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美国 闯荡人生

2013-04-29 22:08郭鑫超
大学招生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杰瑞纽约

郭鑫超

人物简介

戴岷

1988年10月25日出生的北京大妞,八岁开始学习国画,素描,十三岁开始学习油画。

2006年赴美留学,2010年俄亥俄州马瑞埃塔学院毕业,获传媒-电视与广播学士学位并传媒系优秀毕业生称号。同年被纽约电影学院电影制作研究生部录取,期间拍摄多部影片。2013年1月毕业,获电影制作艺术硕士学位。现居洛杉矶,担任剪辑师、剧本校对师及自由电影人。

“你们的国家允许你们拥有圣经吗?”美国“妈妈”很认真地问。戴岷瞪大了眼睛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看着美国“妈妈”递过来的中文圣经真是有点哭笑不得,心里想:在美国人的心中我们中国是有多么不民主吗?戴岷非常认真地答道:“不只是圣经,中国人选择东西的权利并不受国家的限制,我们和你们是一样自由的。”这件事情发生在她来到美国的第二天。

2006年7月,17岁的戴岷开始了她的美国留学生涯。就读学校位于俄亥俄的一个小镇上,名字叫玛瑞埃塔学院(Marietta College)。一起同来的国际生都被分配到不同的美国家庭里。戴岷的美国家庭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家庭,美国“爸爸”是一位传教士,和美国“妈妈”同在当地一间教会工作。初到美国,他们便“自作主张”地给戴岷安排了“丰富”的教会生活。这帮助戴岷尽快融入家庭生活的善良举动,却着实让她不知所措,头疼了一把。一到周五的晚上他们便会将她从宿舍接走,当时戴岷的室友,一位很可爱的美国女生有一天终于开口问到:“你是不是讨厌我?”戴岷马上解释说:“不不不!我怎么会讨厌你呢?”室友哈哈大笑:“我开玩笑的。你应该跟你的美国家庭谈一谈。”连续去了三周教会后,戴岷终于向美国“爸妈”提出:自己需要时间了解美国,了解自己,然后再决定是否要加入一个宗教,现在决定还太早。美国“爸妈”表示理解并向戴岷道了歉。自此密集的教会活动结束,美国人生正式拉开了帷幕。

美国的校园生活和国内不大一样。中国的学校大多执行班级制,上各科课程的班级一般不会变,经常在一起的往往是自己的同班同学。美国大学按课程组班,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和高年级的学生学一门课程,由此一来学校里的同学大都互相认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学生的社交能力很强,小小年纪就很有两下子,非常健谈。刚开始戴岷有点害羞,和大多数刚来的中国学生一样不太敢和美国学生搭话。后来发现如果自己不积极去和美国同学交流交往就很难了解美国文化,更难融进这个社会。于是,在美国室友的鼓励下她鼓起勇气去参加社团活动,结交外国朋友,不久以后便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了不少,在美国的生活也丰富起来。

和美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了有什么说什么。美国人说话直接,戴岷发现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想要讽刺别人,而只是纯粹想讨论一个问题,比如他们会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很直接地提出跟你完全相反的观点,刚开始给人感觉有些生硬,但是这就是美国人交流的重点:真实、自信,他们从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适应了跟他们聊天的方式,尽管大胆地去抒发自己的观点。当然,如果有人表现出种族歧视,你也不能示弱,一个丢失自己尊严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尊重的。

在大学的四年里,戴岷参加了学校里的姐妹会,课余时间也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在当地做义工。他们去小动物收容所打扫卫生,帮助镇上的文化节接待来自外地的客人,给老人院的老人剪头发等等。在学习美国文化的同时,戴岷也会与当地人交流一下中国文化,给他们包饺子,让他们听中国流行音乐。当她离开姐妹会的时候,会里所有的女生竟都变成了王力宏的歌迷。

