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3-04-29 02:25马茜赵新光苗红张洪峰裴中力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8期

马茜 赵新光 苗红 张洪峰 裴中力

【摘要】 目的 探讨MRI诊断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1例手术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相关MRI表现。结果 20例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中神经鞘瘤12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4例),副节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其中良性14例,恶性7例。结论 MRI对诊断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具有独特优越性,根据信号特点对病变类型的判断有非常重要价值。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肿瘤;腹膜后间隙;腹膜后肿瘤;MRI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97-01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是腹膜后肿瘤中较常见肿瘤,占腹膜后肿瘤的第二位,来源于腹膜后神经鞘或神经束衣,交感神经节及副神经节组织,包括神经鞘瘤(良、恶性)、神经纤维瘤、副节瘤(良、恶性)及交感神经节细胞来源肿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现收集2004年5月至2012年8月经MR检查病理证实的病例,根据MRI特点,提高诊断率。

1 材料与方法

21例患者均证实为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男14例,女7例,好发年龄28-58岁,平均为43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13例,高血压4例,无症状4例。

21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利用西门子1.5TMR仪及标准腹部表面线圈,采用梯度回波T1WI、T2WI、FS-T2WI三个断面(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序列为T1WI-TSETR370ms,TE15ms;T2WI-TSETR4150.00ms,TE98.00m;T2WI-FS-TSE,TR2150ms,TE98.00ms,扫描层厚为4mm,经肘静脉注入15ml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将原始数据取层厚3mm,重建间隔1mm,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

2 结 果

21例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均位于腹膜后间隙,神经鞘瘤12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4例),副节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其中良性13例,恶性7例,神经鞘瘤中实性4例,囊实性6例,囊性2例。位于肾周间隙者较多,约12例,腹主动脉旁者4例,肾上腺区3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2例。MRI信号特点:多数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较均匀,部分信号欠均匀,增强扫描后多数为较均匀明显强化效应,良性者边界清楚,边缘光整,神经鞘瘤见完整包膜;恶性者边界不清,边缘不光滑,有分叶,强化效应不均,可合并囊变、出血、钙化、坏死。副神经节瘤多以囊实性为主,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3 讨 论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腹膜后肿瘤,居第二位,来源于腹膜后神经鞘或神经束衣,交感神经节以及副神经节组织,包括神经鞘瘤(良、恶性)、神经纤维瘤、副节瘤(良、恶性)及交感神经节细胞来源肿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特点为膨胀性缓慢生长,良性肿瘤直径不超过7cm,且多位于神经鞘内,见神经外膜构成的包膜,早期体积小、位置深侵蚀性小,腹膜后间隙范围广,多无症状,临床不易发现。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多与神经相连,神经鞘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神经纤维瘤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MRI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可见较明显强化效应,可见靶征,良性者囊变、坏死少见。恶性神经鞘瘤、神经纤维肉瘤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肿块大、结节状、分叶状,MRI信号不均,强化效应明显不均,包膜不完整,囊变、坏死常见。可侵及周围组织、器官。神经母细胞瘤常见钙化,并常伴淋巴结转移。

副神经节瘤来源于外胚层细胞与神经管之间的神经脊,主要分布在头颈、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少见,腹膜后者多为异位嗜铬细胞瘤,无论良恶性,常可引起高血压,波动性大,难治。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代谢产物香草基扁桃酸(VMA)均明显升高,术前诊断对手术有重要意义。恶性神经鞘瘤包膜浸润明显,切除不彻底,术后易复发,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多见于肾上腺区,圆形或类圆形,病灶较大,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多呈球形,囊变、坏死、钙化、出血常见,有或无包膜,直径常在10cm或以上,常见囊变,坏死、出血少见,血供丰富,强化显著。恶性者边界不清,出血、坏死、钙化显著,囊变相对少见。

4 鉴别诊断

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常沿脊柱两侧腹膜后间隙生长,与脊柱关系密切,沿肋间神经生长时,可有肋骨压迹和同侧椎间孔扩大,肿瘤常并发囊变、坏死,MRI具有优势。

副神经节瘤,多位于肾上腺区,圆形或类圆形,病灶较大,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包膜,血供丰富,明显强化,据典型症状、高血压、儿茶酚胺增高,容易作出诊断。恶性者定性较难,需靠病理诊断。

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肉瘤信号明显不均,常伴不规则钙化或跨中线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不均,见结节状强化。

综上所述,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直接显示肿瘤大小、形态、范围、信号、内部结构,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建军,曾蒙苏.严福华等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分类以及CT诊断和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0.10,25(10).

[2] 袁雁雯,祁永爱.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6).

[3] 姜树学 马述盛,主编.断面解剖与MR、CT、ECT对照图谱[M].大连: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7-5381-2705-4.

[4] 袁雁雯,祁永爱.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8(6).

[5] 庄严阵,陈佩琼,杨萌霓.13例副神经节瘤并力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4,10(02):147-149.

[6] 高元桂,蔡尤铨,蔡祖龙.磁共振成 参考 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7-80020-298-4/R.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