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晓明
拥挤不堪的门诊,炒号的黄牛……我在协和医院上班时觉得这一切是那么司空见惯,甚至认为医疗工作就应该是这样。但去年我用了近一年时间到美国参观学习,才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说中国人太多而医生又太少,这是人口的问题吗?世界银行2010年的数据显示,以每1000人拥有的执业医师数量计算,中国为1.5人,美国为2.4人,两者差距并不悬殊。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门诊差距: 5分钟PK半小时
我去的克利夫兰诊所是在全美排名第二的诊所,拥有全球知名的妇科泌尿专科诊疗中心,但就诊的人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拥挤,宽敞明亮的大堂看起来像酒店,就诊时可以给每个患者都安排一个单间。
患者和专家沟通的时间为初诊30分钟、复诊15分钟,专家不但专业知识精深,对患者的态度也非常友好。从带我的主任和患者的一个握手、一个拥抱中,我看到了融洽的医患关系。而在中国,老百姓去协和看病时,通常是三五分钟就被打发走,而在美国看专家门诊简直堪称是享受了。
水平差距:医院级别PK私人诊所
协和作为国内顶级的三甲医院,在国内拥有最知名的专家,而到了偏远地区或县级医院,医生水平就和协和的相差甚远,还存在着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等级之分。
然而,全美各地医生的医疗水平基本是持平的,大城市与小镇、大学医院和专科诊所并没有显著差异。比如,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简称AAGL)的前主席刘宗源作为全球知名的妇科专家,居然不在大型的“三甲医院”内执业,而在街边租了一栋楼,和自己的学生合伙开设了妇科专科诊所。在美国,医院是不分层级的,很多私人诊所都能满足老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
培训差距:四年PK十年
在美国要成为医生,医学院毕业后必须要经过全国性的考试和Match(即医学生与申请医院进行面试、匹配),获得住院医的机会,进入为期四年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在住院医结束以后通过执照考试,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住院医不算是固定的工作,在毕业以后面临着三种职业前景的选择,可以去医疗机构,可以自己开诊所,也可以进入到2~5年的专业医师培训体系中,向某个专业进一步深造,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国内并没有这样帮助年轻医生成长的培训体系。以我个人为例,我大概花了十年左右才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手术的医师,而在美国这个过程就是住院医培训的四年。此外,各家医院之间对于同一疾病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尤其是患疑难重症的患者,总会有在全国范围内找到最好的专家为自己治病的心理,这也使得大医院患者趋之若鹜。
我个人觉得,导致中美之间差距的核心问题就是医师培训体系。其实,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建立起了医师培训体系,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没有建立起成熟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对中国的医师来说,最关键的准入门槛是在医科大学取得本科学历后须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然而,中国医生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缺乏考核,不具备像多数国家那样所要求的去多个科室轮转以汲取治疗经验的硬性规定,造成“医学博士不会看病”的问题比比皆是。
(摘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