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3-04-29 08:11:27郑友训吴迪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专业学校文化

郑友训 吴迪

我国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人才培养主要依靠的是教育,而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又是教师,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势在必行。学校文化是学校中最值得品味的内容。学校文化是学校活力的体现,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是和谐学校的保障[1]。在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学校文化管理的作用日渐明显,学校文化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教师专业发展也离不开学校文化管理的大环境,需要根据社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校文化管理,这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建设影响深远。

一、学校文化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校文化管理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来培养共同情感、共同价值,从而形成学校自身的文化管理理念。学校文化管理包括物质文化管理、制度文化管理、精神文化管理[2]。学校文化管理通过文化建设和营造,以确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核心,规范师生的行为习惯,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从而达到管理目的。同时学校文化管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1.物质文化管理让教师安心工作

简单地说,物质文化就是学校环境,包括整个校园。学校的环境由整齐卫生的校舍、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操场、种类丰富的图书馆、先进实用的计算机室、乐器完备的音乐教室、器械充足的舞蹈教室等等组成。可以说,物质文化管理是学校文化管理的保障和前提,让学校的环境布局富有人文气息和整个学校的文化相互辉映,全方位地营造出充满文化氛围的物质文化[3]。物质文化管理就需要从多角度考虑教师的工作性质,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不仅仅是摆设,而是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情意的外在推动力。优美的学校自然环境可以减少教师的“窒息感”和压迫感,当教师置身于美丽如画、富有品位的学校环境中时,自然而然地会消除紧张感,压力得到缓解,使教师心情愉悦,心平气和地工作和学习。

2.制度文化管理促进教师成长和成熟

制度文化管理是学校文化管理的保障,科学的制度政策促进校长、教师、学生和谐相处与发展。制度文化管理不仅要反映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还要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成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首先,人本管理使教师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人文精神是打造和谐制度文化管理的思想基础。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促进学校文化的权威性和规范性,而且强调人的观念和情绪在管理中的运用,要求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依靠人、激励人,为了人的需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性化的制度管理为引导,彰显文化的感染力,建立教师内部合作、友爱、奋进的文化心理环境,以及协调融洽的人群氛围,自动地调节教师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氛围的心理认同,凝聚其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自动自觉地工作[4]。人本管理中学校文化管理不再强调硬性制度的约束作用,使规章制度更适合人性的需求。学校组织中实施文化管理,必须遵循和坚持教师优先的原则,重视教师自身主体价值的实现,进而努力完成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自身的发展。

其次,自我管理促进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度管理如果是被动管理,教师只是被动服从,只关注教师教育的行为和发展的结果,就会导致教师情绪上的反感,工作上消极滞后,这样制度文化管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自我管理是制度文化管理的“润滑剂”,这意味着打破传统的制度管理的部门分界线,实现职能的重新组合,让每个教师参与到制度管理中来,使每个教师都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而不用事事都要请示[5]。在自我管理工作中,文化管理从培养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入手,使教师从内心深处认可学校的制度文化,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学校的制度文化相符合。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使之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自我管理是一种制度文化管理的完善,不断推动教师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6]。因此,形成这样的制度文化管理,教师发展见效快,显著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学校制度管理实现高效、和谐。

最后,弹性管理使教师发展具有驱动性和持久性。弹性管理就是指学校制度文化管理具有弹性,其最大的特点是人人权利平等、管理民主,适应变化的时代特征和世界,使自己永葆发展优势,常立不败之地。弹性管理强调实行战略管理、危机管理,学校文化管理强调变化的理念,使自己管理行为具有前瞻性,可以预见变化,适应变化。这样的制度文化管理是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充满人文温情和尊重个体的特点,使教师产生信赖,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让教师自觉自愿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奉献给学校,实现知识共享[7]。软硬结合、刚柔并济的弹性管理,使教师在心情舒畅、自由民主、尊重个性的学校文化管理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工作、学习和成长,这种发展的时效性不是短暂的,它具有驱动性和持久性。同时,弹性管理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教师全面发展的源泉。

3.行为文化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行为文化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校风管理、学风管理等。行为文化管理就是将学校、老师、学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促进教师加入到学校文化管理的活动中。通过行为文化管理,让教师可以成为真正的学校管理主体。学风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学术文化,它体现着学校的学术水平,从中也可以看出教师的学术能力。在行为管理中,通过校风管理和学风管理,加强学校的学术文化、科技文化的建设,让教师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使教师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文化,不断钻研和探索,用成熟、先进的学术观点,严谨、科学的教学思想在行为文化管理中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不仅是学生受益匪浅,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专业素养大幅提高,为日后成为优秀的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4.精神文化管理推进教师专业情意发展

