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旦
【摘 要】歇后语是汉语言的一种独特表达形式,传递出浓厚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型歇后语中包含的隐喻,遵循喻体加寓意的原则,探讨此类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认知;隐喻型歇后语;喻体;寓意;翻译
1、前言
翻译简而言之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在这种转化背后,却存在着复杂的认知活动。译者便是这种认知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在处理和特有文化相关的俗语的翻译上,译者的认知水平直接决定着翻译质量的高低。作为俗语之一的歇后语的翻译,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学者对于歇后语的翻译方法已有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张培基,1978;郭建中,1996;韩庆果,2002;邹永红,2006),但对何种情形下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以及采用的原因并没有深入探讨。
认知语言学是西方语言学的一门比较新的分支,大约成型于1980年至1990年代。它提出人类语言的创建、学习及应用都与其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自从莱考夫(Lakoff)(认知语言学创始人)和约翰逊(Johnson)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1]P148。在传统修辞学家的眼中,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 [1]P148。
隐喻也大量出现在歇后语中,这与歇后语的特殊结构有很大关系。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一般为比喻,后半部分点出该比喻的含义。前半部分的比喻和通常意义上的比喻有所不同,往往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意象”。从这个意象中引申出来的含义恰好可以用来描写另一个场景,构成后半部分。这与隐喻的概念不谋而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类隐喻型歇后语进行分析,会产生新的理解,进而影响翻译方法的选择。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角度来探讨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望能带来一种新的思路和启发。
2、歇后语概述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广大中国人民在生活经验中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结构独特,形象生动,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2]P197。由于歇后语幽默诙谐,文化气息厚重,民族特色浓郁,在文学作品中被频繁使用。据统计,在《红楼梦》中至少出现了30条歇后语[3]P66,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前面已经谈到,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解释说明该比喻的含义。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有些歇后语因为已被大家所熟知,后半部分通常被省略,这也是“歇后语”这个名字的由来。从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来说歇后语又可分为比喻型歇后语和双关型歇后语[2]P197。前者数量较多,它的比喻与使用歇后语的上下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4]P42。如:“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里的“比喻型歇后语”笔者认为把它称作“隐喻型歇后语”更为恰当。后者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其前半部分所说事物跟上下文中描写的事物没有雷同之处,数量较少[4]P42。如:“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可以看到,前一类歇后语通过隐喻来达意,而后一类则通过联想。相对应的,两者的翻译方法必然有所区别。限于篇幅,这里我们的探讨以第一类歇后语——隐喻型歇后语为对象。
3、认知学角度下的隐喻
3.1基本概念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构造和感知机制紧密相联[1]P148。人的生理机制的局限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反映客观外部世界,而必须借由身体和经验来表达。在语言的初始阶段,人类通过身体与世界相联系,把自己的身体特征“投射”至客观事物中。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民族都是如此。因此,河有河口,山有山头和山腰,树有树冠之说[1]P148。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加强,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渐渐从具体概念中脱离出来:他们开始借助于表示某个具体实体的词语来指称或认知某个陌生的概念,从而把实际上不一样的事物当做同一种事物来谈论,其必然结果就是隐喻的产生[1]P148-149。
3.2隐喻的建立
隐喻是用非常规概念对客体或事件的描写[5]P2。这里引申出两个概念:对象——被描写的客体或事件,媒介——以非常规方式进行描写的概念。两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呈网络状方式连接。比如提到“阴天”会使人联想到“阴郁、心情低落、萧条”等等概念,而“玫瑰”则常常和“爱情、热情、美好”等概念相联系。隐喻的意义是通过媒介在描写对象中得到非常规解释而建立起来的。非常规解释以媒介概念与对象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5]P2。
4、认知角度下的歇后语翻译方法分析
尽管隐喻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思维机制,但由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思维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隐喻呈现出很大差异。如“狗”这种动物在西方人眼中代表“忠诚、友情”,而在中国人眼中却是“卑贱、势力”的象征。语言的共性是语言可译性的基础,如一些科技词汇,专有名词的意义都可以从一种语言完美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但和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个语言体系中的俗语、习语、典故等……由于其喻化具有二级性或后生成性而往往成为译者面临的认知课题[5]P4。
对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处理得当与否,关键看译者是否能成功地将其蕴含的隐喻用汉语传递到英语中。隐喻所包含的两个要素:对象及媒介体现在语言中分别为歇后语的意象和它的寓意,后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联想意义。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个歇后语,前半部分的喻体是一个意象,后半部分解释说明了该喻体的联想意义。理想的歇后语翻译在英语表达形式上既要保留它的形象,又要译出它的寓意。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将中国式隐喻的意象和它的寓意传递给认知方式与中国相差较大的西方人。如果保留意象,其联想意义常常不能被西方人所理解。但若舍弃意象,汉语生动形象的文化表达随之丧失。该怎样处理这种“两难”情况?以下笔者将结合一些歇后语英译的实例对此类歇后语的翻译进行一番探讨。
4.1直译法
人类的认知方式虽说异大于同,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意味着一些隐喻所具有的意象和寓意无论对于汉语还是英语读者来说是相似的。比如中西方文化对“狐狸”这种动物“狡诈,虚伪”的特点都是认同的。中文中有“狐假虎威”的成语,英文里有“as cunning as a fox”的说法。因此,对一些包含此类隐喻的歇后语便可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既能保留生动意象,又能传递深刻内涵,可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例如:
(1)、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A dumb man eating the bitter herb—— he had to suffer the bitterness of it in silence.
