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探新

2013-04-29 00:31张新李森
西江月·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资助工作贫困生

张新 李森

【摘 要】报告了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现状和创新之举。文章重点介绍了可操作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勤工助学岗位改革以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拓展和心理帮扶,并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方向和工作方法的革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资助工作;贫困生;勤工助学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医学类独立学院,秉承“全面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育医学英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了一批批服务于社会的医护人才。但学院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贫困比例很高,传统意义上的资助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为此,学院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上进行了积极地探新。

1、可操作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主要有贫困证明法、班级民主推选法、辅导员评价法、生源地分析法等等。这几种方法都有其合理之处,但认定标准单一,定性多定量少,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够科学规范[1],影响了资助工作公平公正的实现。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经过反复研究,不断摸索,结合了以上几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科学化、可操作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1.1成立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评议小组。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兼职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的成员中,要求学生代表人数合理且具有代表性,既要有学生干部又要包括普通学生,人数不应少于年级总数的10%。

1.2评议小组复查证明材料。申请者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及个人申请书,评议小组通过电话与当地民政部门联系,核实调查表信息的真实性,确定参评资格。

1.3量化申请人家庭经济情况。根据申请者家庭的实际情况,按照表1所列标准进行累加计分。

表1 家庭经济情况量化计分表

1.4班级和评议小组民主评议。申请人所在班级和评议小组的全体成员针对申请人的在校表现进行评议并打分,满分10分。要求申请人明礼诚信;生活简朴;无奢侈浪费现象;无不良消费、不良嗜好;无违纪现象等。

1.5综合结果并应用。申请人家庭经济情况得分与班级和评议小组民主评议平均分相加,结果即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最终依据,也是学院国家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特困补助、勤工助学等各项资助工作的资格认定依据。

2、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岗位设置

勤工助学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助困育人,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关键作用。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是目前学院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学院对勤工助学管理的重点和创新点。除了传统的助研、助教、实验室和后勤服务等岗位外,学院还根据阶段性工作需要和学生的能力特长等设立了相应的岗位,努力扩大勤工助学的主体范围,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学生自身的优势。例如,针对那些学有余力且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生,学院设立了“辅导员助理”岗位,让学生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更体现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与自治。再如,学院在迎新期间,为勤工助学学生开辟专门区域用于自主经营,并主动与供应商联系,签订退换货事宜,帮助勤工助学学生把经营的风险降到最低。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拓展和心理帮扶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贫,应从源头做起,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帮助为主动寻求机会、提供服务、获得报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有尊严地解决自己贫困的问题[2]。学院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中,着力让学生养成自强自立的意识,加强学生角色和工作角色的对照,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早的了解社会需要,练就谋生本领。学院专门组织心理咨询老师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帮扶工作,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贫困、理解贫困,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乐观自信的人生观。学院还通过“诚信自强之星”等活动树立榜样,用先进事迹来鼓舞和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

4、学生资助工作展望

4.1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材料的可信度。学院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参考材料是加盖有当地民政部门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这是认定工作最关键的一步。但是,一些地方民政部门掌握信息有限,对审查核实工作落实不严,相关工作人员假公济私、顺水推舟、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3],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国家应出台生源地学生及家庭情况证明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从源头上杜绝虚假证明材料的出现[4],确保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真实高效。

4.2 拓展勤工助学岗位。目前学院能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数量仅占在校生总数的3%-4%,且主要面向低年级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很难满足广大学生的迫切需要。为此,学院应立足校内资源,积极开辟校外勤工助学的机会,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勤工助学基地,突出高校学生的文化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打造以质优、高效、创新见长的学生服务品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5]。

4.3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在整个校园里营造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大环境,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推进学院学生资助工作从“无偿式”到“有偿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这样不但减轻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难度,还可以让贫困大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回报社会,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常亚平,宗树阔.中国高校学生贫困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1):119-124.

[2]陈丽香.基于就业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对策研究——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4):44-47.

[3]刘洁,王慧磊.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13):119-147.

[4]蔡偌欣,潘金云.以规范性和公正性为前提完善贫困生认证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11(9):226-227.

[5]许娟,杨智慧.嘉兴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9):80-81.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资助工作贫困生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基于激励管理机制探究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与勤工助学的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法创新的探讨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基于工学结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