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鹭
摘 要: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高校需要通过管理创新开辟就业的新路子。针对现今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为了保障大学生就业有“质”有“率”,需要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高本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创新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本校学生就业渠道以及发挥学生就业特长,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管理 就业 就业有“质”有“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15-02
近年来,无论是专科层次的高校还是本科层次的高校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作为专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市场对人才的期待仍存在许多矛盾。而在先就业后择业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并没有利用好初次就业挖掘个人的潜质的机会,导致自己的创新想法没能实现,特长没能发挥。可见,尽管先就业后择业能够保障大学生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不能保障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高就业率的倡导下,大学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时没有对自己作出充分的定位,因而在工作之后会因为不适应现有的岗位或者现有工作不能实现其理想等因素而放弃第一份工作,继而选择第二份职业。
对此,专科院校应当在高校管理中对大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专属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将就业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把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作为高校管理的首要目标。笔者以如何通过高校管理创新确保大学生就业有“质”有“率”进行阐述。
1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对高校管理提出的新挑战
1.1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现如今,“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普遍要面对的问题,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往届毕业生重新择业,应届大学生就业人数与需求岗位之间的矛盾则会进一步加大。由此,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供需脱节则是诸多新挑战的焦点,大学生就业人数与需求岗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合适就业岗位的缺少;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就业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致使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所以,供需脱节并不是单方面地强调就业职位缺少而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供需脱节同样包括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合适人才的情况。尽管教育部已在全国高校开通就业信息网和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但从实践情况来看,有些高校没有有效利用该信息共享平台。例如:由于没有对本校的人才信息进行梳理,单位在登录该校网站后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筛选出适合本企业的人才。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恰恰是无法根据海量的人才信息找到认同本企业价值观,与组织目标相近的人才。而造成供需脱节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在高校管理中,大多数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就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如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就业技巧等方面缺乏系统训练。”[1]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培养出的大学生,其专业技能往往不够突出、不够有特色。总之,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高校需要通过管理创新开辟就业的新路子。
1.2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主要是指高校通过一定的工作为本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而就业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方面。现如今,大多数高校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形成了职涯与心理辅导、就业/择业指导、信息咨询服务三位一体的就业管理服务模式。但是从总体上看,高校的就业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就业管理队伍职业化程度参差不齐,就业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人员与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为一比一千多,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此项数据为一比二百多。可见,由于高校没有配备充足的就业管理人员,很难有效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而在一些高校,特别是规模不大的专科院校就业“全员化”几乎被演化成就业工作全盘下沉各系(部),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常常是由其他部门临时调整过来兼职从事,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缺乏“专职化”。因而就业指导中心仅仅是就业季的临时性机构。而这种临时性的“指导”无论从人员配置还是指导内容都是较为疲软的,最终会影响指导的效果。
从专业化程度而言,由于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地、系统地培训,就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素质良莠不齐,更何谈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例如,有些高校的就业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资质,有的人员由于年龄较大,不擅长运用网络资源。这样的人员配置显然不能为本校的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
其次,就业管理工作没有做到有效利用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功能没有有效发挥。就业信息是大学生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最为直接的信息,而用人单位也希望从就业信息中了解高校人才的状况,可以说就业信息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了解彼此真实情况的直接且有效的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并没有有效地整合、利用信息资源,尽管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也已全面启用,但是用人单位注册数量太少,信息量小,可利用价值不高,无充分与毕业生对接,进而最终影响就业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得就业指导功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例如,有些高校尽管建立了就业管理网站,在网站上定时发布了信息,但是由于没有对该部分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或者更新信息的速度较慢,因而就业管理网站的性能相对较弱。此外,还有的高校忽略了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就业信息仅仅限于省际信息而没有提供全国范围内的就业信息,所以对于打算回生源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学校的就业管理网站显然不能满足其需要。
除了高校就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在许多院校,尤其是在文科院校中,学校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践知识的培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忽视了对实验或者实习课程的开设,大学生经过几年的理论学习,并没有真正掌握本专业的应用知识。有些高校在管理中尽管很重视学生的实操实训,在实践教学中也倡导实习就业一体化,强调顶岗实习。但学生不擅长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学得会,不会用,能落地生根,但不一定能开花结果。
2 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对高校的主要职能存在认识误区。从本质上讲,高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因而高校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教育教学培养人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是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就业管理则是检验本校学生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关卡。可见,学校的主要职能与就业管理在本源上是一致的。但是,现在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在教学管理中突出这一点,始终将就业管理放置于高校管理的边缘位置,在职能部门划分上,就业管理部门一般属于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一些专科院校的就业管理部门设置要低于一般的系(部)、处(室)。
