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3-04-29 21:19:09程静
网友世界 2013年8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对策

【摘 要】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校企合作中也暴露出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需求与院校教学安排不同步,校企双方利益不对等,校企合作层次浅等问题。本文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对策

一、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利益互补的一种需求,但是,在合作的实践中由于双方在思想理念、目标利益、权属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滞后等因素,导致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1.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人、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政府统筹协调的作用缺位,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致使未能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体制和模式。其次,没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履行校企合作的职能作用,难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再次,企业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缺少校企合作的鼓励和扶持措施。在目前情况下,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减少部分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分解办学成本,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一些;企业为校企合作要分担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政府又没有强制要求,是否参与关系不大,在当前人才相对过剩的情况下,缺乏主动性。

2.企业需求与院校教学安排不同步

由于校企双方在组织结构与文化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学校与企业之间天然地存在着组织边界,组织边界成了校企之间沟通与合作最直接的障碍,而目前校企之间还没有建立稳定和通畅的沟通渠道来跨越双方的组织边界。学校的教学有严格的计划性,而企业的生产则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往往企业有生产任务时,学生因理论课还未讲完而不能到企业去;而学生需要实习时,企业的生产任务可能不足而难以安排。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也存在一定难度,主要是学校教师数量少,课程任务重,只能利用寒假安排少量的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而且实习时间不足一个月,难以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到企业实践两个月”的规定要求。

3.校企双方利益不对等

校企合作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都是需要的,但企业更注重效益,只有校企双方的需求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双方的合作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一般来说,企业希望在校企合作中满足下述几方面需求:未来稳定的企业用工来源、技术支持、员工培训、引进先进的技术、合作科研开发和赢得社会声誉等。而学校则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解决学生实习、实训问题,以及推进教师培养和专业与课程建设等。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双方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反而造成自身利益的受损,那么,冲突就极易发生。在这样的合作环境下,一些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不愿意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不会主动承担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4.学校企业缺乏互动,合作层次浅

多数企业认为培养技能人才是学校的事,与企业关系不大,即使不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同样可以招聘到所需人才;企业很少有主动与学校合作搞教育的意愿,尤其是财会、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文秘等专业学生,有近40%的学生难以在对口岗位就业,即使是在对口的岗位就业,也很难成批量安排在一个企业。职业院校自身合作能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弱,缺乏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没有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而且合作难以持久,往往短期合作多,长期合作少。

二、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制定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通过制定政策、制度和法律规定来监督、引导和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政府应制定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优惠政策,以企业为主导校企共建产业化公共实训基地,确定部分大中型骨干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基地,从政策上保证校企合作制度化。

2.政府统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各级政府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受教育者”多方联动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对话工作平台,形成统筹校企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其次是企业、行业、学校三方参与组成专业顾问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师能力、安排实习、推荐就业等。学校与企业一起,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考核体系,并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工程师、技师等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中来。

3.完善利益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

校企双方只有树立积极正确的利益价值观,才能杜绝投机心理对校企合作的破坏作用。某些学校为了在各类评估、质量工程中蒙混过关,才进行校企合作。所以,政府要做好利益价值观的引导工作,使校企双方能够在正确的利益观引导下,开展校企合作。其次,要建立通畅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校企双方必须建立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利益诉求平台,让校企双方各自的利益诉求通过规范化的、公开的渠道,传达至双方的决策机构。还应建立健全利益保护机制。建立利益保护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双方的合法利益不会因为对方的投机行为而受到损害。当一方利益受损时,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得到补偿。

三、构建多样化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1.校企股份合作模式

可以采取学校与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合作,企业以设施、场地、技术等多种形式向职业学校注入股份,共同开发产品,共享办学效益;学校以主体专业为依托形成和发展相关产业。这种模式能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车间就是教室、师傅就是老师、实训就是生产,彻底解决职业教育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

2.产学研用一体模式

利用有条件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研究开发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与企业共同创立集科研、生产、应用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利用经济杠杆把双方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师生共同参加合作企业的生产、设计、改造、研发等环节,既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又提高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建立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用一体模式。

3.依托企业建立院校与企业共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的实训基地参与企业的生产流程,实训基地即是企业的生产车间,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同时承担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企业生产车间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师生实质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发挥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与企业车间的各自优势,校企共建产业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对接。产业化实训基地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和经营全过程,不仅增强了学校自我造血功能,使实训基地具备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同时也解决了实习实训原材料消耗问题,创造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贺修炎.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3).

[2]匡维.“三螺旋”理论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J].高教探索,2010(1).

作者简介:程静(1968—),女,四川成都人,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0:28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51:34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7:21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