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与季羡林的六十载交谊

2013-04-29 00:44杨建民
党史纵览 2013年8期
关键词:胡乔木季羡林老同学

杨建民

胡乔木是我国一位素有“大手笔”之称的领导人。他一生写作了大量政论文章,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由于长期与文字打交道,胡乔木对真正有才华的学者十分尊敬,也非常有兴趣结交,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他们真诚实际的帮助,因此受到许多学者、文人的爱戴。这里,我们试记述胡乔木与文化大家季羡林的六十载交谊。

胡乔木与季羡林结识于1930年共同就学的清华大学,季羡林读的是外语系,胡乔木最初入物理系,后转入历史系。后来季羡林记述:“我们究竟是怎样认识的,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总之我们认识了。”当时的胡乔木积极要求进步,加入了共青团,开始从事秘密革命活动,还担任了北平市团市委委员、宣传部长等职务;季羡林则是认真埋头读书,希望出国。当时,胡乔木希望发展季羡林参与团组织,便在一个晚上,“摸黑”来到季羡林的床头,做说服工作。据季羡林回忆:“我虽然痛恶国民党,但我觉悟低,又怕担风险,所以,尽管他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我这一块顽石愣是不点头。我仿佛看到他的眼睛在黑暗中闪光。最后,听他叹一口气,离开了我的房间。”尽管如此,两人还是结下了友谊。不久,胡乔木从事(季羡林认为是“创办”)一个工友子弟学校的工作,从相熟的同学朋友中约请教员。季羡林受到了约请,愉快地前去“那一座门外嵌着‘清华学堂的高大的楼房内”上课帮忙。此外,有时早晨季羡林会在盥洗室的洗脸盆中,发现一些手抄或油印的革命传单。他和其他同学心里明白这些东西是哪来的、谁散发的,可并没有一个人去向校方告发。应该说,季羡林对胡乔木他们当时的活动,虽不积极参与,可内心是抱有同情和理解的,否则,这些活动是难以“秘密”进行下去的。

过了不多久,胡乔木转入浙江大学学习,同时从事学生运动工作。季羡林则按部就班,读到毕业,在教了一年中学后,他考上清华大学与德国协定交换的研究生,与另一个“乔木”乔冠华一起,赴德国留学,这一去就是整整10年。而此时的胡乔木,早已奔赴延安,全身心地投入革命,并担任了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秘书。季羡林说:“我们完全走了两条路,恍如云天相隔,‘世事两茫茫了。”

季羡林回国以后,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初的一天,季羡林忽然接到一封中南海发出的信函。信的开头,写信人就急切地说:“你还记得当年在清华时的一个叫胡鼎新的同学吗?那就是我,今天的胡乔木。”季羡林当然记得,一下子,当时的岁月浮现在眼前,“一缕怀旧之情蓦地萦上了我的心头”。

胡乔木在信中说,现在形势顿变,国家需要大量研究东方问题、精通东方语言的人才。胡乔木大约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所以他征询季羡林的意见,问他是否同意将南京东方语专、中央大学边政系一部分,以及边疆学院合并到北京大学来。能扩大自己的科研队伍,季羡林当然同意。东方语言学系原本并不大,只有几个教师,那些学院人员合并进来后,“东语系”竟成了北大最大的系,一下子“熙熙攘攘,车马盈门,热闹非凡”。

不久,胡乔木来到季羡林当时居住的翠花胡同看望老同学。一进门,胡乔木张口就说:“东语系马坚教授写的几篇文章:《穆罕默德的宝剑》、《回教徒为什么不吃猪肉》等,毛先生很喜欢。请转告马教授。”十数年未见,以这样的方式打招呼,胡乔木似乎想要营造这样的气氛:他与老同学一点不隔阂,寒暄客套可以完全免去。胡乔木身上也没有一点点内阁官员的架势,也许,这就是他与季羡林能够长期保持友谊的基础。胡乔木还注意用了一个老知识分子容易接受的称谓“毛先生”,而非毛主席。这个词出自共产党干部之口,令季羡林觉着很新鲜,所以留有很深印象。

