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闻一多先生青年时代是诗人,出版过诗集《红烛》《死水》等;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写作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著作;抗战时期,他所留的一把胡子被传为美谈,表示了他誓死抗战到底的决心;晚年时,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闻一多这样一个杰出人物身上可大写特写的事情有很多,那能不能把它们都塞到文章中去呢?当然不能,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围绕中心精选事例,突出重点取舍有道。
既然标题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的重点就应该是闻一多先生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中心应该是赞扬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与其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可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中能突出这一中心的事件也有很多,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臧克家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
作为学者的方面,文章只选取了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写作情况加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作者则选取了闻一多先生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这样的选材既有典型性,又能以少胜多,很好地凸显了文章主旨。
那么文中的几件事是不是需要平均用墨呢?当然不是,写作时应该有详有略地叙述,这样才能突出重点,为中心而服务。作为学者方面,重点突出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点,为此,作者用了三百多字详写了闻一多精心研究唐诗,写作《唐诗杂论》一事,而只用了一百来字略写了其他两件事。因为第二、三件事和第一件事大同小异,只要把第一件事说清楚了,后两件事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作为革命家方面,重点突出他“说”了就“做”的特征,为此,作者对人们熟知的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略写,而对“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的话语、“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等内容则详写,这样的安排更能突出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但即便是详写的事例,也要注意取舍的方法,做到有繁有简,相得益彰。比如闻一多研究唐诗一事,作者就舍弃了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内容,而是选取了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等内容详写,以突出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这样的安排,便使得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更为鲜明突出。
【即学即练】
请以你最熟悉的父母、老师或同学为写作对象,精选出最能凸显你所选人物性格品质的几个典型事例,写一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