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鹏 郑泽凡 王续潼
【摘 要】侦查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为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惩戒犯罪而采取的一系列侦查方式,手段。常见的有调查走访,摸底排队等,但在分析案情确定犯罪嫌疑对象范围的过程中,侦查机关往往运用一种不属于传统侦查措施的分析方法,利用心理学来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动机,从而推测出其可能具备的特征,这便是我们所谓的犯罪人特征剖析法。随着刑侦水平的不断提高,侦查手段的不断丰富,此方法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逐渐的应用于刑事侦查中。发展前景令人乐观。
【关键词】侦查心理学;犯罪心理分析;犯罪人特征剖析
一、西方主流的犯罪心理分析学派
西方刑侦领域拥有三大犯罪心理分析学派:FBI犯罪现场分析法,戴维坎特的侦查心理学法,以及布伦特特维的行为证据分析法。
(一)犯罪现场分析法。约翰道格拉斯等人在1978年开始重点研究犯罪行为背后犯罪人个性与犯罪动机,主要研究性谋杀的系列杀人犯的个性特征,基于犯罪惯用方法和个性特征总结出了一种分类方法,即“有组织力与无组织力”的二分法。而后在系列杀人案的侦查中,以该分类法为依托,通过1.收集现场证据2.将犯罪信息予以分析,判断案件类型,明确被害人共同特征等3.重建犯罪现场,判断犯罪情景过程4.对犯罪人的动机,体态特征,人格特征进行画像5.根据画像进行侦查。从而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二)侦查心理学法。此侦查心理学法,并非泛指侦查心理学这一学科,而是一种利用心理学进行犯罪人特征剖析,从而运用到刑侦过程的一种分析方法,是英国心理学家大卫坎特创立的。它与FBI的现场分析法同样使用统计学方法,但坎特则是根据其理论不断更新犯罪人数据库,通过已知的犯罪人特征,根据案情和犯罪人相似性将未知犯罪人归为某种类型而后再做研究。坎特提出了五因素模型,即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五个方面的互动因素:1.人际间一致2.时空的重要性3.犯罪人特征4.犯罪人职业5.司法知识。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常用到的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刻画时,大多是遵循这五点因素进行分析的。
(三)行为证据分析法。特维强调心理画像必须根据现场的各种证据,通过证据进行行为分析,进而进行心理画像。其步骤在于:1.进行犯罪心理画像前要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刑事分析以确保作案人,受害人的行为及犯罪现场特征的完整性。2.对被害人进行全面的研究,推测出作案人的动机,方法及作案人幻想行为的决意等。是一种风险系数评估。3.对犯罪现场特征进行分析,包括进入现场方式,攻击方式,对被害人的控制方法,案件的准备行为等。由此推断出作案人的精神状态,计划,幻想和动机等。在前几步的基础上推断犯罪人的行为特点和个性特征。特维认为在犯罪心理画像中要运用演绎推理来分析行为证据,根据案件不断更新的证据,抛弃原有的没有证据支持的推断,不断修改画像。
二、具体形式的犯罪人特征剖析
系列命案由于具有相似的特征且是同一犯罪人所犯,因此具有众多规律可循。行为特征明显。
1.迈克尔·赫·斯通的邪恶等级量
刑事侦查不是单一的过程,不是运用单一的知识便可完成的,因此,对于系列杀人案来说,侦查人员必须要了解那种类型的人会成为系列凶杀案的凶手。对于此类凶手的内心邪恶程度可以使用迈克尔.赫.斯通的邪恶等级数量有以下几种:
A.有理由的的谋杀,不怎么邪恶
B.嫉妒导致的冲动性谋杀
C.为了消除妨碍杀人而进行的恶意预谋
D.连环杀手,反复性的邪恶行为,但是没有折磨受害者
E.连环杀手,以折磨受害者为目的
其中可以看到该分类与我国几起重大杀人案件主犯的犯罪动机相吻合。如D项就对应了著名的马加爵案。
2.李玫瑾教授的危险人格与危险心结分类