(2)、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A tiger wanting to eat the sky—not knowing where to start
4.2套译法
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世界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透视角度,因而产生隐喻的异形同义现象,即喻体不同,相似点具有共性[6]P11。有时候英汉两个隐喻表达的是同一个联想意义,但用的却是不同的喻体。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目的语读者不致产生理解上的困难,不妨保留目的语的喻体,即在翻译时用英语的喻体代替汉语的喻体,而寓意保持不变,追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体现在包含此类隐喻的歇后语的翻译上也是如此,试看如下例子:
(3)、老鼠尾巴上害疔子,出脓也不多。
To squeeze water out of a stone, not too much
(4)、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Were)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 here
例3、例4的意象被替换成了英语读者非常熟悉的意象,文化内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失,但从整体而言,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和原文读者所得到的感受应该还是很相似的。
4.3直译(喻体)+意译(寓意)法
英汉民族在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它们对同一喻体的理解存在很大区别。隐喻型歇后语中包含的喻体独具中国特色,往往很难被英语读者理解,翻译此类歇后语的难度不言而喻。不少译者常用的翻译手段是直接略去意象不译,转向意译。但这样一来,隐喻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意象就此消失,译文读者的阅读乐趣也损失大半。比如下例歇后语的翻译:
(5)、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意译:Dont know the first thing about (sth ).
译文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一下大意,原文中饶有趣味的意象消失了,歇后语的独特表达形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以说,保留意象是传递文化内涵的第一步。但又由于喻体对译文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不加以解释联想意义、只照搬喻体的翻译也是不成功的。所以不妨先直译出原文意象,再用意译的方法说明其联想意义。所以,例5的歇后语不妨翻译成:
Try to blow up a fire through a rolling pin. It just doesnt work[7]P83(参考周赛,2011)。
又如:
(6)、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The tail of a rabbit —— wont last long
这个歇后语的意象虽然简单,但如果后半部分用直译的方法简单翻译成“is not very long”, 该歇后语的隐含意思“持续不了多少时间”就没有体现出来,导致英文读者不能理解它的妙处。所以后半部分的联想意义用意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传达这层隐含意思。
4.4直译(喻体和寓意)+意译(寓意)+注释法
歇后语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许多涉及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和典故。因此,简单的直译和意译并不能完全把这些歇后语的涵义表达清楚,有时还需加注来解释说明,或交代原文文化背景,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该歇后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这里的直译和意译不同于4.3中的直译和意译,是先用直译法将喻体和寓意译出,再用意译法将寓意译出,最后进行加注的方法。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7)、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A Buddhas warrior guarding (statue) [A monk one zhang and two chi (4.5m) tall] (lit.) cant touch his head; too tall to have his head touched; (fig.) at a loss; unable to make head or tail of something.
以上译文在保留意象的前提下,如果省略直译,喻体和寓意之间的联系会显得十分突兀,毫无逻辑可言。另外,原文中出现的“丈二”是中国传统的计量方法,因此在小括号内加注了换算成国际单位的4.5m,便于英语读者理解。此外,在这个歇后语里“金刚”指的是“寺院内所塑的天王像”,为了区别它的其他含义,译文中也加注了“statue”一词。
再看下面的例子:
(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Zhou Yu beats Huang Gai— (lit.) The former is willing to give the beating while the latter gladly takes it; (fig.): The two sides involved are willing to do something, which may not be understood by others.
Notes: Zhou Yu, a mighty general of Wu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beat another Wu general Huang Gai in public. Huang Gai was then sent to the enemy camp to deceive the camp.
例8的歇后语出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大多数中国读者都耳熟能详,但对英语读者来说却比较陌生,不加注交代清楚相关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他们的理解困难,自然也不能体会该歇后语的妙用。
5、结语
中西方在认知上的差异造成两者对大多数隐喻的理解不同,进而使包含隐喻的语言形式——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具有较大难度。隐喻的翻译不仅是传递信息,实现交际意图,更重要的是接通双语文化的意象内涵,使译文读者能够领略原文喻体的意象内涵[8]P52。可见,理想的隐喻型歇后语翻译应力求将原文喻体和寓意准确地传递到目的语中去。本文通过对一些隐喻型歇后语的认知分析,得出直译法、套译法、直译(喻体)+意译(寓意)法以及直译(喻体和寓意)+意译(寓意)+注释法四种方法,克服了意译法省略文化内涵的缺陷。
然而,喻体和寓意经过翻译不可避免会受到亏损,任何翻译方法只能尽可能减少而不能消除这种亏损。本文只是对隐喻型歇后语翻译的尝试,并不能说已经较好地解决了此类歇后语的翻译难题。
【参考文献】
[1]王勃然.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起源、本质和功能[J].东北大学学报,2005(2):148-150.
[2]邹永红.汉语歇后语与翻译刍议[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9):197-198.
[3]陈科芳.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66.
[4]韩庆果.“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
2002(12):42-43,52.
[5]谢之君.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J].上海科技翻译,2001(1):1-6.
[6]张蓓.莱考夫的经验主义隐喻观探究[J].外语教学,1999(3):8,10-12.
[7]周赛.多元系统理论与汉语歇后语的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10):83-84,86.
[8]刘法公.弥补文化喻体意象亏损译法探讨[J].中国翻译,2009(6):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