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积淀一些优良文化传统,对本校原有文化的凝结和新文化氛围的融合构建,就会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了具有鲜明时代个性的学校形象和精神文化。学校文化对许多学校来说往往不是成文成型的东西,其中,精神文化是更难把握的概念,它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是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文化管理的意义,它依赖于学校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并积极促进与发展全体员工共同精神追求的管理模式。简单地说,精神文化管理就是不断提升学校员工的精神追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共同价值观的过程。教师的价值观可能是多元的,要追求价值观的趋同,需要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便来自精神文化管理[7]。精神文化管理关注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注重开发教师的价值和精神文化层面对教师行为的调节作用,所以,通过精神文化管理可以发展与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道德境界,进一步推进了教师专业情意发展。

二、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管理策略

学校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损失一些精华部分,同时又会受到潮流的影响,带有一些不良倾向,影响到本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学校文化管理就是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和谐学校文化的形成,而好的学校文化管理反过来能有效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

1.建设现代化的校园环境,形成和谐校园

现代化的校园环境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教师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这种直观的物质文化包含了设计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相当的持久性。它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风格、教学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大小园林、草坪、花坛、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学校应注意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经济实用,因地、因时制宜,寓思想和学校文化管理于环境建设中。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建设,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作用,另一方面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和完善的现代化校园设施将会对在教师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发展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教师教有其所,乐在其中[8]。

2.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给予教师更多的话语权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必须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学校应将自身的核心价值理念,学校的特色文化以各种形式向教师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之成为教师的主流意识和精神支柱。在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和共同价值观,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9]。学校的校报、网站、广播站、公示栏等既是教师获取学校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重要阵地,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这些阵地的作用,向教师介绍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举办教师座谈会、茶话会,让同一学科的老师交流思想和经验,也可以增加不同学科的老师联系交流的机会,让不同的老师相互借鉴,相互提升。通过舆论的氛围让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也让学校文化管理的发展沿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迈进。

3.建立校际间合作机制,增强教师凝聚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同的学校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管理方式,相互参观模仿,最后创新,可以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管理模式。所以,要建立校际间的合作机制,特别是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合作,经过交流对比,寻找差距,促进自身不断发展完善。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开放式的合作,不仅加强了学校教师之间的内部联系,而且突出了外部教师之间关系的积极意义。在合作中竞争,可以增加教师的经历和阅历,促进教师充实自我,勤于学习,为自身专业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奠定基础。进行有计划、系统性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将文化管理参透到校际之间的活动之中,使教师从中受到锻炼和陶冶,提高其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努力提高自己校园的文化品位。使教师在充实的课余生活、丰富的校园文化中,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陶冶自身思想情操,积极投身到教育实践,提高教学的专项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8]。

4.以人为本,突出学校文化管理中的人本主义

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对象[10]。同样的,学校文化管理是以人为理论前提的管理。学校进行文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人的理解,特别是对教师的理解。教师在学校文化管理中有双重角色,相对校长而言,是以管理对象化要素的形象出现的管理对象;而对于学校教育对象(学生)而言,又是以管理者姿态出现的管理主体[11]。在学校文化管理中理解了教师的角色,就明白教师是学校文化管理的主体之一,对学校文化建设起着积极推动或者消极阻碍的作用。学校文化管理中要挖掘制度的人本内涵,体现个性化和制度化相协调,灵活性和规范性相协调,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深入了解教师的困惑和需求,满足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条件,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师的利益。同时,要培育教师进行自主研究和教学,让他们领会自己在学校中的角色、责任和任务,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念。

5.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当今世界是发展变化的世界,学校文化管理离不开时代和社会的影响,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环境也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一流的学校文化管理可以形成社会号召力,提高生源和师资的质量,招收高素质教师来校,吸引高质量人才从教。争取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适时更新教师专业知识,制定合理的教师定期培训制度,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培养研究型教师,通过教师的教育科研,优化教育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教师既是教育者、学习者,又是学校文化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不仅节约学校文化管理的经费,还可以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加强社会亲和力。借此可以发展教师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使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的水平。社会上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种类各异,学校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当学校文化管理引进社会资源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文化管理改革,学校文化管理的思路也会被打开,从而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系统的完善。

综上所述,学校文化管理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对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然而“罗马城”非一夜建成,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而言,如何构建独特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开展一流的学校文化管理来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是需要学校领导机构、教师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通过对教师赋权,实现学校文化管理的变革,促进学校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12]。

参考文献

[1] 江波,朱德全,彭智勇.论学校文化管理.基础教育,2009(7).

[2] 姚灶华.“学校文化”的认识与实践.浙江教育科学,2005(1).

[3] 张埔颢.浅谈学校文化管理.经济管理者,2011(5).

[4] 刘凯.学校文化管理的认识和实践.教学与管理,2009(36).

[5] 王柏林.论基于文化管理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3).

[6] 郭必裕.高校文化管理简论.煤炭高等教育,2007(5).

[7] 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 张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探析.延安大学学报,2005(3).

[9] 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2005(7).

[10] 孙灿成.学校管理学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1] 王爱菊.教师专业化批判——兼论教师幸福.教育发展研究,2008(18).

[12] 李云鹏.理念的跃迁:从“教师管理”到“教师领导”.上海教育科研,2010(5).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专业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谁远谁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