美国大学很注重实践练习。戴岷在大学学习的是电视与广播专业,虽还是学生,却得到了在学校电视台给全镇居民播报新闻的机会。每名学生一周要播两次新闻,并在一学期的时间里轮流担任电视台里的不同职位。学校还给高年级的学生安排了更为专业的新闻播报时段,为小镇提供正式的新闻服务。不光是电视台有这样的机会,学校的广播站也给每个人提供每周两小时的机会练习自己的广播能力。这又是一个提高语言能力的好机会,戴岷便主动提出帮助老师播报周六的爵士乐节目,额外增加了四小时的口语练习机会。就在主持这档爵士乐节目期间,她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位粉丝的电话。那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听众,他说他每天都会按时听戴岷的节目,一时间,那种感觉难以形容,戴岷激动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大四上半学期,机会又一次垂青了戴岷,系里的一位老师推荐她帮附近的“华盛顿郡老人院”摄制一部纪录片形式的宣传片。这是她导演的第一部纪录片,后来这部作品被老人院用作当年向政府募款的辅助材料。

当得知由戴岷拍摄这部影片时,老人院的院长,一位非常质朴的中年人,泰德,亲自来到学校跟戴岷见面。短暂交谈发生在学校的电脑机房里,戴岷给泰德播放了一段用其他素材剪辑的一部样板片。泰德看得认真,不断点头。当问到他开设老人院的初衷时,泰德讲述了十五年前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起车祸。他和爱人幸存下来,但两个孩子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们。提起伤心事,泰德表现得很豁达、释然,耸耸肩说他现在很开心。临别,他从车里拿出一大罐枫树糖浆送给戴岷叫她一定收下,并说等去到老人院,会让她自己从他们的枫树上再灌一瓶枫树糖浆回来。

去老人院采访的第一天戴岷便受到了很大触动。那里的老人,很多是被遗弃的孤寡老人,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孤独。刚开始交谈,他们都表现得非常焦虑,其中一位老人不断眨着眼睛盯着随行的工作人员,很紧张。见到这个情形戴岷暗示摄像关掉摄影机,并叫一位老人院的工作人员拉住那位老人的手,坐在一起聊天。谈话终于让老人慢慢放松了,老人也变得健谈起来,这时戴岷才跟摄像悄悄使个眼色,趁老人不注意的时候按下录像键。第一天的录制过程中类似的戏码不断地上演。

后来的拍摄进行得格外顺利。老人们慢慢接受了戴岷的拍摄小组,看到他们会打招呼,甚至会邀请他们去自己房间聊天。有一位叫比利的老人给戴岷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智商已经退化,和一个五岁的孩子一般,房间里布满了毛绒玩具。采访他的时候他一直乐此不疲地给摄制组介绍他的玩具,非常可爱。当问他在这所老人院里生活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的时候,他流露出了伤心的神情,沉默了好久之后,说:“这里是我家!”说完,低头抹了抹眼泪,这一幕也深深触动了戴岷。

拍摄总共进行了三天。结束的那天,泰德院长坚持让戴岷和摄像一人灌了一瓶枫树糖浆回去。

后期制作结束后戴岷将影片在课堂上播放,影片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部片子也成为了她申请纽约电影学院(New York Film Academy)研究生院材料中的影片小样。电影学院对影片非常感兴趣,不久后就打来了面试电话。

2010年,戴岷收到了纽约电影学院发来的录取通知书,从玛瑞埃塔学院顺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并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初到纽约的日子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像的那么奢华美好:坐着超长老板车穿梭在曼哈顿的喧嚣之中购物享乐,或是住在市中心价值上千元的“单间高级公寓”里品着高级红酒看夕阳。这些东西戴岷都没享受过,但她却在纽约获得了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体验美国最底层生活的宝贵经历。

美国的年轻人很小就要经济独立,而且是自愿的。对美国年轻人来说,只要过了18岁他们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过生活,这样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有时你会偶然发现身边最不起眼的那个同学原来放假都是‘偷偷坐直升飞机回家的。”戴岷说。长期耳濡目染美国同学的独立,戴岷决定尽量不花家里的钱,来到纽约就要来它一个“从底层看世界”。