其次,在思想上,部分高校的潜意识里仍存在保“率”而舍“质”的旧观念。在面对就业难的问题时,许多高校首先从提高就业率入手,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让本校大学生尽快就业。在思想上,许多高校认为,只要本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较高,就算完成本校的年度任务了。殊不知,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形式上保障了大学生尽快找到工作,而实质上并没有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最初理想。
3 通过高校管理创新确保大学生就业有“质”有“率”的几点途径
“由大学生就业所引发的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可通过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得以有效解决。”[2]前文提到,在高校管理中决不能只注重大学生就业的“率”而忽视就业的“质”,为了确保大学生就业有“质”有“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高校管理创新。
3.1 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高本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需求门槛的提高要求高校不断加强本校的专业建设,从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体如下所述。
首先,需要夯实现有专业的学科基础,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专业建设方面,需要增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就业目的,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部已经列为全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对此,需要利用实践案例充实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细化该课程的教育内容。“细化教育内容,能够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性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成功求职和就业。”[3]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企业或者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往届生为学生提供就业或者择业讲座,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即了解到社会工作的相关情况。这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知识储备上,都能让本校大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
其次,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增设实践教学环节。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实战训练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法强调通过现实中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模拟教学法亦是指通过实验室或者模拟工作环境,引导学生对现实情境进行分析或者决策。模拟教学法能够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真实感,通过模拟环境中的锻炼,大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掌握本专业知识,快速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实战训练法主要通过为学生设计见习、实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制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再次,在专业授课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尽量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进入公司或者其他单位见习、实习,更加全面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查漏补缺,在后续工作过程中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未来就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提高专业教育课程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强化实践课程的评价和考核、优化实践课程的实施方案、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催化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4]有些院校将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然而在这一学期中,大学生都要面临专升本或者找工作的问题,因而无法专心实习。据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实践教学穿插在不同的阶段,在第一年的理论学习之后为学生提供一段时间的见习期,另一阶段则在最后一年安排学生的实习。如此一来,大学生可以在求学的过程中不间断地利用见习、实习机会,进行实践活动。
3.2 创新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本校学生就业渠道
创新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高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础之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拓宽本校学生的就业渠道。
首先,需要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互动,互动的模式有两种,一是可以让学生进入到单位开展实习、实践;二是可以邀请企业到高校与学生直接交流。因此,在学校的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互动模式,积极联系和协调企业,尤其是与本院校就业相关的企业,在校外建立用于本院校学生实习的实践教学基地。此外,在企业来校交流时,应积极组织同学观摩、听课,及时公开讲座信息,让本校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讲座中来。
其次,尽可能地挖掘和利用就业信息,拓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如果说现场招聘会是有形市场的话,那么网路的虚拟招聘则是无形市场。高校在管理中应将两个市场置于同等的位置,据此,高校应积极搜集各地企业的招聘信息,建立本校的人才库,让供需双方直截了当地了解彼此。在搜集就业信息时,不要忽略了对省外就业信息的搜集,在人才库的建设中,应通过网站的信息筛选功能,高效地将本校大学生个人信息展现在用人单位面前。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院校就业信息的共享,即利用区域内或业内高校就业联盟网。
再次,可以在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设立自己的实践基地,或者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大学生就业与实习的对接。具体来说,高校一方面应保障实践基地的使用率,鼓励学生积极实习;另一方面还需要鼓励学生多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积累就业求职资本。
3.3 发挥学生就业特长,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平台
对于高校特别是专科层次的院校而言,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是保障大学生就业有“率”的先决条件,而为了实现本校学生就业有“质”,则需要发挥学生的就业特长,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对于就业目标,大学生的创新想法和特长在中小、小微企业比较容易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型企业不能作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应该强调高校不能一味盯住“率”的数据。不可否认,大型企业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个人发展都有着自己的优势,但大型企业僧多粥少,只有少数人能入列其中。据此,大学生应将目光投入到中小、甚至小微企业中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类企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理想在这类企业中更易实现。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过程就是把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初步认识劳动力市场、认识工作世界、提高决策水平,拓展今后的工作宽度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尹华.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管理转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146.
[2] 张晓慧.由大学生就业引发的教育质量和高校管理改革问题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0):58.
[3] 叶秀娟.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2):74.
[4] 汪霞,钱小龙.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