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化劳动与异化劳动论同化劳动与异化劳动

2013-04-29 08:16胡晴
西江月·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劳动关系

胡晴

【摘 要】劳动关系的同化与异化,是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重要内容,二者在不同阶段的劳动关系发展中呈现此消彼长、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本文通过阐述同化劳动与异化劳动的内涵,分析二者历史演变的过程,探索了马克思同化劳动与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劳动关系;同化劳动;异化劳动

一、异化劳动与同化劳动的内涵

(一)异化劳动。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而人的劳动也必然是社会性的劳动,劳动产品总体上也理应属于整个社会。但是,由于人类内部群体、个体之间差异及其相对应利益分离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劳动产品的占有也就出现了分化和分离,劳动者的劳动付出不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且反过来成为统治劳动者的外在力量——这就是劳动的异化[1]。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2)劳动者活动本身的异化;(3)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4)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其中前三个方面的异化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也即劳动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当劳动者同自己的产品及自己的劳动相异化,那么这些产品和活动就不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属于剥削压迫他们的资本家。由此可见,劳动异化造成了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扭曲的社会劳动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是这一社会形态下劳动关系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劳动者与资本家分工的严重对抗是其直接原因。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同时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速发展。

(二)同化劳动。劳动的同化与异化是构成劳动的二重化的两个方面,劳动关系的同化与异化则相互补充、相互刺激,共同促进劳动关系的平稳发展。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劳动同化”这个概念,但在他的著作中却包含着丰富而明确的关于异化劳动的对立面——同化劳动的思想,我们可以将这一思想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劳动和劳动产品同人的存在与发展相统一,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满足着人的需要并促进人的发展。②劳动者个人利益于社会利益一致,劳动者从劳动中获得了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实现了个人价值,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③这种劳动的特征是社会性、科学性与创造性三位一体。马克思将吸引人的、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劳动称为“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 并指出“把劳动单纯看作牺牲,这纯粹是消极的规定”[2]。

二、异化劳动与同化劳动在不同时期的体现

异化劳动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达到了顶峰。从人对社会的关系来看,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且以事实上的不平等作为社会化的前提。在这种社会利益同个人利益互相对立的社会关系中,工人劳动与其劳动条件相分离,劳动者的劳动以及劳动产品都不可能归属于自己,工人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能力交付给资本家,而与此同时资本家便将工人辛苦劳动而得的产品统统占有,因此可以说劳动的本质是完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日渐成熟以后,资本家意识到改善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开始重视与劳动者的关系协调,提倡解放劳动者的个性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和劳动激情为社会生产出更多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资本主义劳动关系中也有着同化的一面。但我们应当看到,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不被消灭,异化劳动就永远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同化劳动只能局部地、表面地存在。

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异化劳动的私有制基础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状态,实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根本上的一致,因而社会的本质是同化劳动,同化在劳动关系领域应当占领着主导地位[3]。我国目前虽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劳动关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异化因素,但这不能否定我国在改善劳动关系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在限制资本的同时对劳动者的权益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和维护,劳动者逐渐从劳动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中脱离出来,开始从劳动中获取乐趣并追求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当然,我国的劳动同化水平还比较低,还不能达到威廉姆森设想的“所有的职工成为投资人,享有所有者的一切权利”这种绝对理想的劳动关系。对异化劳动的扬弃以及同化劳动关系的完全实现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共产主义的实际实现才能完成。劳动同化是我们正在努力并将长期追求的利益状态。

三、异化劳动与同化劳动理论给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启示

第一,极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将劳动者的劳动从简单的、机械的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使劳动者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体会到自由与幸福。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式的劳动分工在一定时期内还不能完全消除,因此部分劳动者还被迫作为机器的附属品被束缚在狭小的工作岗位上从事着机械的、没有个性的劳动,具有某些异化劳动的特征。但这种状态是我国处于特定生产力水平下必然存在的状态,也是向劳动关系的完全同化转变的必经阶段。这种状况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只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这种状态必然会被具有高度科学性与创造性的同化劳动所取代。

第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易为异化劳动的发展提供土壤,需要我们随时保持警惕。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产品要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而市场经济又崇尚效率、注重刺激,这样才能调动劳动者参与财富创造的积极性。在加上我国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些都极易引发劳动关系的异化。我们只能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走和谐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抵制中国漫长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以及改革开放吸收来的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负面因素,尽最大可能减少生活中出现的官员贪污腐败、个人拜金等现象,维护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纯洁性。

第三,正确理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现实关系。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分配领域中的弊病使部分劳动者的劳动与其报酬不相符合,这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久而久之还会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酿成祸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这种非本质、非主流的局部性对立关系,带有异化劳动相类似的特点。坚持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劳动关系,逐渐弱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

综上所述,同化劳动与异化劳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有不同的表现,同化劳动是劳动理念中比较理想的状态,而异化劳动却始终真实地伴随在人对社会关系的领域中,并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高度发达以及受传统封建文化等的影响,在局部劳动关系领域还存在着少许类似异化劳动的现象。只有科学认识劳动关系中的同化与异化现象,才能更好地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将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易小明.异化劳动理论的几个相关问题——从差异角度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5:113.

[3]孙云.论同化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4(6):8.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劳动关系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方式研究
浅析我国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
竞业禁止协议探究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幸福异化:一种研究幸福问题的新视角
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异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