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坤
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倍受关注。所谓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新课程理念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生成性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是前提
备课不单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单要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还要对教材作深入的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只有对教材、学生以及相关知识有了充分的把握,老师才能对课堂上的“节外生枝”问题应对自如。特别是在农村,学生对许多知识都很匮乏,他们独立搜索新知识的能力很差,大部分的知识只能在课堂上获得,因此,上课时不懂的自然就多,问题也就多。如果教师不充分把握住教材、学生以及相关的知识,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该灵活机动,富有弹性,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为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预设不该是静止的,应该富于灵动性,才能成为源头活水。应采用“树木枝节”式预设问题,处处设防,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加以推测,在课堂中准确洞察、敏锐捕捉从学生动态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信息,相机而动,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二、善于捕捉学生的灵感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是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他们的认知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课堂上,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篇课文,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可学生无动于衷,即使教师再三启发,举手者也寥寥无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出在教师身上,教师忽略了对语言文字的话语情景的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学,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感受,师生合作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只要学生喜欢,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一课时,本来就很乏味的课文,让学生去学什么是克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这些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根本接触不了,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于是我上课时先放幻灯片,让学生见识一下世界上先进的克隆技术成果,然后让学生阅读文本,结合收集的资料明白什么是克隆。明白之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克隆一个我自己,让他替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本来我打算这节课就让学生弄明白什么是克隆就行了,没想到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呢?也许课堂会活跃起来。我就说:“这个想法不错,但同学们想一想,克隆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顿时班内骚动起来,有的翻书,有的找资料,有的小声讨论,很多同学主动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产生了分歧,进行了辩论,最后得出了结论:人是不能克隆的,因为克隆人将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他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克隆,还明白了什么能克隆,什么不能克隆。本来枯燥的知识,一下子使课堂变得热闹起来。接着又有学生问:“克隆能不能一次成功?克隆一个动物需要多长时间?……”这节课我也明白了,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是触手可及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就能使课堂活跃起来。
三、关注学生的创意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首先是一种思考过程,而不是一种思考结果。课堂上学生积极地思考,能使其产生丰富的想象,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哪怕学生的想法非常幼稚,只要不违背基本的道德原则,我们都要加倍呵护,鼓励学生去探索,去证实。
有位教师上《丑小鸭》一课,在学习即将结束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假如丑小鸭没有变成白天鹅,它的命运又将会怎样呢?会默默地死去,还是会坚强地活下来?”其实这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所提出的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时,教师抓住契机,指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表见解,阐述理由,进行交流。这种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感悟,不仅使学生对这个童话的理解达到更高的水平,而且使作品的人文性得到深化,这是语文特有的学习现象,值得我们为此而骄傲。
总之,语文是一门通过语言文字模式的具体人物和事件、教会学生做人的学科,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生命的美好和尊严,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生命的意义。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有可能创设情景,让学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滋生博爱之心,对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产生敬意……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岗埠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