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花
【关键词】思想政治 点拨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93-01
叶圣陶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教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就是适时点拨。教师对学生的“点拨”是一种教学方法与艺术,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在关键处给学生以启发;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发展学生的智能,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复习——导入——讲疑——小结——作业”,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理念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力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堂要注重引导,适时点拨,让学生“动”起来。点拨的一个根本点,就是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关键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通过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中注重点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例如,在讲“实践决定认识”这一知识点时,笔者采用“画家画牛”的典故来导入新课:“古时候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两牛相斗图,甚为得意。他给朝廷的一些官员看,官员们都称赞不已,可是他的画被一位放牛娃看到时,这位放牛娃却哈哈大笑,放牛娃说,两牛相斗时,为了用力击倒对方,尾巴永远是夹着的,绝不会像画上画的牛尾巴一样高高地翘起来。画家听了之后面红耳赤,不敢出声。画家为什么会闹出这样一个笑话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实践决定认识。”这样的导入生动幽默,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产生深入学习的欲望。
二、通过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
点拨有时是概括强调,有时是追问补充,有时是价值引导,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进行点拨,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讲解经济常识“影响消费的因素”时,笔者首先问学生平常穿什么价格的衣服,总结出一点结论虽有差别,但都很普通、价格便宜;其次,又问学生那些明星“大腕”们都穿什么价格的衣服,得出一点认识,就是他们穿的都是些名牌衣服,价格昂贵;接着再问学生二者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学生纷纷回答:“他们收入高,钱多,而我们家收入低,钱少,买不起。”紧接着笔者又追问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收入影响消费,商品的价格也影响消费,由此得出收入与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这样的点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点,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结合生活中的经济活动思考课本的知识点,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通过点拨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
情感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在讲解“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这一重要知识点后,笔者随即给学生出了一道探究题: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假如你经营一个公司,你要怎样做才能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先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自由发言,笔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启发、引导、总结。这样既巩固了这一重要知识点,又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应时刻告诫自己要拼搏和努力,变压力为动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在情感上教育了学生。又如,笔者在上高二《生活与哲学》的探究课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虫子在墙壁上慢慢地往上爬,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但它还是没有放弃,这时旁边的一个人说:“可怜的虫子,它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向就可以上去了。”另外一个人说:“它的精神真让我佩服,做什么事就要像它一样坚持不懈。”随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说得相当好,笔者也说出自己的看法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通过点拨使学生意识到看待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角度和观点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明白了人生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点拨教学变硬性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教师巧施点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创造,因而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