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 龚少英 柴晓运
摘要 家庭作业努力是评估学生家庭作业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家庭作业完成的主动性、投入性、注意力专注性和试图完成家庭作业的比例或任务数量4个维度。个体的性别、责任心、家庭作业动机、家庭作业情绪等个体因素以及教师的反馈和支持、家庭作业质量、家庭因素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家庭作业努力。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的干预、对特殊群体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的关注以及基于计算机的家庭作业条件下,影响家庭作业努力的因素等方面。
关键词 中学生;家庭作业努力;个体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因素
分类号 G44
1 引言
在教育活动中,家庭作业已经成为每个国家的中小学生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家庭作业,Cooper(2001)将其界定为“学校教师布置给学生的,让他们在非学校时间完成的任务”。它不仅会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业成就,而且还会塑造他们的学习方式、自我调节能力和个性(Bempechat,2004;Trautwein,Schnyder,Niggli,Neumann,& Ludtke,2009;Warton,2001)。但也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对家庭生活有副作用。如它可能会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消极情绪(Trautwein,Niggli,Schnyder,& Ludtke,2009)。由此可见,不同的家庭作业效果使得人们对家庭作业的看法大相径庭,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不同的效果呢?
影响家庭作业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父母卷入、教师的支持和反馈等外部因素以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其中,学生的家庭作业行为就会影响到家庭作业的效果。Trautwein,Ludtke,Schnyder和Niggli(2006)在其建立的家庭作业模型中,指出学生的家庭作业行为主要包括3个因素:家庭作业时间、家庭作业努力和学习策略(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虽然这3个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但它们对学生成绩即家庭作业效果的影响存在差异。家庭作业时间和学习策略对成绩的影响是模糊的、不明确的(Trautwein,2007;Trautwein & Koller,2003;Trautwein,Ludtke,Schnyder,et al.,2006)。而家庭作业努力对成绩有积极影响,在家庭作业中投入较多的努力与较高的学业成就有关,高家庭作业努力意味着学生会尽全力来完成家庭作业任务;并且,相比家庭作业时间,家庭作业努力与成就有更强的相关(Trautwein & Koller,2003;Trautwein & Ludtke.2007;Zimmerman & Kitsantas,2005)。由此可见,家庭作业努力是影响家庭作业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 家庭作业努力的概念及测量
2.1 家庭作业努力的概念
家庭作业努力是评估学生家庭作业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国外多数研究还未对家庭作业努力的概念作出清晰的界定,Trautwein,Ludtke和Schnyder等人(2006)在其建立的家庭作业模型中,指出家庭作业努力包括4个维度:家庭作业完成的主动性、投入性、注意力专注性、试图完成家庭作业的比例或任务数量。而国内学者杜红芹(2010)据此在其研究中将家庭作业努力界定为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主动性、注意力专注性和试图完成作业的比例或任务数量。
2.2 家庭作业努力的测量方法
对于家庭作业努力的测量,主要采用自我报告的问卷测评方法。国外用来评估家庭作业努力的题目主要源于Trautwein,Ludtke和Schnyder等人(2006)的早期研究。在家庭作业模型的基础上,他们编制了中学生家庭作业努力问卷,包括家庭作业完成的主动性、注意力专注性和完成家庭作业的比例3个维度,共8个题目。其中,家庭作业完成的主动性包括3个题目(如我尽了最大的能力来完成家庭作业),高主动性的学生会更加认真地、仔细地完成家庭作业任务而不是抄袭别人的;家庭作业的注意力专注性包括4个题目(如我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经常分心),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注意力越集中;家庭作业完成比例每周测一次,只包括一个题目:平均而言,每周你试图认真做的数学家庭作业或英语家庭作业的比例是多少?该问卷的每个维度都具有较高的信度。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多采用Trautwein,Ludtke和Schnyder等人(2006)提出的家庭作业努力4个维度中的1个或2个维度作为家庭作业努力的测量指标,如:用家庭作业完成的主动性和完成家庭作业的比例来测量家庭作业努力。其中,家庭作业完成的主动性包括5个题目,比上述研究多了两个题目,这两个题目为:我总是试图完成我的(某科)家庭作业;我在(某科)家庭作业中尽了最大的努力。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0.82(Trautwein & Ludtke,2009);也有研究者把家庭作业努力作为一个维度进行测量,只包括5个题目(如我总是试图完成我的法语家庭作业),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Trautwein,Niggli,et al.,2009)。在Xu(2010a)对家庭作业目的和家庭作业管理的研究中,则采用家庭作业完成比例这一维度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进行测量。虽然这些研究采用的测量维度不同,但量表都具有较好的信度。
