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苇杭 潘新和
2012年高考作文,我们批评了“供料作文”题型的“命意”(材料寓命题者之“意”)特点,认为它造成了学生“被立意”。今年,我们则聚焦在作文题所供之料对学生议论写作材料观的误导上:“被立意”是“被供料”使然。如果说“被立意”窒息了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那么,“被供料”则是掏空了“精神思想”之根基。这使学生误以为命题者所供的零散、失真甚至杜撰、谬误的材料,便是论点——思想得以产生之资料。从而使议论文的论点——思想,失去其博大、深厚的学养积淀的依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成了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的胡说。
历来中学语文教育,都没把搜集资料、充分占有资料这一写作的头等大事当回事,相反,对这一基本的语文素养与能力视若无睹。在教材、教学中,从没有定向搜集、积累资料方面的内容与要求。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表达交流”部分讲到议论文写作,它呈现的写作行为或能力是从“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开始的,接下去是“学习选择与使用论据”与“学习论证”等。显然,在这一“知识”中,议论写作行为被“腰斩”、扭曲了,成了畸形的写作行为与残缺的能力结构。
在“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之前,有两个重要的环节被“遗忘”了:搜集资料、选择论题。舍此,是不可能进入到“选取立论的角度”这个行为的。在“选取立论的角度”与“学习选择与使用论据”之间,还缺一个“立论”环节,这也是不可思议的。“立论”付之阙如,是因为在应试写作中,学生既不要自己积累材料、选题,也不要自己立论。他们已然被供料、被选题、被立论了。如此,人教版教材砍“头”(舍弃备料与选题)、剜“心”(舍弃立意),只剩下对付高考的始于“选择立论的角度”的“伪写作”教学,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本文无法对应试写作之危害一一加以检讨,只先就其对学生材料观之误导作一探讨。近年“供料作文”是高考唯一的题型,它对学生材料观的负面影响,已到了不能不正视的时候了。“供料作文”所供之“料”,并非议论写作所需之“料”。此料与彼料,完全错位。由此形成错误的材料观、认知观、说理观,将造成学生理性思维之迷失。
议论文写作所需要搜集的材料,即研究资料,是构成某一专业、领域、方面、专题……学养的基础,是论题、论点藉以产生的资源。资料,包括相关的事实、现象、理论、观点等,要求真实、完整、具体。相关材料的运用要注明出处,以示负责。如果资料不足,在该专业、领域、方面、专题……便没有发言权,便不具备选题、立论、说理的基本条件。对于议论文写作来说,搜集资料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资料不是可多可少。充分占有资料,是写作的先决条件、充分必要条件。资料工作是需要极其严肃、认真地对待的。
然而,在供料作文题的材料中,体现出的命题者的态度是极不严肃的。所供之料,少则几十字,多则三四百字,都是命题者凭主观意图择取、改编过的,从不标注资料来源,其片面性、随意性、荒谬性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学生写作的材料、选题、立论、说理意识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由这些命题者所供之“料”培养起来的,这给他们带来的错觉就是,不论什么样的烂材料都可以用以立论、说理,根据胡编滥造的材料也可以乱说一气。——这种材料观,不要说培养未来的大学者绝不可能,就是培养一个能正常思维的普通人,也绝不可能!
下面就今年高考作文题,试分析考生借以“立论”的究竟是些什么材料,看看这些材料是否有资格作为立论、说理的基础,以及它们对学生材料观产生了怎样的误导。
一、无效之料
写作的资料,对其信度要求是很高的。材料的真实、客观,极为重要。就拿最具权威性的、影响最广泛的全国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云南、河北、黑龙江、海南使用)来说吧,其材料内容是: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某机构”是什么机构,在哪“几所”学校做的调查,调查了多少人,学校、人员的具体分布情况,等等,这些基本的信度因子完全缺失。在数据来源不清,考生未必采信的情况下,便要求他们确定立意,进行议论,这不是强人所难、逼人说谎吗?
