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颖
【摘 要】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都寄托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学生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即使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党史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共党史的教育具有战略性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
前 言
中国国家和党的精神财富最宝贵的的部分是中共党史,中共党史作为大学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对党史的了解程度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意义
1.1激发爱国热情,肩负使命。从1848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沦为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亟,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只有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探索才带领中国人民真正找到了一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华民族腾飞的康庄大道。“青年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邓小平在加强青年历史教育方面还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加强历史教育让大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无硝烟的战争”正在继续,他们应提高警惕、认清形势、继往开来,自觉肩负起这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
1.2澄清历史是非,抵制邪恶势力。近年来,各种歪曲、丑化党的历史的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存有争议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更是肆意诋毁。以对毛泽东的评价为例,一股否定毛泽东进而否定毛泽东贡献的思潮来势凶猛,对此,邓小平曾经指出:“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通过历史教育,让大生明白我们党从事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教训可参考,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可我党每次都能力挽狂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不断成熟和壮大。“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教育青年,也要揭露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可以扩大其历史视野,培养其历史思维,自觉抵制各种邪恶势力,坚定对共产党的信心。
1.3学习革命精神;提高素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年代创造的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素材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李大钊精神,两弹一星的开创精神,公而忘私的抗洪精神等等。当代大学生都是在和平、物质丰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缺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品质与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历史教育要以鲜活的事迹、真切的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以先进历史人物为榜样,自觉培养起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
2、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共党史教育模式有两种类型:一是说教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居高临下地依据传统的理论、家长式言行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二是封闭式教育,就是把党史教育工作限定在高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对社会的接触,忽视对网络等方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不能有效通过实践途径来磨炼和教育学生。传统党史教育模式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党史教育模式已出现了对形势的不适应性,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单调乏味且与现实脱节、教育方式单一陈旧,缺乏生动灵活性以及教材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教学手段有待更新,等等。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教育方法上,却因循守旧,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效果不明显,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3、有效途径
3.1改革教学方式,激发爱国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让先进思想占领大学生的头脑就必须改革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历史本是一门发人深省的科学,可许多授课教师照本宣科或口若悬河地“满堂灌”,忽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应该主动提升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用感人的历史事迹、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经典影片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使大学生在欣赏经典影片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生动形象,达到以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和情感的力量教育大学生,激发他们爱国热情的目的。
3.2加强和其他教育之间的联系。为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各高校开设和开展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各种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唯有各项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共党史教育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和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当前,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视不够、系统性欠缺、针对性不强、与其他教育的协调性不足、保障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其中,特别需要协调好中共党史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保证中共党史教育的应有地位,充分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其他教育中的党史内容,发挥好其他教育的应有作用,从而形成党史育人的强大合力。
3.3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载体。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教育资源,必须借助于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载体,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当前要重点运用好三个方面的形式和载体来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一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活动载体的作用。二是要利用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大学生入党等有利契机,大力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三是充分利用党史教育基地来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3.4抓好党课教育。党课是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基本途径,通过党课的系统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培养对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积极利用好大学生入党这一有利时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党课教育。要提高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一方面要丰富党课教育内容,党课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接受方式、认知图式,联系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兴趣点,以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一方面要改进党课教学方法,在党课教学过程中,要尽力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坚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邀请专家学者和英雄模范做专题讲座或报告、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和方法,加深大学生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对党的感情与认同。
结 语
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共党史的了解是为了祖国更好的未来,新时期加强党史的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并且使他们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从而担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马玉霞.中共党史课创新教育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1).
[2]邓小平文选(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8.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