尚未从研究生被录取的喜悦中脱离出来,戴岷便隐隐地开始担心这次纽约之行。最大的问题:到了纽约住在哪?人生地不熟,去了再找房恐怕来不及。于是,在从玛瑞埃塔学院毕业前的两个月时间里,戴岷投入到了紧张的找房工作中。这时问题来了:网络看房,诈骗多,找房不看房怎么能放心?在纽约无依无靠的戴岷,只能亲自去解决这个大难题。但从俄亥俄到纽约300到400刀的往返机票,却着实让她犯了难,来回一趟,找房成本太高了!幸运的是身边的福建朋友偷偷告诉了戴岷一条秘密中巴线路,每天都会有两趟车往返纽约和她所住的玛瑞艾市,往返只需60美元,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自此只要哪天没课,戴岷便会约上房东北上纽约去看房。期间共来回了四趟,花费240美元,还不到一张机票钱。至今说到这件事,戴岷都免不了小得意一把。

每次去纽约,都要起个大早,早上4点到中巴发车的地点集合。开上7个小时后到纽约的唐人街下车。中巴上的乘客形形色色,大多都是在美国非法居住的廉价劳工。有些人来美国已经20多年了,却一句英语都不会讲。到唐人街的时间,一般是在上午11点,返程车下午5点就要从唐人街启程。从下车点到看房子的地方怎么也得花上一个小时。所以,一下车戴岷便得赶紧往地铁站冲!掐点计时,穿梭在纽约市。

戴岷回忆,有一次看房回来,本应坐的地铁停运了,临时需要换乘别的路次,导致错过了回程的中巴。突然孤身一人,戴岷心里一下子没了底。过夜的行李,换洗衣服都没带,身上带的钱也不多,这可怎么办呢?没办法,只能在附近找一家便宜点的小旅馆凑合一晚。纽约的唐人街很大,开车还好,如果走路就真的像在走迷宫。戴岷在街上转来转去,随便在路边吃了点点心,向周边的店铺打听附近可以住的小旅馆,终于被他们“指挥”到一条旅店街。低头一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走进一家旅店,环视四周,只见一个小个子女人瘫坐在前台后面的椅子上打瞌睡。戴岷走上前去轻声叫醒她,递上护照,谁知她看了一眼说:“住满了。”连着试了几家都是这样。最后有一家旅馆的女前台指着街对面的一栋房子说:“你去那边看看吧。”戴岷转过身去,看着那栋楼有点不知所措,楼上没有任何旅馆的标志,看上去就是一幢普通的居民楼。女人看戴岷的眼神疑惑,便起身说:“我带你去吧。”她便跟着这个穿着睡衣的女人穿过昏暗的马路来到了对面居民楼的门口。女人按响了门铃,不一会儿,一个身材矮小的小老太太慢悠悠地从楼梯上下来,打开门,冲戴岷一笑,然后冲那个女人点点头。女人说:“去吧,她那看来还有地儿。”说完扭头就走了。小老太太拉着戴岷的衣袖,示意跟她走。上了二楼,来到了一间两居室的房子里。一进屋子,看到里面的情形,戴岷惊呆了。屋子里放了十几张行军床,上面睡满了人。估计都是中国城的打工仔们!男男女女,睡得密密麻麻。她问小老太太这里有没有一个人睡的房间。小老太太便带她到一个门前,打开,戴岷又惊了一把,原来就是一间长型的储物间!长度只能勉强躺下一个人,连胳膊都不可能向两边伸展开。小老太勉强地笑着,伸出五根手指头。问她是不是五块钱,她点点头。戴岷心里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要在这里住一晚确实有点荒唐,但这里的景象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心里对这个地方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看着那张脏脏的木头板床,戴岷实在是不敢睡,心想大不了明天在车上睡一路,今晚就不睡了。于是她便邀这位小老太太到客厅里聊天。

