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偏见性报道

2013-04-29 10:42李思维郭晓慧
新闻世界 2013年9期

李思维 郭晓慧

【摘 要】新闻偏见,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违反真实性的歪曲报道,它不仅违背了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而且形成的新闻失实和造假报道还会造成导向错误。尽管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对造成这类无中生有、虚假报道的媒体和人员会进行严肃处理,但在广大受众中所形成的恶劣影响,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消弭。

【关键词】偏见报道 低俗化 新闻失实

现实中新闻报道经常有失实的现象,不能充分的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甚至出现了片面性的新闻报道和极端不负责任的虚假新闻。从《生蚝铜元素超标》、《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到《桥梁垮塌事故》,这类虚假新闻在欺骗受众的同时,会给某些个人或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必将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一、新闻报道中带有偏见的报道倾向

作为媒体人,应该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明确新闻价值观,对新闻事实真实报道、不弄虚作假、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夸大和歪曲新闻事实。那些带有偏见的不实报道,从根本上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这类带有偏见的新闻报道,既是对媒体形象的一种变相践踏,也是对广大受众关注新闻行为的一种亵渎。

从报道内容来看,带有偏见的新闻报道一方面是在内容上将新闻低俗化,竭力从变动中挖掘其低俗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花边新闻等八卦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这类报道亦有着较大的收视群体,正是有着这样的“群体”,使得其有了收视的“沃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报道低俗化的倾向。

偏见性的报道与全面的客观性报道是相对的。新闻客观性原则有:第一是客观陈述、反映事实;第二是要平衡报道,平等反映各方的意见;第三是事实性信息和评论性信息要分开,也就是新闻与评论要分开。从受众的心理来说,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所有本能的目标都是降低自身的紧张感,人的本性遵循“唯乐原则”。低俗新闻节目内容的表层化、刺激性和具有冲击力的特点,让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注意、选择和解码它,给人带来较低层次的快感。

二、偏见性报道带来的危害

带有偏见的低俗化报道同时影响着青少年的审美取向,他们在审美情趣上,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追求露骨的两性关系和金钱关系。女生们不论胖瘦,都在喊着减肥,女星带来的骨感风刮得猛烈;名牌以及奢饰品也成为青少年关注的对象,名牌风带来的是拜金主义的盛行;大学生中流行速食主义的爱情观,没有了浪漫色彩,而更具“快餐”特色。

“内容为王”的理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认可,重视新闻的质量和品质已经成为了共识。而打造高质量新闻的前提和保障就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对于培养媒体的公信力,是制胜法宝。但每年的假新闻、虚假报道并不少见,甚至有一些明显违背常理的新闻事件,它们为了吸引眼球而不惜欺骗受众。

新闻报道对人有暗示和引导作用,低俗的新闻流于表面,缺乏内涵,更缺乏对人指导的意义。不但如此,低俗化的语言、符号对社会所带来的最大的危害是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破坏,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尤甚。有专家说,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三个“背离”:第一,是生活的日益安逸化与我们提倡的艰苦奋斗的背离;第二,是对历史的淡漠与我们希望其承担历史使命的背离;第三,是青少年组织或机构离散化与我们希望更好的发挥组织机构的教育作用相背离。

当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生活环境里,很少受到一元化的传统教育的浸染。而改革开放后,涌入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粮,其中夹杂的低俗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权威,它更猛烈地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

在价值观念上,主要表现为享乐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前者表现为行为和观念的利益驱动性及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后者则表现为对青少年的反叛性的理解,使青少年对生活的适应性大于批判性,对现实生活中违背社会正义、社会道德事件采取冷漠的态度。

三、避免“新闻失实”,杜绝“新闻偏见”

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当前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下,片面追求新闻的奇异、新鲜、有趣,以刺激受众的感官。此外,还有记者个人的素养、个人以及集团的利益驱动等。新闻失实现象是伴随着新闻的产生而出现的,只要有新闻就有可能出现失实现象,我们不可能将其消除,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新闻的失实现象。

西方传播学者将现实分为“客观真实”、“媒介真实”与“主观真实”三种。客观真实是指某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常被人视为“真实”并借助其来判断环境。媒介真实是对客观真实的符号化再现;主观真实则是以上两者相叠加在个人的头脑中所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即个人意识。在现代社会,在个人内心与客观现实之间,不可避免地插入了一个媒介真实,它不断地影响、限定和修改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大众传播中的低俗化正是通过媒介真实渗透和影响了我们的个人意识,影响着我们对社会的主观感受,使我们对社会真实环境的感受发生扭曲。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的最基本要求。这已经成为了新闻界从业人员以及学者们的共识。但是,没有绝对真实的新闻,因为新闻不是单纯对原有事实的一种呈现,它是经过了记者和编辑加工后的一种产品,夹杂了记者和编辑的主观见解和价值取向。新闻报道是一种对事实选择的结果,它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

媒体和记者必须自律。作为新闻报道的执行者,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担当和履行教育大众、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媒体从业人员要有职业道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供有用信息,满足受众的需求。

麦奎尔提出,消息来源对媒介的接近与使用有赖于消息来源自身的权力与影响力、能否有效的提供适合的材料、良好的公共关系以及他们与媒介的共同利益和媒介对他们的倚赖程度等。

在新闻报道中做好事实核实工作,对新闻事实进行多方求证,是新闻报道中的关键环节。记者在搜集到资料后,一方面是向事件的当事人进行核实,另一方面是向信息的权威发布方进行核实。此外,对于新闻事实中涉及到的具体数字,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核对,防止差错。同时注意避免在新闻报道中掺杂个人偏见和集团偏见。新闻报道是主观选择的结果,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来自于记者个人的主观见解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但是应该尽量减少这些主观因素,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让受众自己去评判和选择。是否能够如实、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不带倾向性、毫无偏见的、平衡的选择并解释新闻事实,决定着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能否实现。

媒介具有守望环境的功能,媒介以源源不断的信息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变动,延伸人的耳目。人们从新闻节目上了解各种新信息、扩展视野,随时知道周围环境的变动,预防或应付可能遭遇的事件,这就是媒体守望的功能。媒体不仅是在提供消遣和服务,而且主要是让人获得后天的行为模式,认识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人类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须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利于自身的决策和行动,这是人类获取信息特别是新闻信息的主要动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流动加快,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杜绝带有新闻偏见的低俗化新闻有待于媒体人的共同努力。在新闻源头上保证新闻的真实,是防止新闻失实的最直接有力的措施。加强自我监管,务求客观公正、真实平衡地反映事实的全貌,避免倾向性报道,务求新闻报道回归客观真实的本原。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②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③哈艳秋、陈作平:《新闻传播学前沿2009-2010》,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④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实习编辑:彭雨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