,可不止半天,或半年,而是用了近半辈子的时间。陈晓光觉得,写出这首歌,可以说是自己多年生活、感情积累的一次艺术爆发,而改革开放的农村形势正是触发点,没有农村的新希望,就不可能有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如果我们了解到陈晓光的人生经历,我们就能深切理解陈晓光说这番话的内涵。

陈晓光的中学时代是在北京海淀区八一中学度过的,他当年是校园里的小诗人,由他作词的校歌激励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中学毕业,他被选送航校,沸腾的军营生活,使得他的诗作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但天有不测风云,“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家庭历史问题,陈晓光从飞行员一下“落到”了地上,再没有重返蓝天的机会,只好到中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他因为说了一句“哪儿有那么多坏人”,结果被送到“五七”干校进行再教育。在冬天寒风刺骨的清晨,陈晓光裹着老羊皮袄,举着鞭,缩着脖子,赶着吱吱扭扭的送粪车,每天往返在京郊立水桥。此时的陈晓光心里的抑郁有多深,我们无从探知,但陈晓光的身影却不时出现在著名诗人贺敬之、柯岩夫妇的小屋里。尽管小屋的主人是个“反动学术权威”,但源于对诗歌执著的共性,他们就有了共同的话题。

1978年,陈晓光来到了《歌曲》编辑部工作,他的创作春天也随之来临了。

“在《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写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的。”陈晓光曾明确交代过这首歌的写作背景。1981年的深秋,中央电视台导演邓在军,邀请陈晓光为一部农村题材的专题片写首歌。陈晓光刚好从中国音协和安徽分会联合组织词、曲作家到安徽农村深入生活回来不久,他深为安徽农村举起改革大旗、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所震撼,心里就有一种要说话的欲望。当他看了这部专题片后,仅用了3小时,就写出了歌词。

当年的安徽小岗村穷得一塌糊涂,缺吃少穿,村干部、民兵时常要到火车站、汽车站、重要交叉路口围追堵截蓬头垢面、拖儿带女出门乞讨的村民,为的是不让这些村民给社会主义抹黑。安徽是粮食大省,可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到村民家访贫问苦时,看到的情景却让他震惊。“我们必须改弦更张。”万里在后来召开的会议上坚定地说,“我们要用新的政策、新的办法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此后,在万里的大力支持下,改革的春风开始在安徽农村吹拂,改革的雨露开始滋润安徽农村大地,小岗村也随之变了模样,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才有了陈晓光他们的安徽之行。

施光南“歪打正着”

陈晓光把歌词写好后,交给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施光南看了歌词,被歌词中散发出的激情所鼓舞,仅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谱曲。这首歌的首唱者是空政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杨淑清,1981年中央电视台录制了这首歌。大家都说这首歌词好,旋律也好。施光南谦逊地说;“是晓光的歌词写得好,是唱得好。我作曲么……算是歪打正着吧!”

施光南给陈晓光寄歌谱时附加了一封信,谈了他作曲时的想法和追求:“……为你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时,我给自己提出了两条要求。首先,力求做到雅俗共赏,第二,要力求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风格……”要在创作中找出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节奏和旋律,正如他在信中所说的,在给《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时,施光南把中国民歌、戏曲的韵味和进行曲的节奏融合在一起,使音乐既体现出时代精神,又洋溢着清新的泥土气息。

彭丽媛的春晚演唱

在1981年举行的青歌赛上,山东姑娘彭丽媛第一次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时,还是一个不满20岁的音乐学院学生。彭丽媛不仅嗓音甜美脆亮、质朴醇厚,舞台形象更是端庄大气,她将这首歌唱农村改革的歌曲演绎得大气磅礴。她充满青春活力的深情演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4年春节,彭丽媛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再次高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从此一举成名。《在希望的田野上》便成为其代表作。

多年之后,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依然代表着中国民歌的高度;多年之后,“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着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上了太空;多年之后,彭丽媛代表国家到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多次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不仅使海内外华人欣赏到“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彩多姿,而且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高歌前进的新形象。

2001年结集出版的彭丽媛歌曲专辑《30年珍藏金曲》,就用《在希望的田野上》做标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希望的田野上》与其说是彭丽媛的代表作,不如说是党领导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宣言。

施光南家乡的村歌

1990年,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因患脑溢血倒在钢琴旁。施光南的家乡——浙江金华市源东乡东叶村的村民们听到噩耗后,为他举行了追悼会。第二年4月18日,村里举行了“施光南音乐作品演唱会”,缅怀这位为人民谱曲作歌的家乡人。

2007年重阳节那天,村里组织村民演出,其中一个表演曲目就是扇舞《在希望的田野上》。欢快的旋律、现实中红红火火真实的生活,洋溢在心中的幸福,让大家对施光南的这首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觉得这首歌确实唱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一些村民就向村干部建议,应把《在希望的田野上》定为东叶村的村歌 ,这一提议,立刻得到村里男女老少的一致赞同。此后,这首歌便被确定为东叶村的村歌时常被唱响。

如今,东叶村里已建起施光南休闲广场。一到晚上,七彩灯光照耀着村中平坦的水泥路面和休闲广场,村里的中老年妇女开始随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扭起秧歌,呈现着一派盛世祥和的景象。

今天人们还在意气风发、满怀激情地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支歌,它唱出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和谐的生活、走向未来的心声,唱响了伟大的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飞驰、人民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盛世。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施光南彭丽媛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就是这首歌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青年彭丽媛
马可:衣以载道——彭丽媛的御用服装设计师
丽媛style
深切的怀念 珍贵的记忆
初冬
山乡春来早
姑娘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