起初小老太太对戴岷还有点戒心,不怎么敢搭话。戴岷也不管,自顾自地给她讲起了到美国来的经历,给她讲了很多自己干的糗事,讲着讲着就把她给逗乐了。小老太太说:“要不我介绍你到附近的一家中国餐厅当服务员吧。”戴岷立即应下,她又继续说:“在那边的女孩子幸运的就会嫁个美国佬,可是你要小心,很容易被骗的!”接下来小老太太竟向戴岷透露了一件中国城的“惊天”秘密。原来由于中国城生活着大量的非法移民,很多美国公民竟以此作为捞钱的大好机会,他们会时不时地到中国城与那些需要以假结婚为渠道获得美国绿卡的“客户”定下约定,让他们用一定的费用来换取和自己结婚的资格,一旦钱到手后却不履行承诺,以此骗取非法移民的钱财。许多骗子竟然是美籍华人!大多数被诈骗的受害者为年轻女子,被骗了钱也不敢去报案,怕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这个现象引起了戴岷的浓厚兴趣。后期她搜集到了许多这样真实的案例,将它们作为素材自编自导了影片《热饺子慢慢吃》。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名非法移民女子被一名无赖以结婚获绿卡之名骗取了钱财,得知真想后,她与青梅竹马,同是非法移民的朋友将那人绑架,逼迫对方和自己结婚,谁知事情越闹越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快要到手的绿卡化为泡影。后来,《热饺子慢慢吃》成为了2012年美国“亚洲人拍电影”电影节的竞选影片之一。

那天晚上戴岷就这样意外结识了一位朋友。第二天一早小老太太一直送戴岷到门口,拉着手舍不得让她走。小老太太说以后来了纽约有什么问题就去找她,说她女儿就在唐人街开了一家福建小饭馆,让戴岷有时间一定去吃饭。一年后在拍“热饺子”时,小老太太免费让戴岷在她女儿的饭馆拍了一天的戏。戴岷至今都很感谢她。

说回找房子。终于,在最后一次中巴“传奇之旅”的尾声戴岷找到了一间满意的房子。在班里,当有同学住着月租2500美金的鸟笼公寓时,戴岷“幸运”地搬进一月只需300美金的 “穷人区”。

这个“穷人区”就位于曼哈顿东区靠近曼哈顿河的地方。所谓的“穷人区”指的就是政府房,也就是政府分发给收入低于一定程度的美国公民的补给住房。很多中国同学听到戴岷住进了政府房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可戴岷觉得选择住在那里的理由很简单——体验生活。甚至可以说她非常享受住在那里的时光。政府房里大多住的都是有色人种,以墨西哥人和黑人为主,偶尔也会看到一些中国人。住在那里虽有点嘈杂,但却并不像电影里演得那样每天都上演黑帮打斗的情节,这样的情况真是少之又少。那里的居民多数都很友好。

戴岷每天早上都要坐公车去上学,在等车的时候她都会去旁边一位以色列老爷爷杰瑞开的小卖部买早点。久而久之,每天早上只要戴岷一出现,他就会将戴岷平时买的面包和橙汁准备好,以免她误了公车。有时在院子里相遇,老爷爷还会毫不忌讳地跟戴岷分享他的人生,这些让她体会到只有没有偏见与顾虑地去关心和理解,才会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偏见,因为不了解而害怕实在是一件很令人惋惜的事情。

戴岷描述说,在那里还住着一位黑人“老艺术家”,酷似80年代著名黑人艺术家巴斯奎亚特,经常身披一件简陋的浴袍,头上梳两个羊角辫。“老艺术家”告诉戴岷自己住在那里多年,一直在搞自己的创作,并觉得只有这个地方给他的灵感最充足,最美好。

在“穷人区”居住期间,戴岷深刻体验到美国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态度。通过与这些有趣的人交往,她领悟了什么叫“人生百态”,感叹人这一辈子真是有上不完的课。这些也为她后来创作以底层老百姓为原型的电影提供了不可取代的重要素材。小卖部的杰瑞后来成为了她的影片《遇见杰瑞》中的主人公杰瑞的原型。

