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活动·创新

2013-04-29 00:44:03王崇宝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突破创新班主任

王崇宝

〔关键词〕班主任;突破;研究;创新

班主任是一个多面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内涵,但却不是班主任的惟一工作,如何使班主任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这是诸多班主任希望解决的问题。经过实践探索,笔者发现可以从研究、活动、创新三个维度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

一、研究维度

研究维度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研究的心态对待,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学生成长特点为依据,认真研究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惑,分析困惑的深层原因,寻找心理困惑的解决之道。需要指明的是,这一维度不需要进行完全科研范式的心理学研究,更多地需要进行反思、审视、叙事,是在叙事的思维中,把握学生形形色色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

以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为研究样板。教学案例能大大缩小教学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因而经常被班主任使用。笔者刚引入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还是稍有收获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却发现,如果使用的案例正好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案例的原型是谁,说到这个案例的时候其他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看向这个案例的“原型”,即使案例主人公的姓名已经作了处理。案例的原型往往会低下头,显得不好意思。经过一系列的调查、访谈,笔者决定全面改变这种对号入座的误区,既要用好案例,又要最大限度消除案例本身对案例原型的消极影响。后来,使用案例时,笔者都会进行深加工,尽量避免对号入座现象的发生。班主任不仅要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正如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所说,用学生的大脑去想,用学生的眼光去看,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需要去思考,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正是这种研究心态,让课堂避免了对号入座现象的出现。

总之,研究维度首先是一种心态,班主任要真“研究”,不能只是一种说辞。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研究的途径很多,可以进行家访,可以进行问卷调查,每一种途径的实施都是对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和教育契机把握的考验,要求班主任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有了深入的研究做基础,班主任可以对症下药,进而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

二、活动维度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生活在心育的氛围中,创造学生心理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也是班主任需要做的。

除了配合学校安排的每周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团体及个体心理咨询活动,笔者还尝试了“一讲座、一信箱、两报”等途径。

一讲座——这一做法从专家的角度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人不可能是万能的,有些心理困惑教师可能也无法解决。此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专业优势是班主任无法替代的。我班有不少家长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由于笔者年轻,家长不大认可笔者的劝说。因此,笔者开了一次特殊的家长会,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全班家长和学生进行了一次“这样的爱要不得”的心理辅导讲座。事实证明,笔者的这个做法是有效的,溺爱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班级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明显减少了。

一信箱——悄悄话信箱,这个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倾诉心声和困惑的渠道。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些话学生是不便于直接向教师倾诉的,信件却可以比较间接地起到交流作用。笔者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匿名或者具名写信,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然后把信放到我们班的信箱内,在笔者进行针对性地回复后,再放到悄悄话信箱内。

两报——学生在办黑板报、手抄报时设置“阳光少年”等专栏。心理健康小常识、小笑话是我们班的黑板报和手抄报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笔者有意为之的方法,希望这一方式能够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以最近班级办的一期关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板报为例,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关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常识之外,学生们还自主地添加了保证良好心态、不要恐慌等语句,这就是笔者无心插柳的结果吧。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寄希望于一次活动,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想法。班主任为学生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是甜品——追求质的提高,而不是量的集中,避免班主任累、学生落入“活动后什么都没有体验到”的结果;可以是冷饮——让学生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每一个细胞都得到刺激。这些都需要班主任把握活动的度,切忌扎堆,否则过犹不及。

三、创新维度

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想取得特殊效果,就需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这也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一个路径。

面向群体的心理辅导不一定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成长,而照顾了学生个体差异,却又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共同进步。为此,笔者尝试了心理健康常识活页。

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笔者有针对地选择心理健康自助常识,以活页的形式不定期下发给学生。虽然笔者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背景,对心理健康知识和常识性的自助方法还算了解,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时,仍然小心翼翼。只有接近真相的观察和调查,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呵护。

最近,班级中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去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班级中自卑情况不一而足,有些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自卑,有些学生因为身高自卑。为此,笔者以“自我强大八法”为主题,准备本次心理自助常识活页。搜集的知识包括改变形象法、语言暗示法、预演胜利法、发挥长处法、储蓄成功法、洗刷阴影法、比较法以及降低追求法,从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与学生进行知识的共享。

需要强调的是,创新维度并不是必须为之的,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不可取的。创新意味着改变,但是当班主任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而别的班主任不能坚持的时候,这份坚守也是一种创新。另外,班主任的创新未必能立刻迎来理想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鲜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研究维度、活动维度和创新维度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研究会更好地推动活动开展,只有研究才有可能获得创新成果,只有研究才可以换来活动的真切效果;反思活动的细节并加以改进则是创新的一个必然过程,只有扎实改进,创新的因子才可能被激发;创新型的活动则是研究的必然结果,有了研究的积淀,活动成效水到渠成。即使班主任无法立即看到活动的效果,但是学生可以真实体验到心理关注。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说过,教师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出其不意,为他设想后果。当班主任从研究、活动和创新三个维度着手,为学生的成长设想时,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突破也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了。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编号:2010JG18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职硕士,烟台,2640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王晶晶

猜你喜欢
突破创新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