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卉 庄光明
自通识教育作为一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概念诞生以来,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说,关于教育方面的一切争论,归根结底都源于对上述问题的不同理解,通识教育的相关讨论也不例外。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通识教育体系日趋成熟,美国大学逐渐取代了德国和英国,代表了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总结了19世纪以来关于通识教育的讨论,是通识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认为通识教育不仅关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共同的价值观”。其执笔人之一约翰·芬利在书中提出,通识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它肩负了特殊的使命,需要将学生塑造成有责任感的成人和公民,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认识自我及世界的方法。
为了适应这个理念,哈佛大学新一轮的本科课程改革于2002年启动,坚持“本科教育不提供职业培训和本科教育不是特定领域深入的专业教育”这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新的课程让学生们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包括那些与他们未来的专业或职业不着边际的领域。新的课程体系要求“打破学生们的臆断,揭示深藏在表象下面的真相”,在怀疑、质问和争论中探索真理,“帮助他们成为21世纪的富有思想的公民。”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校逐渐重视通识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完善,在实践教育方面,通识教育理念在专业院校中的践行、通识课程在具体教学课程中的实施、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在推行通识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引下,高校陆续开设通识教育课,在教学思路上更好地融合了通识教育理念。其中艺术类的课程做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普及课,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找到欣赏艺术的正确入门途径。在课程设置中涵盖艺术门类中的各个领域,从美术作品欣赏到服装设计浅析再到设计软件的入门指导,吸引了大量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其中艺术作品欣赏课程是众多艺术类通识课程中起步最早,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这门课程依据的基础是艺术类专业课程中的中外美术史。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以时间为轴讲授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发展过程中的流派及画家,作品。由于这门课程针对的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和讲授方法上都降低了难度,貌似是解决之道,却造成了学生新的理解误区,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现就这门课程在设置上和讲授方法上的弊端提出我的一点意见和解决方法。
一、加强文化背景的阐释,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
课程在设置时由于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设,如果按照艺术专业学生的课程难度来讲授这门课,必然会增加学习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整课程大纲,把系统的美术史改为美术作品欣赏,以具体欣赏作品为主,没有系统的时代背景陈述、画派演变发展的朔源考究,虽然每一次讲授都非常认真和仔细,但学生只能知道某一时期有什么流派、画家及其作品,而对于各流派兴起的时代背景,各流派之间的起承关系,画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却无从知道。比如在讲到19世纪的法国艺术,古典主义艺术之后兴起了浪漫主义艺术,继而是现实主义艺术,而后的印象主义艺术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这种起承关系并不是说一种艺术灭亡后兴起另一种艺术,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某种新兴的艺术代表了一种艺术诉求,当然在同一个时期多种艺术流派也是共存的,19世纪60年代印象主义兴起的时候,在这个世纪早些时候兴起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同时存在。如果简单的欣赏19世纪的作品,那么对于古典主义时期的达维特,安格尔,浪漫主义时期的籍里柯、戈雅、德拉克罗瓦,现实主义时期的米勒、库尔贝、杜米埃必然是要了解的,那么这三个流派为什么在19世纪相继出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关系吗?如何去理解这三个流派的作品特点?这些都应是贯穿在课堂讲授让学生有系统了解的知识。
系统的美术史是从文化背景讲述一件艺术作品的发生、发展和保存,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体系的文化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感,文化价值观。而且从文化角度去讲解一幅作品,还会穿插非常多的故事,从而能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环境氛围中将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传授给学生。例如米勒的《晚祷》、《拾穗者》这样的作品,虽然作者自己说就是一种简单地描写农村景致,但放在资本主义浪潮汹涌的时代,评论家就将其付诸了很多牵强附会的解释,甚至说可以从图画背景中感觉到喧嚣的资本主义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文化解读对于艺术作品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学生们一定会对艺术评论的客观性进行思考。
二、拓展课程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相互交流中传递文化价值观
这门课程由于针对的主要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思路方法就极为重要。需要大胆的尝试,找出适合非艺术专业学生接受的方式,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甚至是兴趣学习。经过几年的尝试,发现实行实践与讲授相结合是可行的方法。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只有亲自实践才能真正对艺术产生兴趣,融入其中。例如在具体授课时,每部分课题的讲授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从所授课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课题,以做调研写研究报告或亲自动手创作艺术作品的模式进行实践,从而激发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浪漫主义大师籍里柯的海难作品《梅杜萨之筏》这幅画引起了美术界和舆论界的热烈论战,它所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1816年7月,载有400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长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的木筏上飘流13天,获救时仅10余人。取自现实生活题材的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过失,从而使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引喻意义。在这里的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的灾难电影,纪实照片,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怎么的艺术表达方更能表现灾难场景的可怕和带来的伤痛。
再者,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在课堂上进行图片讲解,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探讨,不假定一种学说或者审美观的权威性,而鼓励学生提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品,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欣赏元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我们不仅仅可以展示这幅图的高像素相片,更可以将济南地区的实景找出来,同时为大家提供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简历,从各个角度来审读这幅作品,挖掘它为何成为历代经典的根本原因,这对于我们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是有非常大的补益的。
三、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理论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演讲,提高整体的艺术素养
一个课程的设置完全依赖本校资源是不能足够完善的,必然要请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从而促进我校的学术思想活泼向上,令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学术前沿。一个学校应该是一个平台,不要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产生抵触感,更不要惧怕任何有冲击力的学术认识,学生年轻,他从血液里就会喜欢这样的思想碰撞,而只有在碰撞之后他们才能理解什么是最需要的。
国内外名家的来访,也必然会对我们的课程设计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考,国内外名家的讲座对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大学教育旨在培育有教育素养的人,一个有专业训练,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有文艺素养,而且关心政治的人。通识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而设置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必然会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杨卉 庄光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