虽然国外已有相关的测量工具,但国内还缺少比较权威的、适合中国学生的测量工具。在张俊超(2008)对家庭作业行为的研究中,对Trautwein,Ludtke和Schnyder等人(2006)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进行了翻译和修订,使之适合中国学生。该量表与原量表题目数量和维度一致,包括:家庭作业主动性;注意力专注性;家庭作业完成率。采用Likert-4点评分。虽然该量表在其研究中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数及信度,但总的来说,国内相关的研究还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作业努力测量工具。
3 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因素
3.1 个体因素
3.1.1 性别
以往研究发现性别对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结果并不一致。Trautwein,Ludtke和Schnyder等人(2006)认为性别对家庭作业动机和家庭作业行为有潜在的影响。在他们对八年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在数学和英语学科中,男生表现出了较低的主动性,女生则报告了更高的主动性。Xu(2011)对1046名八年级和849名十一年级学生的研究表明,与男生相比,女生在家庭作业完成上更主动。张俊超(2008)在其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但是,Trautwein和Ludtke(2009)的研究却发现,在通常所说的“男性”学科(如数学和物理)中,男生报告了更高的家庭作业动机和更多的家庭作业努力,而女生在所谓的“女性”学科(如德语、英语和生物)中则报告了更高的主动性。虽然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是,可发现性别对于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是存在领域特异性的,在不同的学科中,男生和女生投入的家庭作业努力不同。这种不同的程度可能会随学科而变化,也可能受到家庭作业动机的中介(Trautwein,Ludtke,Schnyder,et al.,2006)。即如果女生在英语学科中有更强的家庭作业动机,就可能会投入更多的家庭作业努力,这一推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3.1.2 责任心
以往研究发现认知能力是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测因素,但有大量证据表明人格也可以预测成绩,并且相比智力和认知能力,人格特质能够更有效地预测成绩(Furnham & Monsen,2009;Komarraju.Karau,Schmeck,& Avdic,2011)。而在大五人格中,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是最能够预测成绩的人格因素,它的效应量和智力接近(d=0.46)(Hakimi,Hejazi,& Lavasani,2011)。责任心表达了一个人自律、组织性及成就的需要(Poropat,2009),主要是指自信、有条理、可依赖、追求成就、自律、深思熟虑、谨慎、克制等特质(刘玉凡,王二平,2000)。Trautwein,Ludtke和Schnyder等人(2006)对八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责任心与家庭作业努力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高责任心的学生报告了更高的主动性、注意力和完成比例。即使控制了家庭作业动机的作用,责任心对家庭作业努力的直接影响仍然显著。并且,与在课堂作业背景下相比,在家庭作业背景下责任心与家庭作业努力的关系更为紧密(Trautwein,Ludtke,Kastens,& Koller,2006)。Trautwein和Ludtke(2007)对八、九年级学生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另外,对于不同学生投入到家庭作业中的努力不同这一问题,教师也将其归因于学生的责任心这一稳定的人格特质(Trautwein,Ludtke,Kastens,et al.,2006)。虽然有研究发现责任心与家庭作业努力有关,而且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功(Saklofske,Austin,Mastoras,Beaton,& Osborne,2012)。但是,责任心影响家庭作业努力的机制还不清楚。例如,研究发现责任心与数学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相关(Marsh,Trautwein,Ludtke,Koller,& Baumert,2006),那么,责任心是否可能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等变量进而影响其家庭作业努力呢?
