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维维 施丽雅
[摘 要]网络犯罪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引发的社会解组。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致使的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成为网络犯罪的新型场所。完善国内刑事立法,开发保障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强化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实施网络实名制,出台全球层面的网络犯罪公约,构建系统化的网络犯罪防控体系以应对网络犯罪。
[关键词]网络犯罪;网络钓鱼;网络安全意识;国际合作
截至2012年12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络用户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网络犯罪带来的威胁:利用网络实施的诈骗、盗窃、赌博、传销、盗卖个人信息等犯罪行为呈上升之势。2012年,全国公安机关累计破获网络犯罪案件11.8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6万余人。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中国网络犯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2890亿元。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出现,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
一、网络犯罪的趋势
网络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和跨地域性,降低了诈骗、传播淫秽信息等传统犯罪的门槛,增加了侦查取证的难度。网络犯罪“一对多”的侵害方式使侵害后果具有很强的叠加性,[4]致使损害后果较之传统犯罪更加严重。随着网络新技术和应用的出现,网络犯罪出现了以下趋势:
(一)利用社交网络实施的犯罪逐渐增多
SNS的出现,使互联网由虚拟转为真实,网络用户在SNS上留下的个人信息往往是真实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轻易地获得个人隐私信息并利用网络用户对SNS上好友的信任而实施诈骗。此外,犯罪嫌疑人可以利用社交网络中的个人地理位置信息实施抢劫、强奸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
(二)从单纯的炫耀型犯罪转化为牟利型犯罪
到目前为止,网络犯罪已由最初的炫耀网络技术转化为以获取非法利益为主要目的的犯罪。围绕各类具体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诈骗为例,从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到实施诈骗行为再到分赃,犯罪分子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诈骗生态系统”。行为人侵入或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多为获取某种不正当利益,且大多是为诈骗、盗窃等下游犯罪做准备。
(三)新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犯罪不断涌现新的手段,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漏洞甚至是网络交易规则的漏洞实施犯罪行为。2013年6月24日,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在杭州上城区法院开庭审理,首批被捕的12人被以涉嫌“敲诈勒索”的罪名被起诉。网络钓鱼根据不同的网络热点选择不同的钓鱼对象,并出现了“潜伏站”、“游击战”等新型手段,中国好声音热播时,犯罪嫌疑人假借节目组的名义制作钓鱼网站骗取用户信息。小米手机促销时期,中国反钓鱼联盟就处理了56个仿冒小米手机的钓鱼网站。
(四)网络犯罪转向移动终端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价格的降低和网速的提高,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移动终端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比较差,移动互联网已成为网络犯罪的新场所。赛门铁克诺顿2012年公布的报告显示新型网络犯罪正转向移动网络,中国有43%的网络成人用户遭受过社交网络或手机网络犯罪的侵害。此外,移动网络大大提高了色情信息的可获得性,导致网络色情信息的传播更为便利。
二、网络犯罪变异原因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不断深入,现行网络犯罪不仅突破了“新瓶装旧罪”的阶段,而且与早期的网络犯罪相比发生了变异:不仅犯罪手段花样翻新,一些犯罪转向了以牟利为目的,而另一些犯罪由牟利转向了其他目的。网络犯罪发生变异,主要原因如下:
(一)社会解组
网络空间不是现实空间的简单复制,网络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以符号为中介,以“人——机——人”的方式进行互动,人们摆脱了实在社会中真实身份的羁绊。网络空间个体交往的非面对面性引发了社会的急剧变迁,社区的异质性不断增加,从而破坏了社会的动态平衡,使社会的权威、约束和控制日益减弱,最终导致社会解组。网络中行为人受到的约束远不及现实社会规范对社会互动的约束力,致使行为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内、选择任何地点作案。
(二)SNS是一种虚拟的真实
网络诈骗虽然没有改变诈骗罪的本质,其仍是编造虚假信息或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但网络交往的非面对面性,致使性别、体貌、情感、信念等失去了实质意义,致使诈骗行为难以识别,诈骗成功的几率非常大。SNS的出现,只是理论上增加了网络空间人与人交往的真实性,这种虚拟的真实不但没有减少诈骗行为的发生,反而提高了盗窃他人身份而实施诈骗行为的可信度,从而增大了诈骗成功的机会。此外,诈骗分子不断总结诈骗技巧,不断演练诈骗场景,不断完善诈骗手段,使得网络诈骗不断演变、升级,而网络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并未提高,可以预见,网络诈骗仍然是今后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
