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86-01
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长期的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所以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比赛、活动,一方面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之持之以恒;另一方面在于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成果,使他们的阅读成果有展示的舞台。所以,我在班中不定期的举行各类活动。
一、读物推荐活动,活动中引导学生采取自己擅长的方式,比如讲故事,组合演课本剧等大力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达到吸引其他同学,形成争相阅读的场面。
教师也可以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向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书籍。如五年级下册上完了有关童年的单元,我就向学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高尔基的《童年》等,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储备知识比较丰富,课内外的融会贯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阅读汇报活动,活动中引导学生展示阅读记录卡及自己制作的读书名言书签、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擅长绘画的同学可选择画连环画,爱表演的同学可选择演课本剧。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如学完英雄人物单元后,我在班中开展“我心目中的英雄”演讲比赛,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事迹,班中一时掀起了“向英雄人物学习”的热潮。
三、我们还举行朗诵、故事会、表演、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及时给予评价,评出几名优胜者,给予小小的奖励。这不但使学生在准备的同时,扩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外阅读的劲头更足了。
四、亲子共读,其乐融融。
有不少同学在刚进入一年级时,就能讲很多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我认为这就是家庭里对阅读的启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家庭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能为孩子购置比较充足的各种儿童读物。现在的家长也比较重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自身的文化程度也比较高。但不能否认的是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分析判断能力也较差,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读物,并和子女一起阅读,共同探讨,这无疑把孩子带进了一个崭新的课外世界。
我在家长会上,把亲子共读的益处与家长交流,呼吁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浓浓的读书氛围,同时了解与掌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适当给部分家长在阅读中遇到的情况与困难稍作指导,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制定读书安排表,并按计划切实有效地进行亲子共读,每学期末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读书总结,总结一学期来的收获。
五、每学期还进行读书明星的评选,对在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表彰,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
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就是要教孩子爱读书。所谓爱读书,就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书是美的。要把读书作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班的刘某某,非常爱读书,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写作水平在班里也是独占鳌头,每次写作,他的文章都会被当做范文在班里传阅。但是他一点也不骄傲,经常耐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我想正是因为他如此爱读书才造就了如此儒雅的气质和性格。
其次,要教孩子会读书。而刘某某平时课堂中精彩的发言,作文中优美的词汇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点。
最后指导他们读好书。这里面,就是说,读书要有选择。作为老师有责任给孩子选择那些有品位的,值得孩子们去阅读的,对孩子的一生有帮助的这样的一些书籍。为此我经常会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推荐一些好书。刘某某的父母会主动与我交流给孩子买些什么书最适合。有的时候利用阅读课,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他还有其他小伙伴也会一起读书,享受书籍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正是因为这个孩子如此爱读书,如此会读书,所以每学期都被评为读书明星。
崔某某同学,是个爱读书的女孩,读书是她最大的乐趣。上三年级了,她读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厚,也越读越带劲、越读越有味儿了,读书成了她的最大乐趣。在班级里下课的时候爱看书;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看书;夜里睡觉时,坐到被窝里,也看书,妈妈怕她的视力下降,有时控制她的读书时间,她甚至把书偷偷地带到洗手间里。她像一只勤劳、快乐的小蜜蜂,尽情地在书的花丛中酿蜜,从《西游记》、《三国演义》到《雾都孤儿》、《双城记》,从《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丛书》、《中国儿童文学精品文丛》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她贪婪地吮吸着书的乳汁。书是她的良师益友,读书真是其乐无穷、妙不可言。学习累了,翻几页《世界未解之谜》,那一个个充满悬念、光怪陆离的奇异现象,会使困意顿消、疲劳全无;学习中碰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读上几段《绿野仙踪》,美丽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凭借自己的非凡智慧和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重返家乡的故事,让她信心倍增、精神振奋。 读书使她变得更加聪明,思维缜密,上课发言条理清晰,表达流畅,作文里好词佳句犹如泉涌,书籍伴她成长,使她越来越优秀。
因为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所以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后,要及时给予评价。如果发现好的典型,就及时组织交流,扩大影响。对学生的表扬我一点不吝啬,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享受这种成功的体验,营造“以爱读书多读书为荣”的氛围,激励学生爱读多读,养成良好的读书风气。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补充,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扩展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渴望广泛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因此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也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并指导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改观语文教学的现状。让阅读成为一种習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让书香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透出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