3.1.3 家庭作业动机
家庭作业努力作为家庭作业行为的一个方面,毫无疑问会受到家庭作业动机的影响。以往研究(Trautwein,Ludtke,Schnyder,et al.,2006)也发现性别和责任心对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可能会受到家庭作业动机的中介。在家庭作业背景下,家庭作业动机包括家庭作业期望和家庭作业价值两个因素(Eccles & Wigfield,2002)。期望因素反映了一个学生有能力成功完成给定作业任务的信念,价值因素描述了学生完成任务的原因,主要包括目标价值、实用价值、内在动机及代价成分(Eccles & Wigfield,2002;Pintrich,2003)。学生所认为的家庭作业的目标、价值、意义及其重要性对学生所做的选择、投入的努力及坚持性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Warton,2001)。
Trautwein,Ludtke和Kastens等人(2006)基于期望一价值理论对德国五、七、九3个年级的2712名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努力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程度较低,内在动机对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较大,而在低年级,期望成分对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较大,并且动机对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受到学生责任心的调节。在另一个研究中,Trautwein,Ludtke和Schnyder等人(2006)以德国414名八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发现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受到期望和价值信念的影响,家庭作业期望对主动性、注意力有积极影响,而家庭作业价值能够正向预测主动性和家庭作业完成比例。张俊超(2008)的研究发现,在数学和英语学科中,家庭作业动机与家庭作业努力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也表明家庭作业动机显著预测家庭作业努力,并且家庭作业动机中的价值成分是家庭作业努力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另外,Trautwein和Ludtke(2009)对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在数学、物理、生物、德语、英语和历史6门学科中的家庭作业动机和家庭作业努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门学科中,学生的家庭作业期望和价值信念都对家庭作业努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与英语学科相比,学生在数学学科中表现出较低的家庭作业期望信念,较高的家庭作业价值信念(Trautwein,Ludtke,Schnyder,et al.,2006)。由此可以推测,家庭作业动机对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可能具有领域特异性。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家庭作业动机和努力间的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考虑家庭作业动机变量的领域特异性特征。
3.1.4 家庭作业情绪
关于学业情绪与学习的已有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环境下体验到的情绪对其学业成功、学业适应及身心健康都有重要影响,积极情绪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及学习投入(Lewis,Huebner,Reschly,& Valois,2009;Pekrun,Elliot,& Maier,2009;Reschly,Huebner,Appleton,& Antaramian,2008)。同样,在家庭作业背景下,学生也体验到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例如伤心、生气、急躁、无力、疲倦、紧张、厌烦)(Verma,Sharma,& Larson,2002)。Else-Quest,Hyde和Hejmadi(2008)对11岁的孩子及其母亲在数学家庭作业中的情绪进行研究发现,母亲和孩子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积极情绪包括兴趣、喜欢、愉快和自豪,消极情绪包括紧张、沮丧和悲痛。Trautwein,Ludtke和Schnyder等人(2006)基于Pekrun(2006)提出的成就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提出了家庭作业情绪和家庭作业努力的关系模型。该模型认为家庭作业情绪(如愉快、生气、焦虑、厌倦等)与家庭作业努力有关,并能够进一步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他们用自己编制的中学生家庭作业不良情绪问卷进行的研究表明,不愉快情绪负向预测家庭作业努力,即体验到较高水平不愉快情绪的学生在家庭作业中投入较少的努力(Dettmers et al.,2011;Trautwein,Schnyder,et al.,2009)。而学生积极的家庭作业情绪会对家庭作业努力行为有正向的预测作用(Trautwein,Niggli,etal.,2009)。另外,Ainley(2006)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情绪会影响他们在家庭作业中的努力程度。
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探究了个体因素对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但是,已有研究大多将家庭作业努力及学业成就看作是结果变量,很少对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探究,因此,对于个体因素间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家庭作业努力和学业成就并不清楚。如家庭作业动机、家庭作业情绪与家庭作业努力间的关系问题,究竟是家庭作业动机导致了家庭作业情绪的产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还是家庭作业情绪影响了家庭作业动机而对家庭作业努力产生了作用?未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查各种个体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家庭作业努力并进而影响学业成绩的。
3.2 环境因素
3.2.1 教师的反馈和支持
学生的学习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关于家庭作业所想和所做的都与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家庭作业情绪、成就有关。自我动机理论认为教师对家庭作业完成的评定和严格控制可能与增强学生动机的目的不一致,它区别了信息反馈和控制反馈、外部奖励的作用,认为信息反馈产生积极结果,而控制反馈和外部奖励则不利于学生的内部动机(Cameron & Pierce,1994)。所以,如果教师的反馈是过度控制型,可能会削弱学生的家庭作业动机和努力,导致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产生消极情绪。另外,研究者一致认为,如果教师的反馈强调做家庭作业是学生的责任和“工作”(Trautwein,Niggli,et al.,2009),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动机与努力(Bempechat,2004;Warton,2001)。