2013年4月20日《潇湘晨报》刊载的《复旦学生投毒案,媒体越位了吗?》,其中引用的调查数据与上述数据正好相反:“……在12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中,仅四成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六成”满意与“四成”满意,对其“定性”、立论自然不同。究竟哪一个调查数据更可靠?不得而知。
一般来说,调查范围、数量愈大,信度愈高,而且不是一次调查就能说明问题的。像“全国卷”这样丢三落四的“调查”材料,显然没有任何价值,不配作为立论的材料。
二、失真之料
材料的真实性是“立论”的前提,然而在历年作文题中命题者出于某种意图而杜撰的“假”材料比比皆是。
(一)故事
新课标卷材料: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工匠不敢尝试。后来,一位老切割师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并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切割出了两块宝石。做成一件事情,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这显然是故事,不是真事。它既没有时间、地点,也没有人名,更没有材料的出处。就假设是命题者“忘”了交代,这故事也没有普遍性:经验、技术、勇气,勇气只属于年轻工匠?有没有勇气,跟年龄有必然的关系吗?经验加勇气,就一定会成功吗?成功的几率是极低的。
作文题中有的材料甚至还不能称为故事,只编造一个简陋的场景。如北京卷关于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的科学家与文学家对话,四川卷关于“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的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广东卷关于对待某商人“捐助”的三种不同态度。这些均是杜撰的材料,用来立论、说理,并不合适。
(二)寓言
用作材料的有不少是寓言,寓言也是虚构的,偶尔可以用在说理上,但不能作为立论的材料。如辽宁卷: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了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据此编造的“事实”立论,论点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这个寓言编得也太差了,年轻人就是想当珍珠而不得才感到郁闷的,还需要老人开导他要做珍珠不要做沙子吗?
(三)诗歌
引用小说、诗歌等作材料,因其情感性、虚拟性很强,不能作为立论的材料。如福建卷材料是顾城的《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这种“杞人忧天”之事岂能当真?对于议论类写作,不论是命题者编造的,或是从现成的故事、小说、诗歌等摘引的,都不足为凭。据此立论读者信吗?——命题者心里一定清楚,自己写文章是绝对不能根据文学类材料立论、说理的(除非是文学评论)。
三、错误之料
客观性是议论写作最看重的,然而,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本身有问题的甚多。如福建卷《忧天》就存在科学性问题,搜狐文化频道主编雷剑峤点评2013福建高考作文时,认为:“顾城的科学素质堪忧啊。流星就是坠入地球大气层的陨石,它之所以会坠落,正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发挥了作用;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那是彗星,可是连彗星也一定会受到天体的引力的影响——所以,不必担心那种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会出现啦。”
有人一定会说这是诗歌,不应计较其科学性——诗中讲流星是因为地球失去引力使然,这讲的就是科学,讲科学要符合科学逻辑,这与艺术家因移情作用使对象发生变异是两码事。要分清楚诗人“无知的误解”与“感受的变异”的界限。
浙江卷材料也存在错误: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误将“英国作家戈尔丁”当作“美国作家菲尔丁”。材料议论写作的资料,往往连标点都不能错,更不用说存在科学性问题,或是张冠李戴了。
四、片面之料
议论写作材料愈完整愈好,片面的材料,势必立的是片面之论,说的是片面之理。例如辽宁卷:不当沙子要当珍珠。这是典型的片面:对许多只想当沙子,不想当珍珠,或者既不想当沙子,也不想当珍珠,只想当个贝壳的人,视而不见。福建卷材料的意思是害怕当“流星”,担心“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要拒绝这种“自由”。然而,也有许多人愿意当流星,喜欢流浪漂泊,喜欢瞬间照亮苍穹……
议论写作的材料本应是完整、全面的,至少是尽可能全面、相对全面的。然而,在供料作文题中,提供给考生的材料,几乎都是残缺、片面的。即便是貌似全面的江西卷: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也还是片面的,中学生何止三怕或三不怕?每个学生所怕、所喜欢也是各不相同,不一而足。
五、抽象之料
议论写作的材料,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都要具体。然而,限于篇幅,供料作文题没法做到这一点。例如四川卷的材料,偏于感性,不具体。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此,不论是“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还是考生对此发表见解,都是有问题的:不明白什么叫作“平衡的生活”,究竟“学”什么东西,“想”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作为参照系的“不平衡”的生活,或“介于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生活是怎样的,能讨论出什么,能发表什么高见?
重庆卷也属于感性而不具体一类,讲由大豆发明豆腐,制作成不同菜肴的过程,说的是“创造之重要”,至于具体是如何创造、创造如何重要,不得而知。
上海卷偏于理性,也不具体: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如果考虑到这两种“事情”具体所指,就会发现二者一定会有交叉、重合之处,甚至是完全重合:有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所谓的“……更重要的事”。如果二者同一,怎么思考?真是难为上海的考生了。
材料抽象,便没法作具体分析,认识便浮泛不切。学生就是在这些琳琅满目的“伪材料”熏陶下,逐渐形成错误的材料意识的。
列宁在《统计学和社会学》中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1]——供料作文题的材料,便是这类“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连儿戏也不如”的伪材料。由此培养出学生议论材料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立论、说理,势必对个人、社会都将贻害无穷。
语文教育拒绝“伪材料”误导,呼唤议论文写作“真材料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