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志柏:微观世界里的刀笔时光

2013-04-29 00:44刘潇
青岛画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核舟核雕微雕

刘潇

慕志柏热爱桃核雕刻艺术已经很多年了,至今作品已近百件。少年时代一直学习美术和平面设计的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微雕工艺的奥妙,同时也竭尽全力将微雕艺术引入百姓的视线里。

说到桃核雕刻,脑海中便浮现出《核舟记》中的记载:“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乌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这里说的就是一件精巧绝伦的桃核微雕工艺品。

桃核雕刻源远流长,究竟起源何时,尚难考定,查阅古典史籍,宋代中期就有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已是极为昌盛,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已成为皇室官妃、达官贵族的把玩珍藏之品,皇宫里有专刻桃核的能工巧匠,为皇窜大臣雕刻桃核艺术晶,供其玩赏。当时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是一个核雕迷,并亲自操刀,且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清朝核雕名匠更是层出不尽。乾隆年间桃核雕刻艺人仕上元,当时被誉为“鬼工”。沈君五、宋风起等都是有名的桃核雕刻艺人,橄榄核雕艺人宋租章、湛谷生所雕的橄榄核舟也是难得的珍品,它的绝妙之处是把苏东坡的“前赤壁赋”用行楷刻在厂舟的底部,使其作品有了进一步升华。核雕虽微,微中见宏,慕志柏把大部分精力和心血都凝聚在这个微观世界里。

桃核雕刻的第一步是选择纹理较好、大而饱满的桃核。慕志柏在吃桃的季节,会买很多桃子,再分送给亲戚朋友,请大家“帮忙”吃桃,然后再上门“回收”桃核。有一回,慕志柏吃过刚刚在市场买的桃,发现这个摊位的桃核特别大,正是桃核雕刻的上好材料。他兴奋地返回买了四五百元的桃子,摊主好奇:“你买这么多桃子怎么吃?”慕志柏掏出刚刚创作好的桃核雕刻作品,摊主连问:“这是用我这桃核做的?”惊讶之余,他将自己摊位卖相不太好的桃子都送给慕志柏,供他创作。

作品构思是桃核雕刻最为关键的步骤。慕志柏称之为最有意思的过程:“拿着桃核,就不停地构思,人物的脸部从哪着笔,哪处的纹路最适合雕刻风景……我的构思通常不是一气呵成,要反复思考。所以,我从开始构思起,直到作品完成,会一直将这个桃核带在身上,随时拿出来思考。”

慕志柏创作一件桃核雕刻作品通常要三四天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他异常专心,甚至心无旁骛。或许只有让心灵宁静,才能在微观之中、细微之处展现最好的手艺和最独特的创意。几年前的一次创作之中,朋友突然到访,请慕志柏帮忙修改一个平面设计稿,慕志柏正醉心创作,不闻窗外事。这样的“痴迷”惹恼了朋友,不被外人理解,慕志柏心中充满遗憾:“创作过程中,我其他事情都不做,只专于此。这是我做雕刻、乃至下定决心做任何事情的方式。我的专心可能伤害了朋友,很内疚,但是我的创作方式也是不可改变的,并需要大家尊重的。”

慕志柏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思考怎样评估桃核雕刻艺术的价值,怎样使更多的人爱好核雕作品,因为爱的人越多,艺术价值也就随之提高,从事桃核雕刻的人也会多起来,并形成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的局面,从而促使桃核雕刻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桃核雕刻是我国非常亮丽的艺术瑰宝,作为核雕艺人有责任把它传留下去。

欣赏慕志柏作品的渐渐多了起来,他的工作室常有朋友来访,也有买家来挑选心仪之物。所以他的作品常常刚摆上就被买走了。问起慕志柏至今最得意的作品,他说每一件都有遗憾,都会在下一件创作中弥补,不断循序着这样的过程。他揉了揉酸痛的肩周说,自己的下一个创作计划是“水浒108将”,要把每一个人物的样貌特征、故事情节展现在微观核雕中。

猜你喜欢
核舟核雕微雕
“核雕”进校园
核雕文化,非遗传承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核舟究竟有多大
着力表现事物的特征
浅谈玉石微雕阴刻艺术
漫谈现代微雕艺术
核雕:天地之宽,显于方寸
微雕
心脏“核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