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滞后效应的提出以及其对决策者决策影响的研究

2013-04-29 02:51陈哲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机会成本滞后效应决策

陈哲

摘要:本文在深化对机会成本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机会成本滞后效应的概念。机会成本滞后效应在决策者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了解机会成本滞后效应的内涵,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来描述机会成本滞后效应影响决策者决策结果的作用机制,排除其对决策者决策的干扰。

关键词:机会成本 滞后效应 决策

一、机会成本滞后效应的导出及定义。

经济学研究的本源在于解释人们在资源稀缺性的条件下作出选择,得到利益最大化的东西。稀缺性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济学家对稀缺性的重要作用已经达成了普遍的共识。面对稀缺的资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作出取舍抉择。有限的收入迫使我们作出抉择,而不能随心所欲的得到想要的东西。如果我们用有限的年终奖金给自己办一张健身卡,就不能给妻子买一件心仪已久的项链。有限的闲暇时间困扰我们在看一场《生化危机6》和跟朋友一块去公园野餐之间作出选择。古语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中就蕴含着人们在面对抉择时地思考。面对诸如此类的选择,经济学家给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我们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在其经典巨著《经济学》中关于机会成本给出的定义“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是作出某项决策而不作出另一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当你将周末时间打工赚得的100块钱用于购买一本教科书而不去购买两张CD时,那你购买教科书的机会成本就是两张CD。不过,不是所有的机会成本都像一本教科书或两张CD那么直白明了,立竿见影。有些决策的机会成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得到呈现,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滞后效应”。所谓的机会成本滞后效应是指当决策者做出决策之前,在对所有可能的机会进行优次排序时,由于某些机会的效用在呈现时间上具有滞后性,使得决策者不能对这类机会的效用作出准确的判别而影响了决策者的选择,最终作出了不是最优选择的决策。我们在本文中所要重点研究的就是当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具有滞后效应时,对决策者最终选择结果的影响。

二、机会成本滞后效应对决策者决策的影响。

(一)案例模型及分析

假设在一个四周环海的孤岛上,岛上的居民在岛上唯一一家工厂里上班,并且岛上人们的所有生活资料都来自这家工厂,所有居民都参与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有害身体健康的废气。现在岛上的居民面临这样的决择:如果采用一套绿色的生产设备就可以杜绝这种废气的排放,从而保持环境的优美和居民身体的健康。与此同时,工厂要为这套绿色生产设备支付一定的成本,居民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工资来构建这种设备,每个居民要为这套绿色设备承担3万块钱的成本。如果工厂不采用这套绿色设备而继续排放有害气体,三年之后岛上的居民就会由于长期处在有害气体的环境里而患病,此时人们要花费2万块钱来为自己的健康买单,治愈该疾病。并且,由于环境污染身体患病一方面影响工作的效率,耽误工作的时间,我们不妨把这部分损失量化,其效用值为1万块钱,另一方面缩短人们的寿命,而此部分的损失无法量化却效用值很大。但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将第一种选择的效用值定义为“高收入=3万”,第二种选择的效用值定义为:“健康大于3万”。这样就形成了机会成本对应的两个方面:高收入的机会成本就是健康,同样,健康的机会成本就是高收入。根据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不采用绿色设备的机会成本要大于采用绿色设备的机会成本,即采用绿色设备的选择优于不采用绿色设备的选择。那么岛上的居民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吗?我们给出的测试结果是否定的。原因就在于高收入的效用会在居民作出选择之后的当年得到体现,而健康的效用会等到三年之后才可以体现,这就产生了健康效用在时间上的滞后性,或者说由于受到滞后性的影响而使得健康的效用现值小于高收入的效用值,从而干扰了居民的选择。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影响了居民的决策,作出了不采用绿色设备的选择。

(二)对经济发展方式决策的影响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以及人们如何进行权衡取舍的学问。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基于具体复杂的现象,分析、提取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通过作出行为假设和制度安排对这种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模型和量化分析得出结论。最终还要回归经济现象本身,对复杂的经济现象作出简单便于理解的解释,指导人们在以后的经济行为中作出合理的选择。通过对上个假设案例的分析我们将“孤岛生产”放大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地球就可以利用机会成本滞后效应来解释为什么18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沉浸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上的享受,肆无忌惮的挥霍能源、污染环境,而忽略了生态环境所遭受的破坏,最终付出了“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等类似恶性污染事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创伤的代价。以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伦敦烟雾事件”事件为例,1952年12月5日~8日,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突然有许多人患起呼吸系统病,并有4000多人相继死亡。此后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据当时的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大气中尘粒浓度高达4.46毫克/立方米,是平时的10倍,二氧化硫浓度高达7.4毫克/立方米,是平时的6倍。可见人们为物质利益所放弃的机会成本的巨大。人们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之后,才意识到当初没有采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方式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开始对自己只注重物质利益的行为进行反思,并且开始参与环境的保护,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正是由于物质利益的机会成本效用的滞后性影响了人们作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是最优选择的决择。如果说工业革命最先兴起的欧洲国家在作出最优选择时没有形成对环境污染效用的准确认识和估量,那么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目睹了欧洲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并且可以对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环境污染的效用)形成较为准确的估量之后又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覆辙的现象就与我们的假设案例的分析结果相一致。可见,机会成本滞后效应影响人们作出最优的决策。