(三)价值观发生变化
与买卖个人信息、网络钓鱼等以牟利为目的的犯罪逐渐增多形成反差的是,网络色情传播的非牟利化趋势进一步显现。网络色情的传播者中高学历的年轻群体越来越多,动因并不在于牟取非法利益,而是由其工作性质、生活方式与社会思潮等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所谓“个体需求”。这不仅给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的适用提出了挑战,也意味着治理网络色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三、网络犯罪防范对策
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无法消除网络犯罪。网络监管者不能因噎废食,为了减少网络犯罪而限制用户接入互联网。可以预见,网络犯罪现象将持续增长。为应对日益增多的网络犯罪,提出以下对策:
(一)网络安全技术措施
网络引发的问题最终要依靠网络技术进步解决。通过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对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发的支持,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攻击、网络诈骗行为的发生;开发识别、跟踪个人信息被收集、传输和利用的安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
(二)完善刑事立法
为应对传统刑法在网络空间适用的困境,除借助适度扩张解释的方法外,有必要将网络空间中危害严重的预备行为入罪。这是因为,传统犯罪的预备行为在危害性上远远小于实行行为,因此刑法规定对其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但发生于网络空间中的预备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往往远超实行行为,如网络钓鱼和身份盗窃等。为防范诸如网络钓鱼、身份盗窃引发的进一步严重的危害行为,刑法有必要将网络钓鱼和身份盗窃规定为犯罪。除完善刑事实体法外,应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完善《刑事诉讼法》中“电子数据”的规定,出台单独的司法解释,对电子数据的界定、采集程序、采信规则等做出明确规定。
(三)网络实名制
网络犯罪之所以泛滥,是因为时间和空间这对在传统犯罪中占重要地位的约束要素,在网络社会是没有约束力的。网络实名制是重塑网络空间约束力的基础,在实名制基础上确立的网络空间行为追踪机制,是刑事管辖和取证的基础。
(四)培养“复合型”司法人员
培养精通法律、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司法人员,定期对司法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网络技术。掌握网络技术基本原理是处理网络犯罪案件的基础,只有在厘清相关网络技术基础原理的前提下,才能回答诸如网络游戏中的“私服”、“外挂”问题应否入罪以及以何罪论处等问题,最终做到科学地评判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五)培养网民的安全意识
提高网络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防范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目前,网络用户只是采取了基本的安全措施如安装安全软件、在网上慎重处理个人隐私信息,而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却被网民忽视,如36%的网民不知道恶意软件可以秘密运行,过半数(53%)的网民无法知道自己的终端设备是否被他人入侵,因而无法有效防范网络攻击并在网络攻击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有45%的中国网民不经常更改密码或不使用复杂的密码,在网上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等个人敏感信息时,很少有意识地检查是否有安全认证符号等。
国家应建立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等系统化的终身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体系,使网民意识到网络上的安全风险,在上网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同时要提高警惕,防止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如使用复杂和密码和定期更换密码,及时升级安全软件,在网购过程中,仔细核实网址是否准确无误,从而有效防止各类网络钓鱼和欺诈行为。
(六)国际合作
网络的开放性和无国界性致使以国家疆界为基础建构的传统犯罪治理模式无法应对此类新型犯罪形态,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治理网络犯罪成为各国共识。网络钓鱼、网络攻击、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等网络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国家的受害人,由于法律文化、习俗等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在治理网络犯罪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法律冲突,制定全球范围的网络犯罪公约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当前要务。全球层面的网络犯罪公约不仅可以协调各国刑法的差异,而且是各国司法协助的基础,特别是公约中规定的数据实时收集和数据共享机制,可以为追查犯罪嫌疑人以及收集犯罪证据提供基础。
网络增加了人的认知范围和活动领域,虽然网络空间的利益多数仍是现实空间中利益的延伸,网络犯罪在现实中具有映射性,但网络空间中个人交往呈现出的“身体缺场”特征,致使网络犯罪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犯罪的新型特征,刑法应做出相应调整以顺应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型犯罪。
[作者简介]郗维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施丽雅,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