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给每位新生导师发两万元请学生吃饭”。经本刊求证,此消息并不准确。中国人民大学也已作出回应:学校发给每位新生导师1万元作为课程建设费,用于课程准备、资料印刷以及师生交流等。设置“新生研讨课”,强调课外实践和师生交流。尽管这个举措最终会给学生培养质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甚或是对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都未可知,还有待观察,但这一举措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热议。让我们看看各方的观点:
给新生导师发经费是噱头、探索亦或?
话题圆桌
@刘慧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教研究所):笔者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学校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自“关爱新生成长”开始,完成从注重专业发展的传统教育目标,向育人为首的新教育目标的转变。这些改革代表了高教的进步,是时代所需也是社会所盼。引发媒体关注的是“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建设费,因其涉及到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经费的分配原则问题。笔者担心,这种以特例形式发放的课程建设费,会否暗示灵活的教学形式比规范的教学内容更重要?传授社会适应性知识比传授学科知识更受学校重视?1学分的非系统知识性的课程建设费用如此高的话,那些3学分的系统知识课程该给多少课程建设费?有课程建设费的课程与没有课程建设费的课程评价标准是否该有所不同?如果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分配的话,学校的教学经费够用吗?如果特事特办的话,会不会带来教学管理的新问题?
@施 枫(北京工商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生导师” 制借鉴了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导师制的做法,鼓励学生个人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这项教改举措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益尝试。近年来,我们的本科培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师生之间接触的时间大多在课堂上,这对人才培养来说是有欠缺的。特别是本科新生要适应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他们在专业学习、人生规划等方面需要指导,现在很多学校主要靠学生辅导员等学工干部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方面由一些学术功底深厚、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更具优势,这些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看待事物、评价事实、将事实联系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鼓励新生导师把活动搞得更丰富,学校提供一些经费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这些经费也是人才培养成本的一部分。
@蒋广学(北京大学《北大青年研究》主编):讨论问题首先应该建立在对信息真实性加以甄别的基础上。所谓“给导师每人发2万请学生吃饭”的说法以偏概全。这则新闻的传播发展突出反映了提升公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回归到高等教育本身,一所高校的“小动作”就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大反响”,高度关注的背后体现出的是高度期待。对于高校而言,只要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利的举措都应该得到支持和实践;而对于社会而言,给高校更多的探索空间和试错机会,用建设性的意见代替无意义的牢骚,或许是对教改最好的支持。
@张树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宣传部):在教育资源局部、相对充裕的前提下,通过发钱鼓励教师与学生加强交流无可厚非;在现有教师收入构成未名列此项开支的前提下,此举似还应鼓励和提倡。但是,在有条件或没条件发钱的学校,教师均不应以是不是拿到钱而判断要不要加强对学生的课下指导,因为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师之根本,也是职业特征所必须。有钱要传道,没钱照授业,贴钱也解惑,实为教育之幸事。当然,有钱最好。
@高玉峰(北京语言大学教务处):新生导师制对于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不仅限于专业知识的教与学。学生人格、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在一个人成长阶段最需要被培养的素质并没有在进入大学前受到足够重视。学校为导师拨专款用于推进此项工作,表明了对此种做法的肯定与支持,学校将用于学生培养的经费提供给导师支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有必要的,这在教学经费的使用上也是个大胆的创新。与此同时,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管也是需要与之并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