戴岷的纽约室友是一个美籍华人,叫玛丽。清秀的外表下藏着火辣的性格。她们很快便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一边欣赏傍晚的霞光,一边坐在曼哈顿河边的长椅上聊天。她告诉戴岷,她的父母是在七十年代初来到美国的,在美国奋斗了十几年之后才生下的她。她说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并不比在中国长大的孩子要自由,因为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很高,而且会更希望他们要出人头地。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美籍华人从小都要立志当医生、当律师。玛丽每天都要熬到半夜学德语,为的是能够考上德国的医学院。有时候玛丽会带戴岷到她家和她的表姊妹们相处,玛丽家40个成员的庞大表姊妹团,大大壮大了戴岷的朋友圈,也让戴岷体会到了在异国他乡找到亲人的感觉。

纽约恐怕是世界上最忙碌的城市。走出政府房区域的慵懒,便马上能体会到纽约快转一般的生活节奏,戴岷说。街头的行人健步如飞,让人不禁感叹他们的好体力。说起纽约让人迷恋的地方,戴岷说,就是它充沛的活力,包围着现代化摩天大楼的条条小街小巷都散发着艺术气息。戴岷总结在纽约拍电影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幸福!这城市哪里都是入镜的好地点,精美的建筑设计,厚重、颜色饱满的建筑涂漆;转眼到了布鲁克林或皇后区涂鸦墙下,你又能感受到那种捎带脏乱与不羁的街头风。

拍电影是戴岷在纽约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她的周末都在忙着拍戏。一开始,拍戏很艰苦,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四人一组出去拍片。有的时候一整天都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拍戏,吃自己准备的荞麦面包和三明治。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多与班里的同学朝夕相处,久而久之全班同学好得像一家人,这也算是个奇迹,在共同奋斗中创造出来的友谊真的是一份无价之宝。

在纽约上电影课的气氛非常独特。老师和学生之间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受到行为上的束缚,他们可以因为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争执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争个输赢,反而像是在庆祝大家对电影艺术的热忱。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位“电影上帝”,他一定会非常骄傲。思想的碰撞,大大激发出了学生的创作才情,由戴岷的好朋友雨果.库勒导演,戴岷助理导演的影片《来和我一起幻想》入围了2011年美国亚力山蒂亚电影节、2011美国天普电影节、2012首都城电影节以及2012美国法戈国际电影节。同学培拉.库斯导演的短片《四个罐头》也入围了多项国际电影节,包括2012佛兰德拉丁美洲电影节(比利时)、2012墨西哥电影节、十四度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人权单元以及美国圣地亚哥拉丁电影节等。电影以一个生活在墨西哥城的贫穷青年因为偷了超市四个罐头而被判处了多年牢狱监禁的故事,揭露了当今墨西哥监狱制度的黑暗现状。戴岷也同样担任了这部片子的助理导演。为了这部片子,整个拍摄组还专门搭建出一间墨西哥监狱牢房。接下来她们还将继续合作拍摄由戴岷自编自导的短片《乐乐》以及长篇纪录片《在围墙外的奴隶》。

纽约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一般都是第一年在纽约校区学习,第二年在洛杉矶校区学习。于是,研二的时候,戴岷便到了洛杉矶。洛杉矶校区紧挨着环球影城和华纳兄弟影视制作基地,著名的“艾伦秀”也是在那里录制。

刚到洛杉矶,戴岷有点不习惯,总觉得这个城市少了纽约的活力,也经常会想念自己在纽约的好友。加州人的生活极其慵懒,阳光好似在慢慢将这里所有的人催眠。好在学校的生活还是一样的繁忙,戴岷开始密集地准备毕业作品,完成了《遇见杰瑞》的创作,这是一部关于美国社会底层的家庭伦理剧,讲述了一个被家人忽视的小男孩在一位陌生老人的帮助下勇敢地去追求自己舞蹈梦想的故事。作品中的陌生老人,便是戴岷在纽约结识的以色列老爷爷,杰瑞。