1951年,中央政府将派出第一个大型的文化代表团赴印度缅甸访问。胡乔木想到了老同学,问季羡林愿不愿意参加。季羡林研究的是印度古代文化,却从没有到过印度,当然希望能亲身感受那里的社会文化气氛。胡乔木满足了老同学的愿望。通过这一次文化交流,季羡林畅游了缅甸和印度,对自己先前研究的内容,有了亲切印证的机会。那里的风土人文,给了季羡林“毕生难忘”的印象。能够实现自己多年的夙愿,他“当然要感谢乔木”。

在之后的岁月里,中国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接连不断。从一些资料中可以知道,胡乔木那些年忙得不可开交。想来,就算他乐意与搞学术的老同学联系,也缺少时间和精神的余裕。季羡林回忆说:“两个‘乔木(指乔冠华、胡乔木)都是我的朋友,现在都当了大官。我本来就不喜欢拜访人,特别是官,不管多熟的朋友,也不例外。”“说句实在话,我这两个朋友,南北二‘乔木都没有官架子。我最讨厌人摆官架子,然而偏偏有人爱摆。这是一种极端的低级趣味的表现。”“但是,乔木却绝不属于这一类的官。他的官越做越大,地位越来越高,被誉为‘党内的才子,‘大手笔,俨然执掌意识形态大权,名满天下。然而他并没有忘掉故人。”有时候,胡乔木会送来一些上好的大米;到北戴河休养时,也不忘给季羡林带一些个头极大的海螃蟹……可有意思的是,尽管季羡林懂得中国传统古训:来而不往,非礼也。可他给胡乔木的,只有自己出版的著述。那些什么吃的,他是一点也没有给这个当官的老同学送过。他后来分析,这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那种传统心理在作怪吧。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的学生有一些活动,使人感觉有些“不稳”。胡乔木想寻得解决办法,便让季羡林儿子转告其父,他想同老同学谈一谈,了解一下真实情况。据季羡林说:“但他(胡乔木)不大敢到北大来,怕同学们对他有什么行动,甚至包围他的汽车……”胡乔木问季羡林愿不愿意到他那里去,因为他知道这一代知识分子是不大愿意主动结交官员的。大事所在,又是老同学约请,季羡林答应了。

因为要进中南海,儿子和孙女也希望跟着去看看。季羡林全家便乘上胡乔木派来的车,一块儿来到胡乔木处。对季羡林的这次来访,胡乔木很在意,他把全家都叫出来作陪。寒暄过后,他才让孩子及家人去别处玩,自己与季羡林“促膝而坐”。一开始,胡乔木就定下调子:“今天我们是老友会面。你眼前不是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而是60年来的老朋友。”既然如此,季羡林也没有顾忌,他将自己对青年学生的看法,一五一十地“和盘道出”,毫不隐晦。后来,季羡林回忆:“我说的要旨其实非常简明: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在上者和年长者唯一正确的态度是理解与爱护、诱导与教育。个别人过激的言行可以置之不理。”他们之间的交谈进行了一上午,基本就是季羡林一个人说。直到最后,胡乔木才表示:他完全同意季羡林的看法;还说要把季羡林的意见带到政治局去。季羡林说了这么一通,还得到胡乔木的首肯,“心里非常痛快”。

会面后,胡乔木留老同学吃饭,全家作陪。季羡林后来感慨,他们家吃得“竟是如此菲薄,与一般人想像的什么山珍海味、燕窝、鱼翅,毫不沾边儿” 。由此,季羡林认为,胡乔木是个什么样的官员,也就看得很清楚了。

但是,虽说是老同学,可知识分子到底有些自己的想法。例如有一次,胡乔木想约季羡林一起去敦煌参观。季羡林是研究与古印度有关学术的专家,参观敦煌,于友谊,于学问,自然最为合适。可季羡林考虑一番后委婉地回绝了。他当然乐于与胡乔木一块去,可想到地方官员对中央大员的过分逢迎招待,“曲尽恭谨之能事”、“扈从如云的盛况”,就感到厌恶,感到腻味,甚至感到不能忍受。既然如此,眼不见为净,还是不随中央大员一起出行的好。

到了晚年,胡乔木的怀旧情绪似乎越来越浓。他曾几次对季羡林说:老朋友见一面少一面了!当时,季羡林有些惊讶,自己的年龄比胡乔木还大一岁,可他还没有这般想法哩。有一次,胡乔木到北大参加一个展览会。结束后,季羡林特意陪他到燕南园去看望清华时期的老同学林庚。到了那里,又谈到同学吴组缃,便打电话去请。结果电话没打通。胡乔木心情“极为怏怏”,他告诉季羡林,在清华时,他与吴组缃曾经共同参加一个秘密革命组织,多年不见了,这次竟也不能如愿。季羡林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心里想:这次不行,下次再见嘛。焉知下次竟没有出现。乔木同组缃终于没能见上一面,就离开了人间。这也可以说是抱恨终天吧。难道当时乔木已经有了什么预感吗”?

