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中的实践

2013-04-29 12:02:33甘琳
广西教育·D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美和再别康桥工作坊

甘琳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上册包括诗歌、散文、演讲稿、文言文等单元,在内容方面与初中语文知识的衔接更注重质的提升,学生也明显感觉到课文的难度和长度与初中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诗歌这个单元,除了欣赏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应从单一的朗读教学上升为读写结合教学。比如,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教师对诗歌的内容可以不做详细的讲解,而侧重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绘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当然,这个引导过程需要分析诗歌的内容,但更应注重学生个体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对诗歌画面的联想和想象。当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诗歌时,可要求学生以“写”的形式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样做既增加了课堂的构成元素,方便学生交流,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读写结合中的“写”,可以是仿写。如诗歌《再别康桥》结构清晰,诗句中音节的韵律和节奏较为明显,尤其是“悄悄”“轻轻”等叠词的运用凸显了诗歌的建筑美和音乐美。学生通过仿写能进一步加深印象和感受。“写”还可以是扩写。做法是让学生挑选全诗中的一节诗歌,把诗歌中所体现的画面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展开,在合理的范围内丰富文本的内容。

在文言文单元教学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因为高中文言文篇目增多,篇幅增长,大部分篇目故事性较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结合故事情节开展教学;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增繁增难,尤其是文言文翻译,初中没有严格的直译要求,而高中对文言文翻译有着严格的直译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

比如,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首先安排半节课让学生预习,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方案,在预习环节提醒学生注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在阅读时进行圈点批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在文意串讲时,对语言知识点相对集中的语句进行重点讲解。做法是:提问学生口译句子,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讲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翻译写下来,教师把学生中有代表性的翻译范例拿出来作点评,全班同学边听边对照自己的翻译,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最后,分析讲解完文章后,要求学生整体翻译文本。翻译的文本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重点段落,即语言点相对集中的段落。这样一来,课堂内外都注重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尤其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高一阶段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若本阶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系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在接下来的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中都会有所裨益,而读写结合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工作坊坊主:黄蔚玲 工作坊成员:莫华昌、杨伟勇、宾旭升、覃明兰、江壮生、武月荣、莫北金、区达贵、黄丽霞、石林静、甘 琳等)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美和再别康桥工作坊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文学与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18:24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0
论“掩耳盗铃”紫砂壶的创意美和文化意义
Teacher dedicates herself to educating kids in mountainous town 90后“孩子王”用美和青春谱写出大山的回音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近代史学刊(2017年2期)2017-06-06 02:26:04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23:44:20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6
美和温暖
安徽文学(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