在选择杰瑞这个角色时,学校正好邀请了著名演员、导演与出品人卡尔.吉丽亚德来做讲座。卡尔.吉丽亚德曾参演过多部广告和影视剧,其中包括2013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十佳影片的《盗梦空间》,2002年获54届艾美奖十项提名并荣获其中两项大奖的著名美国连续剧《24小时反恐》,好莱坞电影《红眼航班》(2006年获美国好莱坞电影节最佳演技突破奖)与《教练卡特》等68部影视剧作品。卡尔给人的感觉很亲切,十分幽默。他在演讲的过程中讲述了自己在娱乐圈里的奋斗史,说自己是个自信的人,别人让他干什么他从不说“不”字。一是相信自己,二是借此给自己创造一个提升的机会。他说别自己小看了自己。戴岷看着卡尔,脑子里突然冒出了杰瑞的形象,觉得他们倒是十分相似,便开玩笑地跟旁边的朋友说:“你说我是不是应该邀请卡尔来演我的杰瑞?”朋友转头看着她说:“可以啊!”戴岷却笑笑说:“我开玩笑的。”朋友说:“等结束了咱们去问他。”

演讲结束了,听众陆陆续续地走到前面与卡尔握手交谈,戴岷和同学也排在队伍里。轮到他们的时候,朋友和戴岷分别握了卡尔的手,简单交谈几句后朋友突然说:“卡尔,其实我朋友想邀请你出演她的男主角。”戴岷当时一愣,没想到她真会问出来!卡尔立刻看着戴岷开玩笑地说:“真的?你要给我多少钱?”戴岷撇了撇嘴回道:“你想要多少给多少,反正如果我真的能邀请到您,那我就美梦成真了。”卡尔笑了笑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把剧本发给我。”说着递上了他的名片。

回到家戴岷就将剧本和人物背景发给了卡尔,心想一定要说话算话,不管怎样,说了要把剧本发给卡尔就一定要做到,可心中还是强烈盼望着他会喜欢这个角色。不到一天的时间卡尔就回复了戴岷的邮件。接下来的事情对戴岷来说就像做了一场梦,卡尔说他非常喜欢杰瑞这个角色,也很欣赏剧本,表示他决定免费出演剧中男主角!戴岷非常激动,感叹这样的事情只有在美国才会发生,因为在美国出演学生电影的演员全部都是免费的,学生只需将他们的名字放在职员表里并给他们提供拷贝影片与食宿。“能有这样份量的演员免费出演我的片子,我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戴岷说是卡尔的演讲鼓励了自己“别自己小看了自己”。

5个月后,《遇见杰瑞》在华纳兄弟的第6演播厅里公映,影片受到一致好评。

在《遇见杰瑞》公映的同时,戴岷结识了电影海报设计师维克多.马丁,他曾经替电影《绝命反击》(该片2008年获美国演员工会奖、2010年获美国BET AWARD最佳男主角等奖项)与《不明身份》(该片获2011年第24届欧洲电影节观众评选最佳影片奖) 等设计海报。公映结束后他主动找到戴岷,表示他对《遇见杰瑞》很感兴趣,并且觉得剪辑手法很好。当戴岷告诉他这部片子是她自己剪辑完成的时候,他表示非常欣赏,并向她询问有没有兴趣剪辑他的新片《送蛋人》。就这样,戴岷又做起了剪辑师。

公映之后两天,戴岷毕业了。成为了一名世界著名电影教育基地——纽约电影学院电影制作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戴岷的美国人生还在洛杉矶继续着,这时的加州阳光在她眼中从慵懒变得调皮起来,她开始懂得去欣赏这个城市。

生活会给每个人提供多种多样的机遇,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抓住这些机遇。戴岷的美国人生多姿多彩,这得益于她对生活所抱有的态度,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吸纳,大胆体验,善于掘取闪光点,放大到生活中,点亮自己的人生,活出了自我,活出了味道。

猜你喜欢
杰瑞纽约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纽约(节选)
成为纽约人
玩水
我把纽约搬走了
贪吃的杰瑞
纽约往事
纽约,纽约!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
搬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