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提升产业聚集区经济发展

2013-04-29 07:45刘彦璞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人力资源

刘彦璞

摘要:在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经济与科技的竞争愈趋激烈的大环境中,要使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方式始终处在一个有序的转轨之中,就必须积极推行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增长。

关键词:产业聚集区 人力资源 经济增长

在我国经济增长因素中,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对产业聚集区经济的增长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为更好地支持濮阳市产业聚集区企业发展,服务濮阳市经济发展大局,濮阳市大力加强支持产业聚集区建设政策。通过向产业集聚区企业提供政策帮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企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政策,快速发展壮大,发挥社会价值,多吸纳安置就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推进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以更好的提升产业聚集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人力资源促进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从业人力资源的积累

通俗的讲,人力资源是从全部人口中剔除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只有投入到生产中的人力资源,才能创造财富。我国存在着大量潜在的人力资源供给。至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增加284万。有学者估计,我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8.05%左右,城市失业率水平较高。同时我国农业劳动力中实际存在着1亿左右的潜在失业人员,需要从农业领域向外转移。从人力资源数量来说,存在相当于一个大国的人力资源的过剩供给。失业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损失,如果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充分实现就业,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将极大的促进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增加人力资本含量。

侯亚非(2000)考虑从业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运用人力资本存量模型,N为在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做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率比单独使用劳动力人数模型得出的贡献率要高,这实际上反映了隐含在人力资本存量中的劳动力质量投入的贡献。在对比分析中,他将劳动者分为初中及以下组和高中及以上组和文盲半文盲组,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模型:,其中分别为初中以上、初中和小学、文盲半文盲在业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得到的结论是:固定资本存量和小学及初中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最大,主要是由于小学和初中劳动力的人数多拉动造成的,想对而言,大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则主要是体现在其较高的受教育年限上。而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弹性是负的。

在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日益深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放弃劳动力同质的假设,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即人力资本存量方面考虑劳动投入。侯(2000)利用截面数据分析了分产业的要素投入弹性,得出我国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和建筑业的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数量投入带动的,劳动力的素质是低层次上的均一,劳动力数量的过剩抵消了劳动力素质的贡献。劳动力质量的贡献在一产和三产中比较明显。

在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聚集区经济模式中,技术型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是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其中后者的作用更为强大。只有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才能实现技术创新,从而推动实现技术经济。东亚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龙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主要是通过引进资金与技术和培养本国的技术型劳动力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这种增长缺乏持续的动力,本身经济内部缺乏技术创新是这些国家难以抵御外部环境冲击的根本原因。泡沫经济、开放的市场体系和金融体系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和危机,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内部经济增长与安全的干涸。

因此,转变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实现产业聚集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要切实提高从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注重培养技术型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固然对经济增长及其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在人力资源对经济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与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本的主体是会思维、具有能动性的人。

我国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如果能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这种配置本身就会有巨大的收益。总的来看,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更倾向于采用政府指令和制定计划的方式配置人力资源,改革开放以后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的方式配置人力资源。

从宏观结构的角度看,大量农民工的流入城市,表现为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迁。农民工的流入城市并不是政府计划运作的,而是农民工自主的一种选择。

市场配置的结果是将十分有活力的年轻劳动力与资本密集的东部沿海区域相结合、与投资高度密集的城市区域相结合,此种结合的结果,当然会创造较高的效益。

现在,生产要素中劳动力的因素日益重于物的因素,需要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健全劳动力市场,真正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有效发挥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基础条件。

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大多属于科技创新型企业,不仅需要人力资源个体的高素质及知识积累作为前提条件,更是人力资源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结果。人力资源的配置模式决定了这种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也会影响人力资源个体提高自身质量的主动性和信心。有效、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人尽其才”,化人力资本为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发展的动力,亦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的客观要求。

通过市场配置,人力资源跨地区、跨行业的流动,将引起人力资源结构、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进而为产业经济的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为实现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提供人力条件。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在人力资源影响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诸多方面,起着组织作用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这是人力资源的微观层面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HRM)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有替代、放大、引致和外溢等效应,其总效应是直接提高劳动力的效率而间接增加经济产出。

作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地并且全方位地参与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践当中。在整个的制定与实践过程中,战略制定部门(小组),各职能部门及其员工都被视为人力资源部的顾客。人力资源部作为企业的战略伙伴,其根本的目标是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品使顾客满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企业战略制定团队的一部分,为战略的制定提供所有关于人力资源效力的信息,例如人力资源的获得和开发,进而为最佳战略的选择和制定提供帮助。在战略实践当中,面对各职能部门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对各种人力资源功能的发展、实践和应用,为企业的战略实践提供具有必要技能的有效人力资源,使得人力资本的增长战略和企业的整体商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才储备水平

一是以投资教育,投资未来。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人才储备水平。二是改革教育思路。要改革“死读书、读死书”的传统和压抑人们创新精神的应试教育。围绕人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三是改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要进一步形成不断更新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风气。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可极大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大多数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中,在各种要素投入水平给定的前提下,总还留下很大的余差,代表着无法解释的一部分收益,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收益应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改革人才配置机制,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重点。目前,中国是人才不足和人才浪费两者并存。受计划体制影响的人才配置机制,使本已不足的人才不能顺畅流动、各得其所、最大限度的创造价值,因而进一步放大了人才资源的不足。人才是全社会的稀缺资源,他的配置效率某种意义上影响着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人才配置的基础是改革人才配置体制和机制;决定人才配置效率的是人才的可流动性。为此,要提高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水平,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建设,实现用人者与求职者双向选择。要培育人才流动中介,发挥对人才的评价、推荐、服务、公证等作用。

创造“留人”的条件,使整体用工环境更“优”。实现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既能促进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也能有效解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要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得以实现,但影响人力资源实现价值的因素并不全在其自身。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生活环境等都是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政府的主要责任不是直接配置人力资源,而是为各类人员营造公平的施展才能的机会,创造有利于人才价值实现的环境。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权益有保障,尽量实现充分就业,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侯亚非.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王向阳.产业集中、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玄欣田,彭丽粉.我省产业集聚区集群发展能力提升的“瓶颈”及相应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人力资源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