其次,认为学生应当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独立做家庭作业的教师,他的学生在家庭作业努力和家庭作业情绪上发展较好,而支持父母对家庭作业进行控制的教师,其学生成就发展相对较差(Trautwein,Niggli,et al.,2009)。所以,家庭作业控制有消极的一面,控制型家庭作业方式与家庭作业努力和家庭作业情绪负相关。当家庭作业被评定或教师是过度控制型时,学生可能为了避免一些不良后果而抄袭高成就学生的家庭作业,而强调学生的责任则与家庭作业努力正相关,这与自我决定理论和其他理论认为的过度控制与不良结果相关是一致的(Trautwein,Niggli,et al.,2009)。虽然家庭作业控制存在消极的一面,但这并不是说家庭作业控制不好,其中控制的质量是关键(Trautwein,Niggli,et al.,2009)。当教师的行为是有教育意义的,那么感知到的家庭作业控制与自我报告的努力正相关;当教师在家庭作业中表现出的是消极情绪或行为时,二者之间则是负相关或无关(Trautwein,Ludtke,Schnyder et al.,2006)。
总之,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如在家庭作业中的情绪及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等)会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另外,虽然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但是,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在家庭作业上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其承担学习的责任,对于提高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学业成就及培养其个体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3.2.2 家庭作业质量
已有研究发现,相对于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数量,家庭作业的质量更重要,对家庭作业质量感知较高的学生报告了更多的家庭作业努力(Trautwein,Ludtke,Schnyder,et al.,2006)。一般而言,家庭作业质量包括家庭作业选择和家庭作业挑战两个方面。家庭作业选择指选择合适的、有趣的家庭作业任务,反映了学生对家庭作业质量的整体评估;家庭作业挑战指对家庭作业中固有的认知挑战的感知,反映了个体感知到的家庭作业的难度水平(Dettmers,Trautwein,Ludtke,Kunter,& Baumert,2010)。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有趣的任务能巩固课堂学习(Trautwein & Ludtke,2007)。而且,家庭作业任务一定要有合适的认知挑战性,低认知挑战性的家庭作业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回忆信息,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整合想法(如,将策略或知识领域合并)。Dettmers等人(2010)对九年级和十年级学生的研究表明,在班级和学生两种水平中,家庭作业选择与家庭作业努力间有较强的关系,感知到家庭作业是较好选择的学生和班级会投入更多的努力来完成家庭作业;感知到家庭作业有认知需要的学生在家庭作业完成中则投入了较少的努力,这可能归因于学生较低的期望信念。总之,家庭作业质量与家庭作业努力间关系密切。但是研究也发现,学生感知到的家庭作业质量对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受到家庭作业动机的完全中介(Trautwein,Ludtke,Schnyder,et al.,2006),这意味着家庭作业质量这一外部因素可能通过学习者的内部特征影响其家庭作业努力。
3.2.3 家庭因素
众所周知,家庭因素在孩子的学习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家庭作业这个背景下,家庭因素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更加直接,其中家庭作业帮助是父母卷入最主要的形式(Pezdek,Berry,& Renno,2002)。
父母家庭作业卷入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更多的远端变量如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父母对学校相关事件感兴趣、亲子间关于学校的信任的交流等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例如,学生对关于学校事件的支持性的亲子交流的感知与其家庭作业努力有积极关系。而且,如果父母认为某个学科很有价值,学生在感知到这一点后,也会在该学科中投入更多的家庭作业努力(Trautwein & Ludtke,2007)。
而关于父母家庭作业支持和控制等近端变量影响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的研究结果则不一致。许多学生从引导型父母卷入中受益,而另外一些学生的家庭作业行为(包括家庭作业努力)会因父母的卷入而削弱(Knollmann & Wild,2007;Pomerantz,Wang,& Ng,2005)。一般来说,自主支持型、引导型的父母卷入会增加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而控制型的父母卷入则会削弱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有研究表明,父母家庭作业帮助对家庭作业完成比例有正向预测作用,但是为了使这种帮助有效,父母家庭作业行为必须是无干扰性的,在学生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而不是强加给予学生帮助(Trautwein,Ludtke,Schnyder,et al.,2006)。父母的自主支持能够正向预测学生较高的家庭作业完成率。而父母控制型的家庭作业行为及不必要帮助的反复提供可能与家庭作业动机和家庭作业努力负相关(Cooper,Lindsay,& Nye,2000;Pezdek et al.,2002;Warton,2001)。
还有研究就表明,父母在家庭作业过程中直接卷入的数量与家庭作业努力是负相关甚至是无关的(Trautwein & Ludtke,2007),并且,如果父母强行进行家庭作业卷入,就会激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对学生家庭作业努力产生不利的结果。所以要区别父母家庭作业卷入的不同维度。关注父母卷入的质量,而不只是父母家庭作业卷入的数量对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Dumont et al.,2012)。综上所述,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卷入都会产生积极的结果。但是,温暖的、有趣的、支持性的、充满爱的父母卷入会提高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程度,反之亦然。