(三)对人们购买决策的影响

以生活中人们面临商场促销时的购买行为为例。A是一家从事时尚服装销售的商店。每年夏季开始之后该商店在销售夏季新款服装的同时将剩余的春装以打折的方式进行换季促销,以吸引顾客购买来减少库存压力。以n品牌的服装为例,n品牌的春装原价为p,现在进行6折促销,价格为q=0.6p。与春装相比,夏装在用料和做工时间上要少,因此n品牌夏装的售价跟打折后的春装相仿也为q。由于降价的吸引很多顾客在选购夏装的同时也会购买折扣的春装以备秋天时穿或者来年春天时穿。由于顾客在购买服装上的支出是有限的,所以顾客会在购买原价的夏装和打折的春装上作出选择,或者在购买两者数量的多少上作出选择。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全价作为春装和夏装的效用值,由于春装存在换季造成的款式上的折旧,我们将折旧的效用定为0.2p。这样,折扣春装的效用为0.8p(p-0.2p),全价夏装的效用为0.6p(q=0.6p)。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由于折扣春装的效用0.8p要大于全价夏装的0.6p,即全价夏装的机会成本0.8p要大于折扣春装的机会成本0.6p。顾客应该购买折扣春装或者购买更多的折扣春装才会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效用。但是,根据A商店2012年的销售记录显示,结果并非如此。具体销售数据见图一。

图一 A商店2012年3~8月份n品牌服装的销售数据折线图

通过以上的销售数据对比可以清晰的看到6~8月份折扣春装总的销售数量明显小于全价夏装总的销售数量,以7月份的销售数据最为明显。可见大部分顾客在作出购买决策时没有选择最优的决策。原因就在于全价夏装的机会成本虽然大于折扣春装的机会成本,但是折扣春装的效用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而影响了顾客作出购买折扣春装的最优选择。通过8月份折扣春装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迫近秋天,折扣春装的销售数量出现大幅增加的现象并且略微超过了同期夏装的销售数量。可见,此时折扣春装的效用在增加,机会成本滞后效应的强度在减弱,从而影响了顾客的购买决策。利用这样的分析结果我们就可以来解释为什么换季折扣的促销方式不能够达到商家预期效果的现象。

三、机会成本滞后效应影响决策者决策的应用。

烟民为什么难于戒烟?

吸烟有害健康,增加患重大疾病的风险,缩减人的寿命已经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沉浸于此?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死于长期吸烟所引起的疾病,吸烟已经继高血压之后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全球13亿烟民中将有50%的烟民因为吸烟而过早死亡。从数据显示吸烟的机会成本?健康长寿的效用要明显高于吸烟所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的效用。只有当人们因吸烟而患病时才意识到为吸烟而付出的成本有多大。从机会成本滞后效应的角度分析,当人们在作出是否吸烟的决策时,吸烟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感会立马得到兑现,而健康的效用则要等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能得到体现。这里就产生了吸烟的机会成本在时间上的滞后性,面对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的人做出了吸烟来享受精神上的满足而放弃为之所付出的成本的选择。利用这个原理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图文并茂的戒烟宣传的作用微乎其微的现象。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选择的情况有还有很多,都可以利用机会成本效用滞后性的原理进行解释。比如,年轻人加班加点的工作而忽略了利用闲暇时间来放松或者参加体育锻炼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结果,年老之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之时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不合理。再比如,如今大学里的有些学生贪图一时玩游戏的刺激而放弃学习的时间,最终导致期末考试不及格,不得不面临重修一年的窘境。

四、结论

机会成本作为十大经济学原理之一,在解释决策者之所以做出这样而非那样的决策结果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范围就是在继续深化对机会成本理解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当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时,在很多情况下某种决策的成本并不是一目了然,而在表现时间上具有滞后效应。因此,当决策者作出某项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方案的优次排序时应充分考虑这种滞后效应,对所有可能的机会作出准确的判断与计量,排除这种滞后效应对决策的干扰,作出不仅是在当时而且在以后也是最优决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M].18版.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David C. Colander. Economics(Sixth Edition)[M].McGraw-I Iill/Irwin,2006

[3]曼昆.经济学原理[M].5版.梁小民,梁 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姜旭宏.决策中的机会成本[J].北方经贸.2007

猜你喜欢
机会成本滞后效应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基于环境保护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浅尝沈阳师范大学美食节背后的经济学
城镇化中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从机会成本角度论“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关于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IPO抑价的滞后效应:来自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