2.1人格,是指人在成年后在其各种心理活动体现出来的整体,独特,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和心里征象。具体到刑事侦查中,是要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特征,而犯罪嫌疑人是对他人或社会具有威胁和危害的,而决定其行为的正是其人格,通常称之为危险人格。李玫瑾教授的危险人格分类体现的简洁而到位。分类为:
先天禀赋为主--生物学意义:反社会人格,起因不明:顽劣
后天养成为主--社会学意义:犯罪人格,社会化缺陷:乏爱。以及缺陷人格,社会化缺陷:溺爱。
2.2在相当数量的刑事犯罪中,犯罪分子并非具有危险人格,而是心结,可以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如下:
意结类犯罪心理:犯罪动机令人费解。连其自己都无法表述令人信服。犯罪行为有明显的目标指向性,并非无缘无故随机选择对象。犯罪嫌疑人具有正常的生活轨迹。第一次犯罪前并无前科。犯罪嫌疑人往往具有人格保守性。
案件发生地地处偏远,保守的区域。被害人人际关系显示是熟人作案的。侦查范围显示围绕被害人周围环境是稳定的,具有正常生活的。
知结类犯罪心理:犯罪动机有明显指向,犯罪嫌疑人自我能清楚的表述。犯罪嫌疑人存在正常心智下认识的狭窄性。犯罪多带报复特点。犯罪嫌疑人人格大多具有偏执性。犯罪嫌疑人日常生活受到挫折。
犯罪现场的表现趋向于仇杀或报复杀人的。犯罪手段及其恶劣,带有一定变态心理表现的。被害人人际关系网中有具有偏执人格的对象。
情结类犯罪心理:犯罪动机具有发泄与泛化性。随意随机的选择犯罪对象。犯罪嫌疑人具有正常心智且情感孤独。犯罪多有表达性与满足感。带有宣泄意味。犯罪呈现“并非错乱的疯狂”。犯罪嫌疑人大多情感受到过创伤。
此类案件比较特殊,无论从海外还是国内的案例看,最明显适用的案件类型莫过于恶性破坏案件,往往带有自杀性质,如自杀性爆炸案,自杀性纵火案,自杀性枪击案等,如厦门公交爆炸案。
3、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
约翰.道格拉斯说过:连环杀人案进入案发现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印有当地的地图。的确,地图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无可厚非。犯罪现场所处位置会反映重要的信息,其中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动机,被害人的社会背景,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思路等等。戴维坎特曾提出过“圆周假设”理论,即对于一个已知的犯罪人是一个人的系列案件。把所有犯罪标注在地图上,找出两个相互之间距离最远的位置,将其连线,并用这一线段作为直径,可以画出一个包括所有犯罪在内的圆周,而犯罪人的居住地点,很有可能就在这个圆周里,在距离圆周中心不远的地方。虽然只是假设,虽然有多重因素可能影响或是务必影响到这种假设的准确性,但实际情况是,在严格的总结归纳后,有80%的强奸犯样本确实居住在这个圆周内,60%以上的犯罪人居住在这个大圆周半径中心附近。
三、总结
通过实践发现,虽然以犯罪心理分析为主要手段的犯罪人特征分析法如同西方FBI犯罪现场分析法在具体应用后结果并不完全准确,也正因为如此,该方式还未被侦查机关列为主流的侦查措施。但是随着心理学,犯罪学,侦查学的不断发展与融合,犯罪人特征剖析法在不久的将来,会从一项隐性的侦查措施“跻身”为正式的侦查措施,从而成为刑事侦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美)特维.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M].李玫瑾,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2]李玫瑾.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3](美)迈克尔·赫·斯通.剖析恶魔[M].晏向阳,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4](英)David Canter.犯罪的影子[M].吴宗宪,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美)迪·金·罗斯姆.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