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不规范引发的新闻客观性思考

2013-04-29 05:25董骁
西江月·中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客观性真实性

董骁

【摘 要】新闻所标榜的客观与真实是新闻业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共识,目的在于减少记者主观感情色彩的表达和意见的传递,尽可能的做到呈现原始事实,能够让读者达到身临其境自我感受,自我做出判断和准确的认知。不规范的新闻采编活动,极大的影响公众的新闻阅读与思考。

【关键词】客观性;真实性;新闻采编

2011年11月26日,云南大学的郭建斌教授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对一组有关“独乡”报道评析》,深入细致地分析了11月22日《都市时报》记者对于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一个因情而引发的悲剧的新闻报道《独龙江:婚恋悲喜剧折射村庄巨变》的真实与准确性问题。作为曾经深入独龙江乡10年进行考察调研并因此而写作《边缘的游弋》这本书的专家学者,他对于整个独龙江乡的历史沿革背景和人民生活状态都有着非常明确的体会和认识。可惜的是,这位记者在采访独龙江乡这一事件、采访郭建斌、采访吴飞教授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一系列偏差。这一系列新闻采编活动中的不完善,造成了这样一篇部分失实的文章,进而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独龙乡的整体认识。客观性其实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避免歪曲和错误认知,努力营造和报道事实的全貌。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新闻报道,究竟有多少能够谈得上在采编活动中一丝不苟,认真准确求证和采访?新闻的客观性真的仅仅局限与片面客观与全面客观的问题吗?仅仅指我们的新闻活动不能管中窥豹,认准一叶,不见秋天吗?恐怕新闻采写活动的规范性是摆在片面客观之前的一个问题。

片面客观和全面客观,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新闻报道中经常会体会和接触到,因此而引发的争议和讨论也屡见不鲜。但无论是片面客观还是全面客观,至少都应该说是属于对于事实的一个侧面或多个侧面的准确认识,如果跟随时间的推移每个侧面组合而成全面的客观真实的话,非常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对于新闻客观性所保有的隐忧和担心并没放在新闻采写过程上。记者将众多事件转化为新闻事件的过程,如果不能站在全面和深入的基础之上展开,不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材料并加以正确的组合运用,那么出现偏差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错误的新闻采写基础之上,根本无法谈及片面客观真实的问题,因为它不连片面的客观都赶不上。

在历史上,美国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政治传统影响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布、管理风格,对于“客观性报道”的追求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著名华裔传播学者赵月枝在其与加拿大学者哈克特合著的《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一书中,就将新闻的客观性看作“a god who wont die”,这足矣表明客观性在西方新闻事业产业中的地位。

历史上所发生的客观性报道引发的混乱与这一现实中新闻采写引发的客观性偏差是两个不同角度的问题。前者是在相对宽松和充分竞争状态下对于选择呈现哪些新闻的探索和追求,而后者则是如何提供客观的新闻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后者是我们新闻实践活动中忽视和不受重视的部分。我们国家的新闻业整体水准的提升,有责任感和公信度高的一系列媒体的诞生,少不了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专业素质的老记者的带动和模范作用。记者能够呈现的文本是一个侧面,这背后是采编的过程。文本经不经得起推敲,那么采编肯定就有问题。作为读者,我们往往没有反复推敲的能力和必要,这其实就已经暗藏了新闻业对于采编活动的客观要求。只有呈现不偏差不错误的客观新闻报道,解决新闻采编的的理论性、技术性困难,我们才有机会去探讨该呈现新闻能否在思想上反映社会现实。

目前我们在客观呈现新闻事实的问题上,仍然摆脱不了正面宣传这一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和影响。新闻观点的发布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引导,我们一直看得很重,忽略了人民群众自我选择新闻和认知新闻的能力。事实上,只要这些信息能够呈现出来,不是一家之言,多方言论广泛充足,那么最终的结果都是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近乎完全准确的认知。我们目前对于新闻报道活动不能沦入历史上西方对于“客观性报道”所引发的低俗、捉人眼球的效果的恐惧,远远超出了对采编活动不准确、不规范的恐惧。

在历史上,西方对于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的追求曾经引发“麦卡锡主义”和黄色新闻的泛滥。这成就了赫斯特、麦卡锡等西方传媒届的名人,但也给人们在追求新闻客观性的过程中敲响了警钟。由此而引发的思想领域的恐惧以及对于低俗等吸引眼球报道的追逐。这种盲目追求客观再现、迎合受众口味的追求导致的结果就是谎言和残缺信息引发的恐慌与混乱,同时伴随着道德风尚的败坏,舆论场减少了自净和自我规范的能力。

可在如今中国的新闻报道环境下,我们需要警惕的不仅仅是对于新闻业损失价值判断、引发道德沦丧、无法起到思想引导的这一作用,在这之前必须考虑的是来自于业界对于专业记者采访水准与采访能力的质疑,我们究竟能不能够给读者提供原汁原味的新闻,我们目前对于这一点并没有明显的认知和警惕。倘若将事实加工成为新闻事实的过程都会出差错,那么又何谈对于事实的客观反映呢?此外,我们究竟能不能够提供原汁原味的现场体现,抛弃为了宣传和为了树立标杆式的表达目的?

新闻社会责任的论述中,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经说:“新闻记者是什么?假如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今天你所记录的,明天就将成为历史”。如实客观的反映新闻现实,从实践角度,小到记者的每一次求证,每一次采访,积累资料的行动和尝试,从理论政策角度,大到一个国家传媒业的发展外部环境,对传媒业新闻报道模式的法律规范限制以及行业的道德规范、职业操守评判。客观如实的报道新闻事实,其行为正如同过去史实的记述,我们没有回头重新书写历史的可能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这一切尽可能抛弃个体价值评判的如实记录,留给后人一一评判。离这个目标,我们的每一个新闻从业者,我们的新闻业管理服务者,都有着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的巨大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美)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客观性真实性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客观性与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广告的真实性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