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虹
摘 要:在全面实施学案导学的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要走出作业设计重数量、重结果的误区,适量设置作业;设计有层次性的课后作业,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注意从学生的错误中设计题目。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数学的学习状况,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强调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而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大多陷入了重数量、重结果的误区。如何设计数学作业,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呢?在全面实施学案导学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导学案”的设计原则中提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当然也包括作业的优化设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实践与研究,对于“导学案”教学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课堂作业要适量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再次反馈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所以课堂作业练习要适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量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以保证课堂作业当堂有效完成。
在学生进行课内作业时,教师应巡视,掌握典型错误,当堂反馈纠正。对于学困生而言,只要求他们完成导学案中“新课探究”部分和“课堂练习”中较为简单的一至两道题即可。中等生应在上述基础上完成“当堂达标”部分。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做“延伸拓展”中的提高题。如有疑难,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前后相邻两桌同学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解答,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这些小组学习讨论,适时给予学生点拨或帮助,重点对学困生、学优生施以个别教学辅导,激励和强化中等生,从而逐步解决学困生转化、中等生培养和优等生的发展问题。对学生在预习导学作业中或课堂研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独到的见解,应及时讲评和反馈,对教学进行适时调控。
二、课后作业要设计层次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存在着差异。为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作业时,不能搞“一刀切”,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层次性作业,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设练习和提高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1.难度的分层
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设计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让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当然,每个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为防止学困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我们应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层次,把课后作业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甚至渗透竞赛的题目,这样可以使学困生有信心,而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提高。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正方形性质分层作业设计:
必做题:习题19.2第8、15题。
选做题:(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边上一点,且BE=1,P为AC上一点,求PE+PB的最小值。
(2)在正方形ABCD中,AC是对角线,AE平分∠BAC,试猜想AB、AC、B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选做题任选一题即可。
有时候,根据难易程度,也可以将课后作业设计成A、B、C三个等级,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做。当然,这种做法仅适合小班额班级,对于较大班额班级来说,这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因为数学作业的批阅不同于其他学科。
2.数量的分层
设计的作业太多或太难就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练习的兴趣,教师逼急了,他一抄了之,应付一下。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做练习的速度可能由于基础或者习惯方面的原因会很慢,如果数学题目的容量经常多得无法完成,就容易滋长“债欠多了不愁”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抄袭作业的坏习惯,认为做作业是为了应付教师、应付学校检查。因此,在作业量的确定上要根据学生实际,让他们尽其所能,在保证不抄袭作业的情况下,能做几道题就做几道题。学困生作业一般布置一至两道就可以了,其他学生可以布置两至四道题不定。
三、从学生的错误中设计题目
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形形色色,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把每天学生的各类错误收集起来,记在教师“导学案”后面空白处,在合适的时间把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概念和知识组织在一起,形成对比,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可根据教材单元内容的重、难点和利用学生身边最常见的错误——错题,进行分析,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采用间隔性的或阶段性的过关训练,如,周周练、月月练等,收到学生知识掌握的效果。
作业的教育价值不可低估,只要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做不懈努力,就会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注入生机和活力。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能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展。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