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昶
去儿子班听了一节语文课——《放飞蜻蜓》。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使得陶行知先生的形象高大、丰满起来。陶行知先生不愧是一代教育大家,遇到问题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在他润物细无声的教导下,孩子们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给放了。
语文课注重的是文章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但从一个科学老师的视角出发,我觉得文中两处地方值得商榷——
其一,文中多次提到了“蜻蜓的尾巴”,如“尾巴一撅一撅的”,“尾巴是一節一节的,又细又长”,“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等等。
蜻蜓有尾巴吗?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动物的尾巴定义为: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主要作用是辅助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等。我们知道,蜻蜓是地道的昆虫。昆虫的成虫身体分为头、胸、腹等3个基本的部分,没有尾巴。它的腹部末端只有肛附器,类似钩状物,只在繁殖交配的时候起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及书中“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这句话,可以推断出,陶先生误将蜻蜓的腹部当作它的尾巴了。
蜻蜓的生殖器官生长在腹部末端,第九腹节的腹面。在交配前,雄虫会将精子从生殖孔转送到位于第二及第三腹节腹面上第二组性器官中,并将精子储存在那里。看来蜻蜓转送精子这一动作让我们的陶先生误将蜻蜓的腹部末端当作尾巴,以为它是在“咬尾巴”了。
学习《放飞蜻蜓》一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进而激发起他们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因此文章不妨采用更科学的表述,称蜻蜓所谓的“尾巴”为:蜻蜓的腹部末端。
其二,文中陶先生问道:“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随后他又自己回答道:“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蜻蜓是昆虫界的飞行高手,飞行时又稳又快。因为蜻蜓的每片翅膀末端的前缘,都有一颗方形的“痣”——漂亮的角质加厚部分,生物学上叫“翅痣”或“翼眼”,这就是蜻蜓用来克服飞行时产生“颤振”的装置。生物学家曾把蜻蜓请到实验室,把它们的翅痣去掉。他们发现蜻蜓还是能飞,不过飞起来摇摇晃晃的,像喝醉了酒一样。这证明,翅痣不仅能帮助蜻蜓保持平衡,而且还能加快蜻蜓的飞行速度。
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帮助蜻蜓保持平衡的是翅痣,而不是所谓的“尾巴”。
通过语文课上《放飞蜻蜓》的学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错误的知识前概念,那么在科学课上我怎样帮助学生“拨乱反正”呢?
首先,画蜻蜓,了解身体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标本或图片,并画出它的身体结构,记录下每个小特点和线条。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蜻蜓的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一对小而不明显的触角、复眼突出、有咀嚼式口器;在胸节上,长有三对分节的足,接近头部,上有钩刺,以便于捕食,胸部还长着两对等长的窄而透明的翅,脉序网状,翅前缘近翅顶处长有翅痣;腹部细长有环节,末端有肛附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亲自观察,才能掌握蜻蜓正确的结构。
其次,查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蜻蜓点水”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蜻蜓要咬自己的腹部末端呢?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进一步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
然后,做模型,明白飞行真相。
让学生安装飞翼式弹射模型滑翔机,并指导学生让飞机飞起来。飞翼式就是没有水平尾翼的飞机。在制作玩耍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没有尾翼,飞机也会飞。机翼产生升力克服重力、由调整片来保持平衡和安全。这时的机翼好比蜻蜓的翅膀,调整片就像是蜻蜓翅膀上的翅痣。科学家就是在发现蜻蜓翅痣的这个秘密以后,把它借用到飞机上,在飞机两翼末端的前缘,制成翅痣样的平衡棒,来保持飞机在飞行中的平衡。
最后,读故事,尝试科学探究。古今中外,科学真理不都是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被发现的吗?
例如锯子的发明: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他上山砍树时,手被一种野草叶子上的小细齿划破。走着走着,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它的牙齿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很容易锯断木头吗?鲁班先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发现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他又请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这就是最早的锯子。
我不仅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科学书籍,还希望他们能尝试着进行科学探索:敢于质疑,大胆猜测,小心求证,也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善于破旧立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而不是墨守成规,人云亦云。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