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语文课堂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2013-04-29 07:39:02周林敏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探究课堂教学课堂

周林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55-02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一方面,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体部分,是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方面,课堂教学改革涉及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要改变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同时还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其艰难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攻坚战。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都只能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改革。

去年夏天,本人有幸到山东滨州参加了“少教多学”课题的开题仪式,认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受益匪浅。我们知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施加的思想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和应用才能内化,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摒弃教师一手抓的现象,该放手时就放手,避免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现象,把学生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

当前高中生学习的特点是:时间短、容量大、节奏快,目标性极为明确。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题海中来,为培养“考试机器”。实行“填鸭式”教学,把人当成了考试的机器。做不完的练习、算不完的分数、应付不尽的考试、开不完的质量分析会,成绩排名,还有来自家长、社会的沉得像山一样的种种压力,使得学生精神和体力上都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在这样状态下,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能不厌学吗?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由别人代替,可唯独“学习”二字,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只有学生自己愿学、能学、想学、会学、且“持之以垣地学”,也就是能“自主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亚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效率。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做了如下的探究: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想学。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流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个压抑沉闷的课堂不能指望学生成功地进行自主探索。

二、鼓励质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问,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质量。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性阅读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阅读过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

首先,可以用主题引导,这个主题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可以是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考证,也可以是就某个思想观点进行争论,还可以小到对于某个字、某个词、某个句的研究。其次,可以以问题引起学生探究。这个问题可以是课本中提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导向性问题。此外,还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即在阅读前既不确定主题,也不提出问题,只给出阅读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阅读、去思考、去发现、去提自己的见解。

四、激发想象,培养学生自主延伸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就会使唤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在阅读教材中,有些课文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揣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用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才智来填补这些“空白”,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去挖掘这些“空白”的蕴含。

五、相互交流,使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调适。

教师组织恰当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是小组讨论、同桌讨论,也可同老师讨论。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启發,产生互补作用,加深认知程度。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纠正教师教学中无法对学生一一纠正错误的弊端。通过小集体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和人际间的协作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地交给学生,增强学生自治、自信、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一旦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技能,学生就会学得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教师也就教得轻松。教师要努力做到“该讲的大胆讲,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切实落实教学的针对性,把教学用在刀刃上,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上,真正实现少教多学。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把学习建立在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引导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树立信心,激发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会学……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和发展,特别留意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帮助,切实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课堂公平。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还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思中分析问题,理清问题,在议中解决问题,共同提高。 毋庸置疑,自主学习是实现高中学习目标的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生会“自主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亚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探究课堂教学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