一次,胡乔木与妻子谷羽去北大看望季羡林。因前不久,胡乔木送给季羡林自己的诗集和文集,并在上面题了签。一见面,季羡林便向胡乔木表示了感谢。这时,胡乔木用缓慢而低沉的声调,赞扬了季羡林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成就,“用了几个比较夸张的词儿”。季羡林是那种不禁夸赞的人,他一下子“惶恐”,甚至“觳觫不安”起来。他回应说:你取得的成就比我大得多而又多呀!听到这话,胡乔木没有多说话,“只是轻微地叹了一口气,慢声细语地说:‘那是另外一码事。我不好再说什么了”。细细体会,胡乔木对于学术研究上的建树,还是很看重的,而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则认为“那是另外一码事”。

这次之后,胡乔木就再没有机会去看望老同学了。20世纪90年代初,季羡林忽然听说,胡乔木身患不治之症。几十年的交情,使得季羡林非常想破一次例,主动到胡乔木家去看望。可大约胡乔木早有所料,他已经先行告诉了季羡林的儿子,无论如何也不让季羡林去看望他。季羡林只好听从老同学的安排。但是,他心里却无时不惦念着老同学,“60年的老友,世上没有几个了”。

到了1992年八九月间,胡乔木大约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不佳,便让夫人告诉季羡林的儿子,请季羡林去医院看他。季羡林很清楚,不到最后,胡乔木是不愿意麻烦他人的。季羡林与儿子一起来到医院,见到了吸着氧气、躺在病床上的胡乔木。看到季羡林,胡乔木有些激动,他抓着季羡林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时,胡乔木的神态还是安详的,神智也仍然清明,没有什么痛苦表情,说话还是慢声慢气。他想起了在《人物》杂志上读到的季羡林文章《留德十年》,还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季羡林百感交集。他说,全书出版后,一定送胡乔木一册。这次探望之后不久,胡乔木便逝世了。再往后,季羡林《留德十年》全书出版。他感到,按照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做法,是应当将此书拿到逝者的坟前焚烧一本,算是送给老友的在天之灵。可是,胡乔木的骨灰都已撒在了自己曾经革命的地方。季羡林只好在纪念文章中说:“对我这后死者来说,却是极难排遣的。我面对这一本小书,泪眼模糊,魂断神销。”

胡乔木逝世一年后,季羡林写了一篇《怀念乔木》的纪念文章。文章中,他对自己的待人方式,有所反思:“我同乔木相交60年。在他生前,对他我是有意回避,绝少主动同他接近。这是我生性使然,无法改变。”可是,胡乔木逝世后,他却更多地想起这位朋友。用他的话说:“我像老牛反刍一样,回味我们60年交往的过程,顿生知己之感。”他觉得,这是他先前很少感觉到的。由此他认为:“乔木是了解我的。”这是于私;于公,“平心而论,乔木虽然表面上很严肃,不苟言笑,他实则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感情异常丰富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于社会上对胡乔木的一些看法,作为老友,似乎有站出来辩解的需要:“在他生前,大陆和香港都有一些人把他封为‘左王,另外一位同志同他并列,称为‘左后。我觉得,乔木是冤枉的。他哪里是那种有意害人的人呢?”

写这篇文章时,季羡林也已届耄耋高龄,所以,“怀念与悲思在心中的积淀也就越来越深厚,厚到令人难以承担的程度”。对于老友胡乔木逝世,“无疑又在我心灵中增加了一份极为沉重的负担”。

从胡乔木与季羡林的交往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人的职位、职业,可以不同,甚至可以有极大差异,可是,在最基本的人的层面上,并不影响人们之间心灵的交往,不影响长久的友谊。胡乔木与季羡林的交往可为见证。(题图为晚年的季羡林)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胡乔木季羡林老同学
我的书斋
听雨
姜 末
老夫老妻老同学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咪咪(节选)
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