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灾后重建”的五个立面

2013-04-29 00:44海林
四川省情 2013年8期
关键词:德阳市德阳城镇

海林

截止2012年12月31日,德阳市灾后重建累计开工项目5489个,开工率100%;累计完工项目5474个,完工率99.7%;累计完成投资1577.6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0.6%。

自2008年9月30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以来,德阳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城乡住房重建与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等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条促进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德阳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各项民生事业取得突破性进步,产业快速恢复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超过震前水平。

第一面:住房重建

做法:把农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

德阳市把受灾群众早日住上永久性住房作为恢复重建的第一目标,坚持把农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借助对口支援省市的规划智慧和建设风格,突出三个注重:

注重规划设计,科学定点选址;

注重风貌塑造,突出川西民居特色;

注重设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了灾区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促进了城乡整体布局的优化和环境风貌的提升。

成效:6.8万户需重建的城镇住房全部完工

德阳市规划2131个农村集中建房点,实施道路、供水、排污、供电、沼气、光纤电视等公共设施“六进村”工程。

德阳市61.3万户农房维修加固全部完成,33.4万户需重建的农房全部竣工并搬进了新居,建成了一大批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德阳市新农村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解决了城镇住房恢复重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了各种产权关系,积极推动原址重建。

德阳市6.8万户需重建的城镇住房全部完工,32.5万户维修加固全部完成。

第二面:设施重建

灾后重建,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品质提升最高的是事关民生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德阳市把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审批项目、优先提供要素保障,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一大批竣工交付使用的新学校、新医院功能齐备,布局优化,大幅提升了德阳市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重建推进力度,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交通:多条公路陆续建成

由北京援建的广青路一、二期竣工通车,10个国省干线项目除绵茂公路外均已完工,一批通乡公路、通村公路陆续建成,加快了德阳融入成都主枢纽和成为全省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受余震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通往清平的干线公路反复中断,我们组织力量集中攻坚,全力抢通保通,在最短时间恢复灾区交通。

水利:恢复重建各类饮水工程6722处

加快以震损水库、灌区工程和农村饮水工程等为重点的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完成病险、震损水库除险加固113座,治理堰塞湖16处。修复整治渠系2080千米、堤防154千米、提灌站2201处;恢复重建各类饮水工程6722处,111.9万农村人口喝上安全卫生水。通过重建,德阳市防洪减灾、供水保障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能力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此外,还建成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广播电视等配套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提升。

第三面:城镇重建

德阳规划城镇体系重建项目147个,已全部开工,竣工143个,完成投资168.7亿元。在强化城镇功能现代化的同时,德阳市注重塑造地域特色风貌,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注重城镇产业支撑,着力提升城镇整体形象。

总体规划:形成“一主四副,三轴三带”的“川”字形空间布局结构

围绕构建覆盖德阳市域的新型城镇体系,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水平编制了德阳城市总体规划,抓住西部大开发、成都经济区建设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重点打造八角、城北、天元、东山四个城市副中心,加快形成“一主四副,三轴三带”的“川”字形空间布局结构。

中心城区:建成四川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市区陆续建成了一批城市干道、跨铁路立交桥、城市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下一步将加快建设旌南大厦、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学校等重点项目,努力把德阳中心城区建成以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四川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型宜居城市,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00万。

城市群:中等城市为主,小城市为辅

按照“一中心,多片区”的组团城市群建设思路,确定了5个县域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和规模,规划到2020年形成4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1个10~20万人的小城市。

重点城镇:结合文旅显特色

坚持以统筹城乡的思路推进5个县城和重点城镇重建。按照“5·12汶川地震重要的遗址纪念地、川西重要的旅游节点镇”重建定位的汉旺新镇,按照奥运场馆建设标准、体现川西建筑风貌的红白镇、八角镇等城镇重建已基本完成。此外,“江南水乡”孝德镇、“花果飘香”九龙镇等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面:城镇重建

德阳规划城镇体系重建项目147个,已全部开工,竣工143个,完成投资168.7亿元。在强化城镇功能现代化的同时,德阳市注重塑造地域特色风貌,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注重城镇产业支撑,着力提升城镇整体形象。

总体规划:形成“一主四副,三轴三带”的“川”字形空间布局结构

围绕构建覆盖德阳市域的新型城镇体系,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水平编制了德阳城市总体规划,抓住西部大开发、成都经济区建设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重点打造八角、城北、天元、东山四个城市副中心,加快形成“一主四副,三轴三带”的“川”字形空间布局结构。

中心城区:建成四川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市区陆续建成了一批城市干道、跨铁路立交桥、城市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下一步将加快建设旌南大厦、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学校等重点项目,努力把德阳中心城区建成以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四川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型宜居城市,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00万。

城市群:中等城市为主,小城市为辅

按照“一中心,多片区”的组团城市群建设思路,确定了5个县域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和规模,规划到2020年形成4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1个10~20万人的小城市。

重点城镇:结合文旅显特色

坚持以统筹城乡的思路推进5个县城和重点城镇重建。按照“5·12汶川地震重要的遗址纪念地、川西重要的旅游节点镇”重建定位的汉旺新镇,按照奥运场馆建设标准、体现川西建筑风貌的红白镇、八角镇等城镇重建已基本完成。此外,“江南水乡”孝德镇、“花果飘香”九龙镇等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第五面:生态重建

德阳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积极整治地质环境,修复保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环境。德阳市已完成林业生态修复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1.5平方公里,修复灾损农田5.6万亩。

以饮用水保护、垃圾及污水处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城乡综合生态环境建设,描绘出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改善的崭新面貌。狠抓地质灾害防治与隐患治理,加快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着眼塑造新家园风貌,深入开展“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德阳市环境卫生、城乡面貌、交通秩序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德阳市德阳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城市化——以四川德阳为中心
德阳市金阳农机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一期)建设项目PPP模式应用
车祸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德阳现代城市规划的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