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金芳
初次教学:
(复习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师:经过这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
生:一条。
操作活动:(1)从这点到已知直线的线段,能画多少条?(2)量一量你画的这些线段,有什么发现?
生1:从这点到已知直线的线段能画无数条。
生2:我发现越往两边画的线段越长,越往中间画的线段越短。
生3:垂直时画的线段最短。
师:像这样从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它是所有线段中长度最短的。
……
初次教学后,我发现教材本身编排的结构性不强,再加上自己没有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开发,导致学生对“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结论性陈述还是模糊不清,在练习画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出现很多操作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我尝试改变原先教材提供的素材,重新补充北师大版课外链接中“过河”的实验活动,并采用“活动激趣——实验发现——概括结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体会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生活价值。
调整后教学:
一、生活再现,唤醒经验
(先复习两点之间的距离的知识,然后出示过河情境图,如下)
师:用直线AB表示这条小河,用点O表示男孩所在的位置,怎样过河最近?
生1:直着过去比较近。
生2:从这边一点直接到对面那一点最近。
二、实验操作,感悟特征
1.实验求证
实验要求(如右图):(1)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在直线上任意移动,什么时候线的长度最短?(2)量一量此时线和直线之间的夹角,你有什么发现?
2.动手实验
生1:线在两侧时长度较长,移动到中间时长度较短。
生2:线在两侧时,与直线的夹角都是锐角;移动到中间时,夹角变成直角。
生3:当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是90度时,线的长度最短。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线的长短与什么有关?
生4:线的长短与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有关,角度越小,线就越长;角度越大,线就越短。角度是90度时,用的线长度最短。
师:像这样的一条线,我们称它为垂直线段。也就是说,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3.概念揭示
师: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如果你要过河,你会选择怎样的路线?
三、拓展应用,解释现象
师:看来,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有非常大的作用。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也需要用到这个知识?
……
反思感悟: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感触。
1.勿用成人视角代替儿童的视野,应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
第一次教学,由于照搬教材中的例题,亦步亦趋地根据教材编排的流程展开教学,学生看似在操作,实则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行走,没有自主参与的热情,知识的获得是被动的。这是因为我用自己的视角代替了学生的视野,最后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调整后的教学,我用“过河”的实验活动突破“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难点,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积累和所获得的数学感受是有差异的,在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中,最终揭示“点到直线距离”的本质特征。
2.妙用鲜活的实验活动,彰显课程无穷的魅力
我大胆利用北师大版课外链接中“过河”的实验,避免了枯燥的、机械式的模仿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真实自然地经历发现的过程,并充分展示学生在实验中的思考历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真正价值。正如马克思·范梅南所说:“当我们发现学生困惑时,当我们发现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时,我们不能只是想到这可能是儿童的问题,我们更应该想到这可能是课程本身的问题,应该对此十分敏感并将这些倾向与学生的课程连接起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敏锐地发现课堂中学生的困惑或疑难之处,站在学生的视角重新审视教材,科学而大胆地分析教材,使它更符合儿童学习的需求,从而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