关于环境因素对家庭作业努力产生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从教师和父母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但除了文中所涉及的变量之外,父母和教师的情绪、父母和教师对家庭作业的态度等也会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产生影响(Pomerantz et al.,2005;Xu,2010b)。另外,虽然环境因素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但个体因素可能在环境因素与家庭作业努力的关系中发挥作用。例如,父母在家庭作业中的情绪可能会通过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情绪,进而影响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努力。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查环境因素是如何通过个体因素影响家庭作业努力并进而影响学业成绩的。
4 总结与展望
国外研究者已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并结合相关理论(如控制一价值理论)对家庭作业包括家庭作业努力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发现家庭作业努力会受到家庭和学校两个背景中不同水平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父母、学生个体因素。例如,学生的家庭作业动机、家庭作业情绪、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父母在家庭作业中的卷入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但关于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仍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特别是国内的研究者并没有在家庭作业的研究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家庭作业努力方面的研究更是如此,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地探讨。
第一,在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因素中,需要明确哪种因素、因素的哪个维度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哪种因素会对家庭作业努力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在教师支持因素中,自主型的教师支持会促进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而控制型的教师支持则会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产生消极作用。在明确了各因素的影响后,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才能从根源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教师、父母、个体应该做出哪些转变,采取何种措施来改变现有的不良结果,从而正确恰当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投入,最终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
第二,对于影响家庭作业努力的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影响家庭作业努力的机制还不清楚。例如:父母在家庭作业中的卷入可能会通过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情绪及动机,进而影响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努力。但已有研究对个体因素在环境因素影响学习者家庭作业努力投入中的作用还很少进行探查,未来研究就需要进一步揭示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因素并进而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投入和学业成就。另外,个体因素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家庭作业质量可能通过家庭作业动机影响家庭作业情绪,进而影响学生在家庭作业中投入的努力;学生的责任心可能通过家庭作业动机影响家庭作业努力(Trautwein,Ludtke,Kastens,et al.,2006)。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理清影响家庭作业努力的各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形成清晰的框架,从而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以往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正常学生,而对于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这就需要研究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关注这些特殊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究他们在家庭作业的完成中是否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是否需要更多的来自教师和家庭的支持帮助等,从而为特殊教育提供更多的指导。
第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学习在学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就使得家庭作业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基于网络的家庭作业形式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由于在线学习系统具有交互性、及时给予反馈等优点,国外的许多研究者便专注于传统家庭作业和基于计算机的家庭作业效果的研究,发现基于计算机的家庭作业形式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努力及家庭作业效果产生了更有利的影响(Mendicino,Razzaq,& Heffernan,2009;Peng,2009;Singh et al.,2011)。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关注揭示基于计算机的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揭示其与传统学习环境下家庭作业努力的相似性与独特性,为基于计算机的家庭作业设计和相应的学生学习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