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材编者,都以深邃的眼光,采撷了众彩纷呈的诗歌作品,那么多的经典之作,不仅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同时,也是我们培养语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诗歌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点滴做法。
一.吟诵朗读,拨动情感之弦,初探语感
曾国藩在《谕纪泽》中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实践也证明,诵读不仅能促使对诗词的感悟与理解,从而拨动情感之弦,还能够促使良好语感的培养。
我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先通过范读,尽量读的时候达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于是学生借助听觉冲击,进入文章意境,甚至产生跃跃欲试的朗诵渴望。这时就可趁机指导学生朗读,在指导朗读中要抓音韵的平仄、节奏、停顿、重音、韵脚等。学生体会到的将不仅是诗词的意蕴,而且还能深切地体会到作品的情感使自己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良好的语感自然在无形中得以培养。
二.揣摩推敲,感悟用词之妙,体悟语感
诗歌语言凝练,一字一句包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含义。教学时应该把这些精美的语言瑰宝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高超本领。
在教学《归园田居》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景色之美,让学生揣摩推敲“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暧暧”和“依依”两字能否对调。经过多番讨论比较,学生终于明白因为“暧暧”是写远处村庄的总体轮廓,这是不可能看得清楚的,只能是模糊的,而且建筑物在作者的主观感受上,它是静止的;而“依依”写的是炊烟,“炊烟”一是在高处,二是它是飘动的,比村庄的可见度大,因此用“依依”表示尽管炊烟在远处,但仍依稀可辩,而且有微风吹拂下袅袅上升显得很轻柔。总之,“暧暧”着眼于“模糊”,“静止”,“依依”着眼于“可见”,“漂动”“柔美”。两者都不可互换。为了进一步理解“依依”一词的精妙,我又让学生联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小雅·采薇》)中的“依依”一词,类比两处用词之精确,并布置形成文字表述。在这样的“一换”“一比”“一调”的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程度自然能得以提高了。
三.联想想象,神游诗歌之境,深化语感
古诗词为达到凝神精练,往往会省略一些可省可无的词语,造成诗句上的跳跃或戛然而止,留下空白,而这些跳跃,空白之处往往是诗意所在,诗味所在,读者需借助想象和联想方能完成对诗句的解读。
我教学《归园田居》时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陶渊明田园生活的画面美、诗意美,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勾勒出诗中意象的轮廓,接着试着将黑白画,涂染上颜色,这时文字就变成了绿浓红肥,明暗错落,绚丽与素淡交映成趣,一派和平宁静的形象画面。然后抽取其中比较易于展开想象的词,如“荫”“罗”,请学生进行更细致的想象的描述,从而认识到两个静态动词所传达出的无生命之物的绵绵情意。通过这样训练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自然能神游于绿树成阴、柳暗花明、恬静朴素、清新喜人的意境之中,学生敏锐地从文字符号中感知形象的语感能力自然形成了。
四.积累诗词,春风化雨之巧,内化语感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培根也说“读诗使人灵秀”,而积累大量的古诗词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变得灵秀,对诗歌的语感自得到的内化。在每节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讲解诗,坚持下来,学生对诗词的感觉自然有了,再也不会看到诗词就如临大敌。
而学生上台讲解有时毕竟还是停留于表层意思,对于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诗句,我会引导学生内化为生活中的语感。如有学生在讲解杜甫的《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在锦官城”的诗句时,恰逢当天正下雨,于是我引导学生看窗外经雨水漫洒,鲜花含苞欲放,花瓣水灵晶莹,花色鲜艳欲滴的景象。学生自能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红湿”意境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体验,直接渗入潜意识中,以后学生稍有近似情境的诱发,便会瞬间唤起巧妙串联,浑然一体。继而我进一步布置学生课下搜集一些古诗词中有关写“花”的诗句。这样学生的体验、认识丰富了,学生在写作中自会有意无意引用或化用诗句,“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能把这些精美的诗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
杨俊洪,教师,现居湖北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